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一世公侯
繁体版

第九十四章 前往金陵

    林府。

    李瑜同黛玉进屋时,林如海与贾敏正在桌前坐着等候。

    二人上前行礼,李瑜道:“见过姑父、姑母。”

    贾敏招呼着李瑜入座,笑道:“诶呀,瑜哥儿快坐。本想着你授官五品,好歹给你庆祝一番。

    不料明儿个就要往金陵去了。这一顿凑合着,且当祝你高升吧!”

    李瑜在林如海下首坐了,回道:“姑父、姑母厚爱,如此劳烦您二位费心,小侄心里惶恐。”

    贾敏道:“不过一顿家常饭罢了。如今你不在老太太跟前儿,倒还简便。

    若是她老人家知道,定要阖府上下都热闹热闹,非大宴才肯休呢!”

    说罢便命银环传菜。

    不多时,府里使唤婆子们将各色菜品布置在桌上,满满当当,不下十样菜。鱼肉鸡鸭、河鲜糕点、浓汤青菜,当真是珍肴野馔,丰盛至极。

    李瑜不禁叹道:“多谢姑父、姑母好意。”

    贾敏笑说道:“菜既上了,快先用饭吧,有事待会再谈。”

    众人持箸,享用起这餐美味来。可谓是鱼肥肉嫩、汤鲜适口,菜香四溢、有滋有味。

    待用过晚饭,丫鬟婆子过来收拾。林如海领着众人到正厅中坐了叙话。

    黛玉一向胃口小,晚饭并未吃多少,此时便坐在贾敏身边捡些蜜饯来吃。

    林如海端坐在上,问道:“伯璋明日几时启程,可准备好了?”

    李瑜答道:“明日辰时即走,自城西河边乘船,今日已着人安排去了。”

    林如海点点头,道:“虽有锦衣卫护持,却也不可麻痹大意,伯璋一切小心才是。”

    “小侄记下了。”李瑜朝林如海拱手一礼,说道。

    贾敏命金锁从卧房取了书信来交于李瑜,道:“这薛家夫人乃是我二兄贾政妻妹,早年嫁到薛家,一直居于金陵城中。论来黛玉要喊她一声姨妈的。

    听说其早亡了夫婿,如今寡居府上,育有一子一女,也不知是怎样的品性。

    我听你姑父所言,尚且需要这样一份东西,好借个由头与她见一面。

    虽则自以往在金陵老宅见过几回,此后便未有交际了,只是以我们两家的交情,想来她定不会怠慢你的。”

    李瑜将书信接过,放于手边,道:“姑母费心了。”

    贾敏想了想,接着道:“瑜哥儿,按我所想,他们孤儿寡母举家住在老宅中,料也做不出什么悖逆之事。

    还望瑜哥儿看在几家的情分上,不要太过逼迫他们了。”

    李瑜一愣,不想这贾姑母与薛姨妈不熟,却也帮着说些好话。

    仔细一想也便明了。如今自己的身份不比以往,但凡牵扯到义忠亲王一事的,只要他想管,三府之地无一人能与他相违。

    贾敏心也担忧,生怕李瑜心性不定,初掌大权,盲目滥用,对薛家孤儿寡母严讯逼问。

    另则薛姨妈乃是王家嫁出去的姑娘,其亲姊王夫人乃是荣府贾政之正妻,几家人关系颇为亲近。

    因有着这样的关系,她自然不信薛姨妈会不顾亲朋家族的体面,领头做出违逆之事。

    况且她家中一家三口,孤儿寡母的,也没个掌事的男人撑门立户,难免对她有些心生同情。

    李瑜还未说话,便听林如海道:“你且放心,伯璋心性成熟,正义凛然,岂会行糊涂事?”

    李瑜笑道:“姑母放心,侄儿也觉着那薛家主子不像能做出这种事来的。

    想必是他们无暇管顾手底下的家业,被有心的奸猾小人钻了空子。

    此去金陵,非为问罪,乃为查明真相。若真叫手下的人铸成大错,届时对他们这些主子也不利。”

    贾敏听了,放心道:“唉,是我太过紧张了。瑜哥儿一向有数的,姑母就不再多言了。”

    几人又说了一会话,天色渐晚。李瑜将信揣好,便起身行礼告退了。

    回至东边院子,见范二也已回来了,问道:“与樊冀他们说了么?”

    范二道:“大爷,已经同他说明了,城外已经备好船了,明日随时都可出发。”

    李瑜道:“你收拾行装,也早些休息吧。”

    范二问道:“爷,这圣旨?”

    李瑜道:“你取过收好,贴身保管。少不得要会一会应天知府,届时也有个凭证。”

    范二肃道:“是,小的一定保管好!”

    明月当空,清风微寒,院中一片静谧。李瑜洗漱过后,躺在床上,渐渐睡去。

    次日一清早,李瑜在院中简单地用过早饭,换了探春所赠的那套菘蓝云锦鱼水深衣,外罩对襟大袖,出府上马,与范二一道来至锦衣卫小院。

    此时樊冀领着一个小旗的锦衣卫士正在院里等候,皆着劲装,各负行囊,内藏飞鱼服、绣春刀。

    待见了李瑜至,便开门迎接。苏久也一早便来了,同李瑜打了招呼,一行人便各乘马,驰奔西边码头去了。

    来至码头,已有两名粗衣装扮的水手篙师在船上相候。

    李瑜等人将马匹寄存在码头处管事的衙役那里,便登船离岸。

    顺水而下,自瓜洲口出,往西至秦淮河口,南下过定淮门、清凉门,绕过六朝石头城,在石城门旁码头处停船靠岸。

    李瑜等人自辰时出发,至此时刚过午后。

    此时秦淮两岸,尚未有画舫凌波、船桨流连、两岸华灯映水、纷然喧闹的场面。只有商船客舟来往,渡船横亘穿梭。

    众人登岸,在秦淮东岸欣赏了一番垂柳依依、水波粼粼的景致,见识了来往船舟、比鳞交错的热闹场面,便反身往东入城。

    行至城门外,打量着眼前这座古城,李瑜不由心生赞叹。

    金陵不愧江南佳地、帝王都城之誉美。其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山川灵秀,气象宏伟,自有厚重的历史遗蕴。

    况其秀美与雄壮并举,实为他城所难比肩。

    李瑜一行人穿过沧桑厚重的金陵城墙,只见其内街道宽阔,人口众多,屋舍俨然,商铺林立,自城门口往内,俨然有度、热闹非凡。

    正值午时,路旁的酒楼饭馆皆是热闹满座,杏旗招展、酒香扑面。

    先在坊市中寻了一间酒楼,包了一个雅间内三张桌子,好菜好饭上来,李瑜发话,众卫士们便敞开了吃起来。

    樊冀与李瑜、苏久一桌,笑着给他们斟水,问道:“大人,现今该如何办?”

    李瑜道:“且寻到薛府的位置,在四周寻间客栈,租个院子住下来,恐怕要呆上几日。

    待晚些,你与范二随我去薛府拜访一番,再论其他。”

    吃饱喝足之后,范二与店家结了账,樊冀寻掌柜的问了薛家居所。

    众人出酒楼,分作两队,苏久、张锐领着其余卫士先寻住处落脚。

    樊冀与范二则领路,引李瑜往薛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