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仙洲之轮回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国运

    “戎狄人怎么这么怂啊,我还想多练练箭术呢,这就跑了?”云天河语气颇为轻松地说道。

    除了戎狄人一开始的阵势看着有些唬人,云天河并没有感受到传说中戎狄人的凶神恶煞,也没有感受到评书中所说的战争的残酷。

    下方再次响起了低沉的号角声,听到号角声,正在雷泽关城墙下方攻城的戎狄人如蒙大赦,如潮水一般转身往己方阵营退去。

    云天河还看到不少已经死透了的戎狄人推开身上同胞的尸体,一个咕噜爬起来,头也不回地往戎狄军营大纛的方向奔去。

    好家伙!那速度,连草原上的野兔看了都要泪流满面,自愧弗如。

    “胖哥,别大意了,戎狄人可没有这么弱不禁风,这还只是戎狄人第一波的试探攻击,真正残酷的攻城战还没开始呢。”赵淇见云天河在扭着屁股庆祝打退了戎狄人的进攻,出言提醒道。

    “死了这么多人还只是试探攻击?”云天河指着城下躺了满地的尸体,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

    虽然下面躺的是前来侵略的戎狄人,但是云天河还是生出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之感,他们在几刻钟之前还活蹦乱跳地在地上奔跑着,现在却变成了一具具冷冰冰的尸体,更何况他们之中有些人还是被云天河亲手射杀的,打退戎狄人的激动与兴奋褪去,涌上心头的是一阵阵的恐惧和厌恶,这和国籍与立场无关,与是否勇敢也无关,纯粹是生灵出于对生命本能的敬畏,是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厌恶。

    “攻城之战是最残酷的战争,雷泽关就是一座血肉磨盘,每次交战,我们大魏和戎狄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下面几千戎狄人的性命只是一道小小的开胃菜而已。”赵淇熟读史书,对大魏和戎狄之间的残酷国战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

    “那他们是在试探什么呢?”对兵事一窍不通的云天河问道,以前听书的时候,听到战争的残酷都只是一带而过,更关注的是那些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和令人热血沸腾的英勇事迹,等到他自己亲自置身战场,直面战争的时候,求生的本能促使他更多地关注起战争的细节。

    “他们是在试探雷泽关守军的兵力分布情况,顺便消耗守城的物资,还有守城士兵的体力和意志。对面指挥戎狄军队的将领不是泛泛之辈,看试探的规模,这场仗恐怕不好打啊。”赵淇忧心忡忡地说道。

    赵淇对守住历经千年战争从未陷落的雷泽关很有信心,可是战争的规模越大,戎狄人的攻势越猛,也就意味着大魏需要付出更多的年轻儿郎的性命,需要付出更多的物资消耗才能守住雷泽关,这对大魏来说,也意味着国运的消耗增加。

    国运就是一个国家的气运,一个国家有国家的气运,一个家族有家族的气运,个人有个人的气运,如果一个家族或者个人气运不好,则事事艰难,霉运不断,反之则是家族兴旺,心想事成。

    对于国家来说,如果国运维艰,则国家前途晦暗,发展困难衰退,百姓民不聊生;如果国运兴隆,则国家前途光明,发展顺利壮大,百姓安居乐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气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是有所感觉而已,但是对于高阶修士、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和皇帝来说,国运是具象化的,是可以看得见的,最直接的莫过于贮藏在皇帝玉玺和文武百官的官印中的国运。

    国运对于皇帝和文武百官来说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硬通货,文武百官治理地方,百姓安居乐业,国运提升,官印中的国运就会有所提升,提升的国运有一部分会留在官印之中,有一部分会反馈给皇帝玉玺,就相当于向皇帝交税,更重要的是还有一部分会以“俸禄”的形式反馈给文武百官,帮助他们修行,让他们有机会提升儒道修为,官职越高,管理的地方越大,官印中的国运也就越多,提升地越快,这就是为什么读书人都以出将入相作为毕生的追求。

    对于皇帝来说,个人的气运、赵氏家族的气运和大魏的国运早就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了,大魏的国运衰败,赵氏家族和皇室成员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谁都可能背叛大魏,唯独皇室成员不会,他们是皇帝最值得信赖的人,与其说皇帝更信任他们的人品,不如说皇帝更相信他们与国运的紧密关联,因此历来都有皇子或是亲王出任大魏重要官职的传统。

    大魏和戎狄的战争是国运之战,战争的过程是需要消耗国运的,青壮劳力、钱财货物、民心等等这些都是国运的一部分,打输了自然是国运下降,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没什么好说的。

    赢得一方固然可以吞噬掉一部分失败者的国运,可是如果吞噬的国运不足以弥补战争所消耗的国运,打赢了却也不见得能占到什么便宜,因此大魏和戎狄双方虽然斗了上千年,大规模的战争却不常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见得会发生一次大战,双方小规模的斥候之间你来我往地不动声色的交手才是双方斗争的常态。

    最近的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战争还是发生在八年前,最终的结果是大魏战败,国运受损,作为获胜一方戎狄人也是元气大伤,国运受到的损失可能比大魏还要严重,是一次真正的两败俱伤的战争。

    “戎狄人果然又来了。”正撅着屁股看戏的云天河,指着雷泽关下再次吹号进攻的戎狄军队说道。

    云天河的话将赵淇的思绪拉了回来,赵淇侧身向下看去,果然不出所料,戎狄人的进攻规模要比刚才大得多了。

    按照双方交战的惯例,除了第一波的试探进攻,戎狄人后面都会出动大量攻城器械,蚁附攻城,为的就是继续消耗雷泽关的守城物资和守城士兵,等感觉大魏的守城物资和守城士兵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就发起一波大规模的决战,见没希望攻破雷泽关,于是就干脆地退兵,等下次集结了足够的力量再来。

    有人就要问了,戎狄人是傻子吗?雷泽关打了上千年都没打得下来,明知是大概率会输的战争,为什么还要乐此不疲地发起战争进攻雷泽关?这是不是不远千里送“国运”的节奏吗?

