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江东
繁体版

第四百九十五章

    吴国的都城安义兵荒马乱的一片糟乱,隐伏在城外林中的蜀国羽林营反倒不怕惹眼。祁昭逸和树月带着风耳、老人和两个孩子找到他们时,萧明翎已经让人扎了营。斥候到安义周围探了一圈,城中百姓竟是无一人逃脱,他们扎营在这远离城防的密林深处倒不担心会被人发现。

    到了营地才得细问,原来那老者正是齐王府的总管高叔。他一听救他们的女子就是三公子口中的树月,不顾背上伤口正汩汩冒着鲜血,立刻翻身跪倒,磕了几个头才哭道:“姑娘总算来了!公子盼了您许久,还是没等到……”

    树月赶忙把他扶起来,一边让竹辞给他裹伤,一边细问城里的境况。高叔虽受伤不轻,但内力却扎实,竹辞给他止住了血,他便细细把城中发生的事讲给祁昭逸等人。

    原来齐王谢瑾之思虑周全,齐王府经营数十年,早从王府内挖通了一条通往城外的地道。谢瑾之对三子一视同仁,三个儿子都知道这条密道的存在。安义被东晋军围困,城破只是时间问题,齐王三子都不是临阵脱逃之辈。但为使谢家香火不断,三兄弟虽未明说,但都做好了准备护送谢家的孩子们从密道逃出安义。谢家三兄弟均是子息不旺,世子谢沣只一独子,老二谢珏连生了三个儿子都早早夭折,只有三子谢霖有一子一女。谢沣早打算让三弟和管家高叔护送孩子们离开,可派人经地道查看,却发现翻口正在围城晋军的营地正中。兄弟三个商议后都觉得此时离开太过危险,只有等晋军攻城营中兵将少时再送孩子们出去,可没想到临门一脚时却起了变故。

    那日是吴国皇帝大婚,因安义都是一片愁云惨日,谢珦便没有大操大办,只是宗室们进宫喝一杯皇帝的喜酒。安义的守军时时都在关注着城外晋军的动向,一连几日并未见他们有大的动作。可就是在那晚帝后大婚的时候,晋军突然攻进了都城,而且正是从齐王府的密道直入皇城。

    晋军进了王府便是一番杀戮,府兵和奴仆们没有准备,几乎是尽数被杀,无一活口。只有一直藏在密道里的高叔和谢霖的两个孩子趁乱从密道的另一条岔口逃了出来。在密道中遇上刚下来的晋军,高叔带着两个孩子险些逃不出来,正好碰上过来插点子的风耳。风耳拖住晋军让高叔带孩子先走,但他轻功虽高,拳脚上却不怎么高明,地道里又施展不开,很快便被晋军缠住还受了伤。高叔虽不知道他是谁,但救命之恩却不能不报,所以才有了树月二人看到高叔爬上地道后又复返去救风耳的一幕。

    听到这里,祁昭逸问:“这条通道除了三位公子,还有谁知道?”高叔说:“除了三位少爷,只有老奴知道。唉,老奴明白王爷的意思,若是老奴猜的不错,通道的所在大概是世子爷漏出去的。”

    师爷说:“哦?老先生为何如此确定?说不得我还要多问一句,老先生怎么会预先带三公子的两个孩子藏在密道里?为何又不带世子爷的公子呢?”

    高叔看那人精明模样,大概是谋臣一类,称赞道:“先生果然一针见血。实不相瞒,这条密道老王爷没瞒过三位公子中任何一个,只不过老奴逃出来的那个翻口只有三公子一人知道而已。三公子心思缜密,在通道经过他院子的地方挖了岔口,另开了一个翻口。因查看了也是开在敌营正中,便没与另两位公子说明。前日,世子爷从宫中带回一位娘子,百般的宠爱,府中的庶务都不理会了。老奴从未见过世子爷这般模样,三爷也瞧着生疑,但世子将这娘子护的严谨,咱们一直没找到机会查问。为防万一,三爷便让老奴带小公子和小姐躲在密道里。老奴知道三爷是对世子起了防备,自然也就不能再带世子的公子了。”

    “今日是皇上的大婚,府里的主子都进宫去贺喜,三爷让夫人给小公子和小姐报了病,仍旧和老奴留在密道里。过了戌时就有晋军从府里密道出来,咱们府里全没有防备,府兵奴婢死了一片。老奴不敢孟浪,等到外面喊杀渐渐止了才带着小公子和小姐从密道里逃走。却还是在岔口遇上了晋军,得这位风爷救助,才逃出生天。不知公子们现下如何了……”

    师爷感叹道:“三公子果然好谋算!老先生的意思是,问题出在那位宫里出来的小娘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