大汉孤儿
繁体版

第四十章 故剑难忘

    管他呢,多思无益,睡觉!

    可我睡不着。

    我想爱妻许平君,我多想搂一搂她,才能让我睡得安稳,可是现在不能接她进宫,一种感觉十分强烈,这巍巍宫殿不是我的家,而是危机四伏的敌营,而我,只是个身陷敌营的人质,我不能让她来同做人质!

    可是没过几天,我就改变主意了,必须得接她进宫。

    这日上朝,群臣上奏,说皇上新登大宝,尚不圆满,皇后大位还没定……

    哦,卿等也想让平君入宫?

    我心中多少有些腻歪,你们这些大臣吃饱了撑的,我的家事也归你们管?不过,我不能表现出我的不悦,我现在的身份不同,得表现成一个从谏如流的“圣君”。啊,爱卿接着说!

    有个御史贾聪奏上一本,说霍大将军小女霍成君,贤良淑德,可立为后。

    什么?!

    我真想拿砚台砸他!啊,贾爱卿......我面色特别和煦,心中不住冷笑:哼,好一出大戏,是霍大将军指使的吧......

    我用余光瞥着霍光,哪知霍光面色微变,斥责道:贾御史说哪里话来,怎么扯到老臣身上来了!

    啊,啊......贾聪啊啊了几声,面色十分尴尬。

    看来贾御史拍马屁没拍到正地方,这事儿或许可以私下里运作,可在朝堂上当着霍光的面说,确实不大好看呢,嘿嘿......我装作没听懂,下了一道诏书,貌似左顾而言他:朕有故剑,微时常佩,诸卿一为访求!

    嗯,我当老百姓的时候,有一把破剑经常带在身边,你们闲的没事儿,帮我找找吧!

    我这个哑谜你们懂吧?你们这些屁精、猴精!

    哼。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猴精们果然比猴儿还精,贾御史在霍光那儿碰了钉子,脑瓜儿转得飞快,赶忙又上一本:吾皇仁厚,不忘旧恩,区区故剑,尚且不忍舍弃,微臣十分佩服!臣闻许氏平君,为人贤淑,又为吾皇诞下皇子,请立许氏为皇后!

    群臣看霍光那脸色,揣摩他心意,或许无意当皇上的老丈人?那也好,颇有文臣附和贾御史,齐颂吾皇厚德载物,不忘旧人,实乃万世之楷模,圣上仁义布于四海,圣德光照天下,此乃百姓之洪福也......

    请立许氏为后!

    哼哼,马屁精们的朝议还是不错的,朕……准奏!许平君啊许平君,你只能进宫了。

    许平君怀抱着奭儿,被接进未央宫,这一回,我一家三口同进牢笼,算是福祸与共了!爱妻还带来一些箱奁,看外观甚是朴素,唉,托我的福,我的娘子就是这样朴实无华、勤俭持家。等到夜深人静,奭儿早已睡去,我把太监宫女们都打发出去,拥爱妻入怀,缠绵自不必说,心中特别踏实。许平君温柔一笑,轻轻推开我,说夫君别忙,有样东西给你看。

    她悄无声息打开箱子,取出一卷物事递给我。

    我展开略微一看,只觉得有些面熟,再一细看,《东山野史》......咦,你怎么会有这个?我顿时吃了一惊。

    看神情,许平君也有些困惑,说那天有个怪人登门拜访,自称是夫君的故交,他说一定要将这卷书呈给夫君!还说让夫君拜一拜此书,见它如见师......

    道玄!

    “那人还特意嘱托一句话:倘霍光归政,夫君切莫答应!”

    我心中更惊,这话虽然来得晚了些,可我正是这样做的!

    道玄,他想干什么,他要教我当皇帝?

    我把书在几案上展开,皱起了眉头。这个道玄,想当初他敝帚自珍,那本《东山野史》显摆了一下,就再也不怎么让我看,此时却亲自登门,托许平君转交给我,还说见它如见师——莫非,这是他带给我的“教材”......

    这回,我没调笑他是个疯子。

    许平君凑过来,翻到一处,窃窃私语,说道玄让我先看这段儿。

    这段儿?

    我秉烛夜读,这段儿写的是武帝隐忍。

    孝武皇帝初登基,准备大干一场,摒弃黄老,重用儒术,他奶奶窦太后很是生气,你们这些竖儒没一个好人,撺掇我孙子瞎折腾个什么!老太太找个茬儿,把武帝擢升的赵绾、王臧等人给杀了,武帝的大位也差点儿不保……

    道玄是在暗示我什么,我马上懂了,他让我隐忍,先保住皇位再说......

    可他为什么要帮我?

    似乎他一直在帮我......

    这个疯疯癫癫的人,对朝政如此上心!

    我要学武帝隐忍,可是,也不能混吃等死无所事事,武帝当年下诏求贤,广罗儒生,里面人才还真不少,排名第一的便是董仲舒,我那师尊东海澓中翁把他贬得一文不值,却经常兴冲冲找他去辩论……

    征召经术之士,我也下个诏?

    上官皇太后,啊不,我登基之后,她已升级为太皇太后......上官太皇太后曾跟夏侯胜读经,我召几个儒生空谈,想必霍光不会太在意吧?

    嗯,我先找夏侯胜来聊聊。

    我有意无意跟霍光说,听说夏侯胜熟习经术,大将军曾让他辅导太皇太后,我也想找他来聊聊经术。霍光不假思索,欣然同意,这是好事儿啊,皇上有圣主之资!我笑了笑,表示很开心地接受了他的吹捧。

    夏侯胜年纪不小,鹤发童颜,我搀扶着他就坐,充分表现了一个明君的礼贤下士。老爷子很高兴,但他看起来质朴少文,不善虚词,和大部分胡吹海侃的儒生都不同,这一点倒让我有些意外,反而觉得他是一个可靠之人。我说霍大将军多曾称道夏侯先生,朕年少无学,不会为君,请先生教我,给我上上课如何?

    老爷子满面春风,捋着胡子直点头:孺子可教也。

    这话说得甚是不敬,显然没把我当皇上,是真当成了学生。

    不过我不在乎,我也没觉得我现在就是个皇上。

    老爷子准备先给我讲《尚书》,《尚书》中又先讲《洪范》一篇。看他神采奕奕,真是一个老夫子,显然,老夫子认为遇到了好学生,讲得尤其耐心。什么洪范九畴,帝王要注意九大方面,大气象要五行和谐,当皇上要注意五件最重要的事儿,农业大事要注意八政……

    我请老先生来,本来是装样子的,还别说,这古书讲得有些道理,江山社稷,兵戎祭祀,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鲁邑那些百姓,能吃顿饱饭已经很满足了……

    老夫子看我听得认真,忽然讲到“威用六极”。

    什么意思?

    说唯有皇上能作威作福,大臣作威作福则乱矣……

    这话听得我心中一动。

    “作威作福”不是个坏词儿,权威集中于皇上名正言顺,集中于权臣则生大乱!夏侯胜还以春秋战国田氏代齐、鲁国大夫专政为例,老爷子讲得对啊……

    皇上“作威作福”,可是我能吗?

    我默默听着,暗暗打量夏侯胜,霍光派他来探我口风?

    不像!

    我暗暗摇摇头,看老爷子讲得口沫横飞,自我陶醉,真是个传道解惑的老师。我很想问他,霍大将军专政,算不算“作威作福”呢?

    算了,还是别冒这个险……

    我有正事儿要借夏侯胜之口!

    啊,夏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