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江东
繁体版

第一百六十三章

    冯源道单方面跟柳相断了联系,他所寄的信件他都是只收不回。即便如此,柳相也没有放弃同他再次建立关系,一直锲而不舍的和他通信,无非就是要劝他见好就收,不要跟朝廷撕破了脸。屯田改制势在必行,只要能把利益最大化就是胜利。冯源道心中却有更大的计划,柳相的绥靖早就不是他所能接受的了。柳相的来信他不做回复,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但信中所提及的关于福王一行人的信息他却是敬谢不敏。

    柳相在信中一再提及要小心福王妃,他对这个异国来的和亲公主既有忌惮又有推崇,冯源道甚至从他信中读出些对这位王妃的畏惧之情。惠州与吴国比邻,谢嫣这样出名的人物他多少也有些了解。据他所知,她并不是个心机深沉的人,不过是个被父兄叔父宠坏了的娇娇公主。冯源道心里犹疑,却相信柳相不会在这种事上哄骗他,是以一直用心提防这位福王妃。可没想到,更加出乎他意料的却是这位福王爷。

    福王痴傻,是朝廷不宣之秘,柳相的信中也只是提到福王日益受宠,要冯源道小心行事,勿要伤了他的性命。他们这一路都有冯源道的眼线探听回报,福王行事处处出人意表,与他以往听到以及柳相信中所说迥然不同。今日一见,只觉这位福王爷倜傥风流,待人接物妥帖大气,哪有半分痴傻的模样?昨晚突袭的拜帖已经让冯源道有些慌张,他平复了整晚的心绪,今早才定下计策,要以快打快让祁昭逸也慌一下手脚。

    祁昭逸道:“军屯利国利民,在北境实行了十几年,是国家和百姓都获利的政策。如今我大蜀强敌环伺,南地良田万顷,理该为国分忧。屯田改制是势在必行,但朝廷也不是全然不顾南地氏族的利益。早前朝廷提出的三七分田,如果氏族们觉得不能接受,我们还可以再谈。本王这个平乱钦差,还能做得了几分主。”

    冯源道说:“田地不管多少都是我们氏族大夫们的私产,朝廷动动嘴唇就要收缴。三七分开,我自家的田产为何要与旁人分摊?”祁昭逸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田地本就是我大蜀的,朝廷什么时候成了旁人?”冯源道脸色骤然僵了僵,祁昭逸不动声色,笑着说:“朝廷知道氏族们这些年照顾这些田地不易,自然不会让大家吃亏,收缴的部分朝廷也会补以银钱,日后也会将田产的收益按成与氏族们分享,务必做到让大家满意。”

    冯源道低头抿了口茶,“王爷说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这土地田产一分一厘都是我们祖祖辈辈辛苦经营真金白银换来的,朝廷赔补的那些银钱能补得上日后山长水远的田产收益吗?按成分享?怎么分享才能平氏族的心。这些可都是他们实打实的产业,凭什么要他们拿出来与人分享?”

    冯源道越说越大胆,竟是丝毫也不顾忌祁昭逸的身份。陈仲谋觉得自己不能白来一趟,忙也凑兴道:“冯兄所言非虚,咱们这些氏族家大业大,家里老幼众多,全靠着几亩薄田供养。朝廷说收便收,赔补的银钱有限,虽说日后有分成,但如今实打实的田地都要养不活这一大家子人了,他日那小小的分成怎么够一大家子嚼谷?”

    陈仲谋开始哭穷,祁昭逸早有准备,淡淡道:“本王一路走来路过不少农田,看到许多都已荒芜,根本无人耕种,桑田长势也不佳。听说桑田已经连年减产,许多氏族都停了粮食生产,近两年都是从徽州购进粮食。本王以为,与其让田地在氏族们手中荒芜,倒不如收归国有。今日工部许大人并未同来,或许明日可请他给各位族长讲解收缴后的田地分配计划。本王保证,即使是与朝廷分享收益,氏族们的收益也绝不会低于现在。”

    陈仲谋被祁昭逸说的冷汗直冒,句句话都打在他脸上,情急之下口不择言道:“我们还供养着大把的佃农,朝廷收回了田产,他们做什么?”

    冯源道狠狠瞪他一眼,暗骂“蠢材”。这话正中祁昭逸下怀,笑着说:“佃农们不过是租种田地,田主是谁并无分别。只要佃农们专心务农,朝廷定会给他们一个公道的价格。如此朝廷、氏族、佃农三方受益,何乐不为呢。”

    陈仲谋被祁昭逸堵的无话可说,只能低头喝茶掩饰局促。一滴凉汗顺着鬓角,下巴滑落,正好滴在茶杯里,给清甘的茶水添了些佐料。

    几番对话下来,冯源道这边已落了下风。祁昭逸不只不痴不傻,而且是有备而来,事前所想要以快打快弄他个措手不及眼见是不可能了。冯源道冷笑道:“王爷只凭来路上匆匆所见就说惠州田产荒芜,却不知那只在少数不省事的宗族。我惠州向徽州购买粮食,也是因为我们在丝绸刺绣生意上收益颇丰,无需自种田地,外购就可过活。可现在朝廷一句话就把我们自家的田产低价收缴,我们没了桑田,无法再养蚕抽丝,生意做不成又没有田地种粮,光凭朝廷分给的那些银钱,我们这一族人如何过活?眼看着徽州的田产也要改制,我们就算有钱又去哪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