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江东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四章

    蜀帝口中称赞,但容色极冷,这一招明赞暗贬实在是将南臣的面子扫到了地上。柳澄只觉后背的衣衫全被冷汗浸湿,跪在当地起也不是不起也不是。

    还是祝尤懂得权衡,他恭敬启奏道:“皇上,臣等均是为朝廷效力为皇上分忧,何分南北之说。柳相们也是见氏族受难,心中焦急,才一时误会了太子的意思。”祝相给柳相搭好了台阶,柳澄也顾不得深究他的用意,赶忙认怂道:“祝相说的是,是臣等心急乱了方寸了。”蜀帝换上一副慈眉善目,安慰他道:“最近朝中事多,大家难免火气重些,太子也是莽撞了。太子,快快将柳相扶起来。”

    太子听皇帝这样说,赶忙上前将柳相扶起,只是骄傲如他仍是不肯假以辞色敷衍。柳澄虽然心中不喜,但也深知见好就收的道理,立刻乖乖站起,不敢再多说半句。

    祝尤接着说:“皇上,臣也以为惠州之行,太子不宜前往。此去虽是为示朝廷亲厚,但民团之乱到底有犯上作乱之嫌。太子身份尊贵,若是前往反倒显得朝廷蓄意讨好,恐怕冯氏更会自鸣得意,越发放肆,还是派一位宗室子弟前往更为合宜。”

    一直在朝堂上默默无闻的襄王祁渭此时站了出来,“皇兄,祝相所言甚是,臣愿意与许大人一同前往惠州。”

    蜀帝对自己仅剩的这个幼弟点点头,襄王确实是此行惠州最好的人选。既是宗室子弟又性格温吞不专朝政,但问题也恰恰是此处。他性格太过温吞,万一冯氏不服管教,又怕他软弱压服不住。况且他开年后身体一直不好,南地潮湿,万一出了些闪失就更为不妥。当年蜀帝夺嫡时就因屠杀兄弟而备受诟病,祁渭是他仅存的幼弟,必得让他好生做个闲散王爷他日寿终正寝,才不落天下人口实。此时他被推上风口浪尖,若是有什么不测,恐怕又要给蜀帝添个谋害兄弟的罪名了。

    蜀帝思前想后沉吟不语,一直在朝堂上装死不发一言的祁昭庆突然说道:“父皇,皇叔自开年以来一直多病多灾,南地气候湿热,此去又必得耗心劳力,儿臣不放心皇叔前往。”

    蜀帝挑挑眉毛,“那我儿以为谁前往最为合适?”

    柳澄听祁昭庆这样说,心中暗喜以为他终于开了窍,却听贇王坦然道:“儿臣本有意前往,但无奈外家是徽州大族,恐怕会被冯氏利用加以图谋,所以儿臣不宜前往。”柳澄一颗心直落脚底,恨不得上前捶这外甥一顿,却又听他说:“三弟这些日子长进不少,听说前日书房里太傅说战国策,三弟因为见解独到还得了太傅的夸奖。三弟是皇室嫡子,性子随和,定能和许大人好好配合安抚冯氏。若是不能,以三弟的身份,调用徽州营也更加便利。”

    贇王突然提到福王,有掌不住的大臣们已经忍不住低声轻笑。那个傻王爷,六岁小儿就可滔滔不绝谈论的战国策他到了二十岁才能明白些许,想来太傅那些夸奖也不过是为了全王爷的面子给些意思而已。贇王这时保举福王,无非是要看他的笑话,倘若皇帝真听了贇王的保荐,那就有更大的笑话等着福王爷了。

    沈四航最是心直口快,沉不住气,“贇王这是什么意思?明知福王不是这块料,此去惠州万一惹下什么事端又该如何收场?”

    许淮拉他不住,太子立刻斥责他道:“沈大人放肆!”转身又对蜀帝说:“父皇,三弟年幼,涉世未深,惠州情势险恶,不能派他前往!”

    贇王道:“大哥此言差矣,三弟此去只为安抚,大事皆有许大人执掌,不必他冲锋陷阵。若是冯氏错了主意,有三弟坐镇调用徽州营必然事半功倍,平乱只是瞬息间事,定不会有损三弟分毫。”

    襄王道:“既如此,本王前去惠州也是一样。”

    几人争执不下,蜀帝轻轻嗽了一声,众人立时安静下来。“两位相爷以为如何?”祝相沉吟不语,柳相不欲再遮掩,祁昭庆虽不肯如他所愿,但推出福王也算他有些筹谋,立刻应和道:“臣以为贇王所言有理,襄王身体不佳,实在不能劳动,还是福王前往更为合适。”祝相沉吟片刻也道:“臣以为福王可往。”

    太子没想到祝相居然会同意福王前往惠州,生怕他会惹出事端不好收拾,本来还要再辨,却被蜀帝抬手止住。只听他嘲笑道:“呵!想我大蜀泱泱大国,朝廷人才济济,竟要派一个痴儿前往平乱,真真是羞煞我也。”重臣听皇帝这样说,赶忙齐齐跪倒山呼“罪该万死”。蜀帝抬手制止众臣,高声道:“传朕旨意,封福王昭逸为招抚钦差,与工部许淮速下惠州平乱。福王身体羸弱,久居北地,恐不适水土。命福王妃随同前往,以备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