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1628年
繁体版

第十九章:宴席

    众人入席,有何中和杜空这样的大官在面前,李宁有些小心翼翼,就连赖客也是时刻小心陪着,有时候何中夸奖了他一句,他脸上都是受宠若惊的惊喜表情。

    席间,何中祝酒,为李宁表功,他言谈风趣又带有些幽默,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武官。

    赖客又连连敬酒,不断夸奖、吹捧何中大人的往事。

    听闻何中曾在年少时,一心埋头读圣言书,考取了秀才功名,可惜家中老夫和大哥,在万历爷的三大征中连接丧命,又是世袭军职,身为家里唯一男丁,只能投笔从戎,在大明这种文贵武贱的氛围下,他能算半个儒将,却也足以让人用来吹捧了。

    在席中,何中毫不掩饰他对李宁的好感,连连向李宁劝酒,却闭口不谈,赖客上次所说的扫荡流匪的事情。

    虽他心中有意用李宁,想用此次伏击鞑子的智谋勇武,来扫荡定州卫辖区西北边的流匪,可李宁是自己下属赖客的直领军官,直接向李宁下令不妥,已经向赖客下令让他负责,要是流匪问题能解决,证明了李宁不是一时好运,是真有勇有谋,在有军功分给赖客,才好开口李宁收入麾下。

    何中对李宁的亲热样子,连赖客看了都有些眼红。

    坐在何中旁边的副千户杜空,是管理整个定边卫的一系列屯田事务的负责人,是实权在握。

    慢慢的,何中与杜空等人谈起了定边卫,各个地区的屯田屯粮政务。

    大明朝的武官,军政考核是五年一考核升迁,像他们这种镇卫的镇守官,在明末时期出塞外征战的基本没有,平日里的职务除开严谨烽火,保卫周围的百姓,最大考核就是,管理征收辖区的屯粮,还有剿灭境内的山匪流匪。

    何中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是个儒将,自然想干出一番成绩来,或许未来可以更进一步,不过他虽是雄心勃勃,只是以这几年来的天灾人祸不断的情况,以现在州卫所内的各个地方屯田,想干出成绩来,难啊。

    现在唯有寄望在剿灭匪患,上面能做出成绩,一能对朝廷有交代,使得未来考核能有个评优还是中上,二能对各个"正规"来往边境商队有所交代,让自己的小金库能涨起来。

    何中心里明白,现在赖客手中勇武的下属只有李宁一个,明知故问的向赖客道:"老赖,前段两日交代你,去卫内西北辖区巡视,伺机扫荡匪患保商路的事情,有什么进展没有?这段时间,可是有不少商人投诉到都指挥使处,我很难办。"

    赖客脸上现出难色道:"何大人…眼下田地干旱,军户逃亡,武备不修…不过何大人,卑职现在发现了块良玉,李宁在这次剿灭鞑靼,表现有勇有谋,下官会把他当作手里的一把尖刀,在必要时会一起围剿流匪。"

    李宁此时正色道:"为朝廷效力,为上官解难分忧,卑职一定竭尽所能。"

    何中心里感概,难得有一个忠勇之士,自愿出来为上官排忧解难,真是难得啊。

    何中看了李宁良久,高兴道:"李总旗你能有这个心思,真是难能可贵。"

    一时间席内的气氛有些高涨,充斥着称赞李宁,忠君爱国,忠心赤胆等话语,李宁不由得连连摆手,说这是本份之事。

    赖客也很高兴,虽然自己早把扫剿流匪的事情交代给李宁去做,可是李宁在席内一答应,成功的转移了何中对自己的注意话题,而且李宁这样表态,作为直属上官的他,脸上也是有光的。

    接着在何中的话语后面,赖客立刻问道:"李老弟能有这样的心思,确实难能可贵,说吧,去尹家庄镇守之后,剿灭流匪的准备,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机会到手,李宁强忍着心中的喜悦,他沉稳的道:"各位上官,想要剿灭流匪,需要好武备的官军,更需要的是官军对生活的地方有依赖感,要让他们觉得是为了自己家园而战,可是这样还是不够……"

    在三人都是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李宁时候,接着道:"秋后,鞑子劫掠攻破威远卫,使得南下往京师逃难的流民激增,其中不乏有百姓甚者更有逃军,卑职可以招其青壮五十人,在尹家庄外河带旁荒地较多,进行屯田操练,每五天,两天练阵,三天练习刀箭武艺,休息两天,如此循环。希望各位大人,能免除些应纳赋税,再在粮草军备处支援在下。"

    顿时席内的气氛一时有些安静沉默,只听到何中的手指在桌子上的轻敲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