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江东
繁体版

第一百九十一章

    燕云不再反驳,沉默盯着杯中的茶汤,已是接受了冷月的安排。两人静了静,燕云问:“她过得可好?”

    风耳一副早料到你会忍不住问的表情,可想到这些时日冷月和那位福王相处的情形,心里还是心疼燕云。轻轻叹一口气,“那福王待十三极好,几乎是百依百顺,王室的规矩也不需她守。依我看,竟是比在堡里过的还舒服。那傻子对我和二哥非常信任,想来也是因了十三的缘故。”

    燕云只觉心口扭在一起,忍了忍才说:“眼下他有求于咱们,自然恭顺。他日他真成了事,又会如何待十三?”风耳说:“我和二哥也是这个意思,只是......只是,惠州出的那档子事,祁昭逸竟是半点也没有向手下人隐瞒十三身份的意思。这份魄力,对一个皇室子弟来说可不简单,让我也不得不佩服。”

    燕云问:“那十三呢?她......她可是也动了心?”

    风耳说:“那个丫头你最清楚,咱们兄弟教了她许多本事,却对男女之事都是一窍不通的,堡里也没人能教她。动心倒还看不出来,只是,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那傻子皮相又生的极好,以后的事当真难说。”

    燕云轩眉一挑,“比我生的还好?”

    风耳一口茶喷在地上,眉毛鼻子皱在一起。还真转头认真端详了他一阵,许久才道:“你比他刚毅,胜在青梅竹马。”

    燕云:“......”

    祁昭逸一行在水路上走了十几天,转了陆路又走了小半个月,再有一日终于要踏进维阳城的地界了。祁昭逸一副不紧不慢的态度,反倒是许淮这月余来,日日为他操心。祁昭逸游山玩水的胖了一圈,许淮竟是眼瞅着瘦了两圈。

    这日,艳阳高照,祁昭逸骑着黑色骏马,带着许淮、刘离等人,从定兴门进城。远远就看到太子昭远着明黄朝服,带着文武百官出城三里迎接钦差团。

    祁昭逸催马上前,在离祁昭远十丈远处跳下马来,疾步走到他马前,撩袍下跪道:“臣祁昭逸给太子请安,太子千岁千千岁。”

    祁昭远十二岁受封太子,十五岁起蜀帝赐他着明黄服饰,受百官朝贺。唯独祁昭逸装傻多年,又自小和他亲厚,两人之间并不讲究这些礼节。如今祁昭逸在南地立下奇功,显露出精明的本性。他是正宫嫡出,这次回来,摇身一变就成了比祁昭庆更加令祁昭远忌惮的存在。

    祁昭逸的变化已经满朝皆知,祁昭远和上官皇后母子互相依靠多年,为的就是皇后不得宠而她唯一的儿子又先天不足。可原来,他这个三弟竟是聪明绝顶,韬光养晦了二十年。祁昭远只觉被人哄骗了多年,刚知道消息时,一气之下便想冲到皇后宫中去质问。不想蜀帝却下了令,除非皇后召见,否则不许任何人到皇后宫中问安。祁昭远这时才意识到,祁昭逸母子已经今非昔比了。他肯定在他那位父皇心中,上官皇后还远远比不上自己的母后谢皇后,但祁昭逸却似乎隐隐有了与他并驾齐驱的态势。

    祁昭远坐在马上,低头俯视跪在黄土官道上的三弟。他不再装傻,提前下马,自称臣下,行如此大礼,是真的向自己示好,还是惺惺作态,让自己轻敌?

    时间悄无声息的过去。祁昭远不叫起身,昭逸带着一起出行的三百多人跪在寒风里,恭顺的不动分毫。侧后方的祁昭庆唇边挂着冷笑,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福王是这次平定南地民乱的功臣,又是中宫嫡子,御封的亲王。不管他如何收藏自己,太子在文武百官面前这样落他面子,是大大的不该。祝尤和柳澄对视一眼,这一次想法是空前的一致。祝尤催马上前在太子耳边低声说:“爷,陛下还在宫里等着福王回去述职,咱们还是快些回去,莫让陛下久等。”

    祁昭远对祁昭逸的表现还算满意。他如今在太子位上,祁昭庆筹谋多年也未撼动。祁昭逸就算再本事,毕竟根基尚浅,日后有的是机会磋磨他,不必急在一时。

    他翻身跳下马来,疾走两步上前扶起祁昭逸,“三弟快快请起,你我兄弟不拘这些俗礼。”

    祁昭逸站起身,恭敬道:“大哥疼惜,弟弟却不能造次。君臣有别,自当守礼。”

    祁昭远看着他,昭逸坦然与他对视。祁昭远哈哈大笑,拉着他的手走到他马前,“愚兄还记得,当年是愚兄教你骑射。你第一次骑马时,就是愚兄亲手扶你上的马。今日,三弟为朝廷立下大功,愚兄就再为三弟牵马扶鞍。”

    祁昭逸也不推脱,在祁昭远扶持下翻身上马。兄弟俩对视一笑,祁昭远自回去上马,与祁昭逸并辔而行,一同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