    杀头的买卖有人作,赔本的生意没人干。戎狄人也不傻,之所以孜孜不倦地千里送人头,自然是有利可图的。

    戎狄与大魏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相比于大魏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架构,戎狄更像是无数个小国联合起来的联盟。

    北方草原上有大大小小的无数个部落,小的部落可能就只有一家几口人,大的部落可能有几十万人,各个部落之间互不统属,高度自治,以结盟的形式组成了戎狄这个国家。

    戎狄人以戎狄王廷和巫神殿作为国家的象征,以武道为主的戎狄王廷代表着王权,以巫道为主的巫神殿代表着神权,戎狄王权和神权之间是互有争斗,互为掣肘,都认为自己才是草原传承的正统,总想着吞并对方。

    巫神殿是以师徒的方式传承,来源已久不可考,信奉草原之神,修行的是自然之力,认为自己是草原之神的代言人,武道只是巫道的护法者。

    戎狄王廷是以家族的方式传承,也信奉草原之神,但并不认为草原之神是草原的主宰者,他们认为草原之神扮演的是戎狄先知的角色,虽然对草原之神也很尊敬,却并不认为他能够主宰一切,武者对自身力量的崇拜要高于草原之神。

    戎狄王廷的掌控家族与统治大魏千年一家的赵氏家族不同,在草原上是真正的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只要你的家族,你的部落实力足够强大,你就能入主戎狄王廷。

    谁的拳头大,谁就更有理,不管是与巫神殿的争斗还是戎狄王廷统治权的争夺中皆是如此。

    戎狄王廷和巫神殿都想吞噬对方,却谁也灭不了谁,只是看谁更占上风、看谁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看谁有更多的资源分配的全力而已,双方在相互争斗中蜿蜒前行了几千年。

    南方的大魏崛起之后,戎狄王廷和巫神殿之间的争斗中又更增了几分合作,因为有大魏的威胁,双方更是不敢下死手争斗,万一玩过火了,只会白白便宜了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大魏人。

    在戎狄人眼中,大魏可不是光挨打不还手的小白兔。戎狄人自称为狼,那么大魏人在他们眼中就是狗,平时默不吭声,不高兴了还能踹它一脚,可是一旦把他惹急了,狗也是能咬死狼的。

    赵氏先祖就是趁着戎狄王廷和巫神殿争斗激烈的时候进行了立国之战,在戎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扫平国内的竞争对手,并将国境线推到如今的莽山和海山一线。

    一直将南方平原视为狩猎场的戎狄人自然不肯答应,戎狄王廷和巫神殿罢手言和,多次催马南下,想要趁大魏立足之际,灭了大魏,将南方草原重新变成自家的后花园,大魏和戎狄你来我往地进行了多年的拉锯战,最终以雷泽关的告成,这段旷日持久的立国之战才稍有平息。

    之后,戎狄人发动了无数次的战争,想要南下夺取雷泽关,虽说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大魏作为防守的一方,每次也都讨不了好,大量的国运消耗在了雷泽关,大魏被戎狄人持之以恒的损人不利己的骚扰行为恶心得不行。

    好在大魏也不是吃素的,守住雷泽关之余,也曾多次集结力量北出雷泽关,杀入草原,在草原上杀得戎狄人哭爹喊娘,抢回大量的牛羊马匹,由于戎狄王廷居无定所,北方草原的环境又太过恶劣,大魏也不能彻底征服草原,劫掠一番之后,又只能退回雷泽关继续防守。

    双方有着天然的对立矛盾,不死不休。

    就如同戎狄人攻打雷泽关是千里送人头的行为,大魏深入草原也是千里送国运,打与不打的关键就在于深入草原的劫掠成果能否抵消国运的消耗,另外杀伤戎狄的人口,能延缓或者减少戎狄进攻雷泽关的次数,相比于守关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大魏也会权衡主动进攻戎狄失败之后所消耗的国运是否会更少。

    戎狄人也是这般考虑的,与其被动地等着大魏人杀入草原,不如集结力量进攻雷泽关,将大魏的国力消耗在雷泽关,这样大魏就没有精力北上了,更没有精力安心发展生产,提升国运,要知道相比于苦寒的北方草原,南方的平原更适宜人类生存发展,如果给大魏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大魏国运的提升速度是恐怖的,要远超过戎狄人的国运提升速度,戎狄人玩命地千里送人头就是为了给大魏的发展拖后腿,尽量把双方的国运发展速度拉低到同一水平线上,只要战败之后,大魏所获得的国运抵不上安心发展所得到国运,戎狄人就是赚的。

    戎狄人之所以孜孜不倦地千里送人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草原养不活那么多的人口。

    戎狄人以放牧为主,逐草而居,需要大量的土地来生长出足够牛马羊所需要的草料,同样面积的土地,以耕种为主的大魏人能养活十倍于戎狄的人口。

    每当戎狄人的数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会有大量的戎狄人冻死或者饿死,与其白白地冻饿而死,还不如用来消耗大魏的国力。

    发动战争还有一个好处,戎狄王廷和巫神殿能彼此借大魏这把刀来削弱对方的力量,还能消耗那些小一些部落的有生力量,以免他们坐大,威胁到现在的草原贵族的地位。

    总之,戎狄人进攻大魏的雷泽关,不但不是千里送人头的蠢事,相反对于某些势力来说,是一桩一举多得的划算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