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颜戏语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纺织屋与边民

    一连过了数日,才见许冬土领着四名妇人到来。

    除了许母外,其余者面色都不怎么好,骨瘦如柴的身形,一副颤颤发抖的样子。

    戏擎特意探察了一番,除了拘谨胆小以外并没有多过的心意,还算是老实。

    “你们以前谁织过麻布?”

    看着一个个低着头不语,戏擎心里有了数。

    “明日这时你们还随许冬土过来,我教你们纺线,你等需认真做事,我自不会亏欠。”

    除许母小声应答一声,其余三人闻言还是默不作声,只顾点头。

    戏擎无奈,只是接着说道,“有什么条件只管说,如果合适就这么定下。”

    这时,许母小心的看了下自己儿子,见后者鼓励的眼神方站了出来。

    “大人,我们已经想好了,无许钱财,就算给我们也无处可用,能管我们一顿饱饭就行。”

    “你们都是这样想的?”

    见众人还是一个劲的只顾点头,戏擎也问不出什么来,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习惯,到那时可能会好些。

    “现在人多了,也没时间为你等特意备饭,不过我可以先给你们每人五日粮食。”

    四人一听心里一喜,总算是没有白来。

    “在这几日先做着看看,如果做不惯可跟许冬土说一声,我也好另找他人。”

    戏擎看交代的差不多了,就叫许冬土带着去找哑女给四人取粮食。

    没办法,要人干活总要先吃饱,别到时一上工先倒下了,又是给自己找事。

    见人走后,转身来到袁义居住的小屋。

    在弄完水井后,他又做了一个聚灵器,更是把袁义的屋子改造了一番,布下了一层精神结界。

    主要的目的是让对方能快一点感知捕捉到气息,明白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同时在精神力场的辅助下,培养自身气场,为以后掌控气提前做足准备。

    戏擎并没有打扰正在看书袁义,他发现这个不是书生的书生反而比他还渴望充实自己。

    袁义的目标找到了,“文气”也可以说是儒气或浩然之气。

    这里没有儒学一说,文人一般都是做一些文案工作,比如小吏之类的。

    就连各国辅首都身具武力,只不过相比武将差一些而已。

    对这里的人来说,学文这东西只不过是处理一些书面上的辅助手段罢了。

    所以戏擎之前才会说,“气”的产生极大可能会改变各势力体系格局。

    如今的袁义,整体上还不见气场,但势必会在其沉静的性格下孕育而生。

    “这些日子还是不要给他找事做好。”

    自身气场的诞生是多方面的,而自然环境的温养是必不可少的。

    老是接触杂事容易被外物所染,再想找到“气”的感觉就难了。

    看了一阵见无大碍,戏擎开始找地方建纺屋。

    寻看了一下,还是挨着打铁铺边上比较合适,虽然他不懂布局规划,但太远无人照看也容易出事。

    有许冬土在侧,如遇事情也有个照应。

    小家伙自从被改造一番后自信心爆棚,正需要给他加点担子,磨磨他,消耗点旺盛的精力。

    这次的建房依旧快捷,比旁边的屋子大一倍。

    毕竟要让四人在里面做工,光是纺丝机械就要占不少的地方。

    ……

    如今竹林远处的边民还有三十来户,其中一半以上都有家室,另外全是岁数较大的单身汉。

    边民中一般不会出现哑女这种情况,一个女人独自生活在这里没有依靠怎么行。

    可想而知前者这几年过的有多少艰辛。

    许母为找三个人结伴做工可是下了大力气,瞻前顾后者有,胆小怕事者更多。

    虽有许冬土个例在前,但那是觉是孩子小不知道什么叫恐惧,不像大人想的那样多。

    不管对方是魔鬼也好,还是武者权贵,两者对边民来说都不是好相与的。

    这种思想在边民心中早已落下了根,想要改变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到的。

    当四人准备去竹林小院做工时,一帮边民自发聚集在一起,多是看热闹或等着看笑话。

    “许家的,情况如何,那对夫妇是不是不要你们了。”

    “对呀,快说怎么个回事,咦,你们手里拿的什么。”

    一帮男女见四人回来后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开始套话。

    从出了竹林小院,四人还都是晕晕的,直到快回到住处才发觉手里的东西确实不轻。

    “当然是粮食,看到没,主人家体贴我们不容易,特意允了五日口粮,看……”。

    一群边民不信,纷纷上前探头向麻袋里看,这不瞧还好,看过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这……这是稻米。”

    不怪他们不敢相信,如此圆润的稻粒还是第一回见到。

    “这那里是稻米,比枣核还大,不会是毒米吧。”

    有人出声怀疑这四人是不是被骗了,会不会给她们下药以便魅惑操控众人。

    “呸!你个老东西,你家毒米种的这么水灵,人家是普通人吗,种出的粮食你能比。”

    “就是,我看你们是嫉妒,看许家仔如今长的多壮实,要我说你那是没见识。”

    四妇人不干,气愤的怒怂回去。

    要说吵架还是女人强势一些,别看在戏擎面前连个字都不敢蹦,可面对一样身份的边民嘴上那叫说的欢。

    其次,如今她们也算是有些身份的人了。

    虽然只是个打工的,但自觉地位要高于众等,心中傲气初生。

    见一群饿狼般眼冒绿光的边民,四妇人家里的男人赶忙上前,似怒骂的拉着自家内人飞快往家走去。

    他们也怕呀,这可是上好的粮食,只要能吃饱肚子哪还管明天拉不拉稀。

    原本穷哈哈的边民以前基本很少走动来往,毕竟谁家都不宽裕。

    可直到前夜,四户家门前拜访者那叫喊声都没停过,吓的她们连门都不敢开。

    叫闹声持续至晚饭开火,从屋内飘出的稻米香气直馋的院外人口水直流,一个个懊恼的直拿头撞门。

    ……

    边民发生的事戏擎不知,现在刚吃过晚饭的他正忙着组装缠丝机。

    机子大小跟学生用的单人课桌差不多,踏板轴连接着转轮,丝轴根部的扭力靠着齿轮代替,两处再用兽皮带相连即可使用。

    向滚珠什么的,以戏擎的手段不是弄不出来,而是怕麻烦。

    木和铁组装而成的比较简单,虽然转速不快,但也比这里基本用手要强上不少。

    等过些日子蚕丝捋顺了,他再弄两台丝织机,这样就可以织出丝布做衣了。

    刚做好,哑女急不可耐的想要试试看,虽然还不熟练,但也方便省力了不少。

    双手握着机子边缘不肯撒手,一双渴求的双眼望着戏擎都不带眨眼的。

    “这太简陋,我回头弄个好的给你,明天人都要来了,不能让她们闲着白吃饭吧。”

    涉及到吃饭问题,哑女妥协了,地主家也没有太多余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