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1628年
繁体版

第一章:三屯堡

    风呼啸而过吹起满地的尘土,眼前的景象和南方之地的秀美截然不同,远处片片的山脉,平原上稀拉的树木,隐约可见的堡垒村庄,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这就是大明边地大同府的景色。

    “来到这个明朝世界已经有五天了吧?时间过得真快。“李宁心里默默的想着。

    眼前这个李宁虽然身体是明朝的人,但是这个身体的灵魂却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而是来自后世21世纪一个20来岁宅男的身上,简单来说就是李宁穿越时空夺舍附身了,具体情况也不知,过程莫名其妙具体也不可考证,总之是后世的李宁占有了这个明末普通小旗的身体。

    对于自己身上发生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李宁无法解释,身边也没有能找到解开迷惑的人,只能默默放在心里,不过这种事无论放在谁身上,都会感到害怕,李宁也不例外,好在穿越过来,经过短短的几天后,就接受了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并开始仔细的思考起未来应该如何办的问题。

    李宁夺舍附身时,同样占有了这个身体的思想记忆,这让自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从脑里的记忆加上这几天的了解,也大概了解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时间是崇祯元年的10月22日,一下子五天过去了,眼下已经是10月27日,身处在大同府定边卫一带,身份为三屯堡尹家庄下属的靖边墩的一个普通小旗,家内只有一个老母。

    原主的父亲是个总旗,在天启四年死于蒙古的肆虐扣边中,按照明朝军户的传承应该继承总旗,可左右等了两年还是边军一小兵,怪于原身却是性格老实憨傻,经常受人欺负而不敢反抗,州卫的百户见此早就倒卖原身应该继承的总旗,家中老母为了原主卖了家中上等良田12亩,每亩9两银子合计108两,加上家里的储蓄共130两银子耗尽家财于百户,才补了边墩一个小旗的位置年俸折银21两。(参考明神宗47年实录)

    在这个世界的李宁年在19岁,不单是精通拳脚,刀枪弓箭等武器,还身体高大强壮,这让后世常年处在亚健康宅男状态的自己心下欣慰,对于来到这个时代的内心害怕之余还是有一丝丝的兴奋,在后世时,虽然自己是个程序员宅男,但是内心的权利欲望还是很大,可惜造化弄人,一直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也许在这个时代,让自己有不同的人生轨迹。

    只是理想归理想,现实总是残酷的,眼下自己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三屯堡小旗官,原先软糯的性格更是让谁都可以踩到他头上,虽说在穿越过来的五天时间,神态阴冷沉默了很多,看上去像是不好惹的样子,不过具体没做出什么事情之前,墩内小旗的九个人仍然表面恭维实际当自己是小透明。

    此时的李宁身上穿的是半新旧的红衣袢袄,原本鲜艳的颜色已经退去,头上戴的红笠军帽也快跨了半边,脚下也穿着一双半新旧的红袄鞋,这就是大明军队的统一服装鸳鸯战袄。

    按照惯例,大明朝的军装鸳鸯战袄是要每三年去卫所领一次,不过此时大明边军的战袄怕是10年都没有换过,可李宁身上的战袄是半新旧,不过虽有补丁,倒是洗得十分干净,这能看得出家里老母对于原身的关爱。

    站在墩墙上放眼望去,常年的干旱,让墩内的水井也是干枯,墩外几里有条河承担着墩内的几个墩军及家属用水,这条河当地人称尹家河,河水清澈,两岸也多草地绿树,只是过了河两岸后,便多大片大片的干枯土地,风一吹,便不时圈起一片的尘土,在河的两边,还是有一些屯军还是民户的耕地,不过常年的干旱,这条河的水位下降了不少,露出了不是河滩之地。

    思考着这几天从行商口中打探到的消息,在天启2年一直到崇祯元年现在,这段时间里陕西省先后遭遇了雪灾,旱灾,洪水,地震,冰雹很多大灾害,还在陕北出现了''连年大旱,赤地千里''的景象。

    原主李宁只是个宅男程序员对于明朝历史的发展只知道崇祯一朝,不是内有天灾农民起义,外有满清的入侵,朝堂上东林独大,根本不知道具体时间只是很迷糊的记忆,读书要用到时方知少。

    站在墩墙上的自己望去进入眼中的景象,地上肥沃的土地不过只是集中在尹河土地两旁,其余都是贫瘠之地,地势肥沃之地亩产三百来斤,贫瘠之地亩产不过一百来斤,地多者几百上千亩一眼望不到边,地少者不过数亩下田,更有甚者沦为佃农,一家老小齐上阵累死累活,也收不了多少粮食。

    扣除给朝廷的田赋后,大多数家庭不过堪堪过活,毕竟老百姓那家不是有好几口子,老人小孩吃得少些,那劳动力大人吃的粮食可有多了。

    听周围的墩兵家属们说,从前还好些,怎么一年到头下来都能混个温饱,但打从十几年前万历爷那会闹建奴以来,朝廷的状况是一年不如一年,大家的日子也是跟着一年不如一年,朝廷要辽饷、练饷、剿饷,田赋也要得更多了,加起来至少要田里收的三分之一,还不算其它的地方苛捐杂税和各种的徭役摊派,真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