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妖同行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村子

    “这个月得租金还有几天就到期了,我们给房东说了下个月不租了,这两天正在收拾家里,谁知道昨天这帮人忽然上门说让我们交一下下个月的房租,还说什么我们走了后这座院子到下一个租客到来的这段时间我们都要付租金,因为我们没有提前告诉他们。”

    听到这番话,陈泽觉得自己刚才下手还有些轻了。

    然而刘凝芳的话还在继续。

    “今天不知道他们从哪里知道宇西牺牲了,得知学城给了我们一笔抚恤金后,威胁我们交出抚恤金,不然就让那只妖精吃了我们,呜呜呜,怎么能这样啊!宇西在的时候,谁敢欺负我们,呜呜呜······。”

    陈泽听完只觉胸口一阵绞痛,涨红的脸色瞬间煞白。

    虞书晴见状,立马抵住陈泽的后背,阵阵光芒亮起,这才让他缓和了下来,即便如此,陈泽还不停地喘着粗气。

    “好···好大的狗胆!”

    虞书晴担心陈泽被气出问题来,一边治疗着,一边劝慰陈泽缓口气。

    “阿姐,你们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

    刘凝芳抽噎道。

    “我跟妈妈不想麻烦你,想着只要我们回到城外,有那些老邻居的帮衬这些人也不敢找我们麻烦,可谁知道他们这么快又来了。”

    想到城外的环境,陈泽立马建议道:

    “阿姐,要不你们在城里找个别的地方买座房子吧,宇西的抚恤金应该够了,不够的话我来补上,另外我找司里给姐你再找份工作。你们觉得怎么样,这样一来我也能照顾到你们。”

    刘凝芳本身就有残疾,很多工作都无法胜任,陈泽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想在学校里帮她找一份工作,就跟吴辰家里一样,看能否让学校安排一份合适的工作。

    “是呀,阿姨,你们就听陈泽的吧,城外毕竟没有城内安全。”虞书晴也在一旁帮衬着说话。

    刘凝芳听到陈泽的建议犹豫了,这时老太太开口了。

    “孩子,我知道你心疼我们。”

    听着老太太有拒绝的意思,陈泽急了,可还不等他说话,老太太直接制止了他张口。

    “孩子,我知道你心好,宇西走了我们留在城里也没有什么念想了,我们还是回老家去,那里毕竟有着老邻居的帮衬,我们娘俩生活上不会有问题的。”

    陈泽很清楚老太太的性子,有些话他本不想说的,可他是真的不想让老太太回城外去,城外的环境他见过,跟城内比起来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眼下他也顾不得了。

    “可是你们出城生活,以后想看看宇西的话,太远了!”

    老太太的神色明显哀伤几分,内心挣扎许久。

    “孩子,你不用劝了,现在我能牵挂的也就剩城外的那片地了······。”

    ……

    陈泽没办法,也不再劝了,留着虞书晴帮老太太再治疗一下身体,自己出门掏钱找人过来帮老太太搬家。

    有虞书晴的照料,等陈泽回来后老太太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家里的东西本身就已经收拾好了,陈泽带回来的人只需要直接打包就行。

    专门搞搬家的人就是不一样,动作利索不说,还带着两只扶兽,就是充当公交车的那种妖精,性格温顺,耐力十足,是运输物品的好帮手。

    老太太见到这些人时还说了陈泽几句,嫌他乱花钱,但在看到有扶兽后就不提了,当下决定现在就往回搬。

    家具和一些衣物全部打包放在了一只扶兽身上,另一只扶兽几人直接坐了上去。

    陈泽本来还担心虞书晴会不乐意一直将时间用在这里,在表述出意思后,没想到虞书晴竟然很乐意跟他一起送两人出城去。

    人是社会性动物,从部落到村镇再到城市,每一个聚落建立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野外生存环境的危险性过高,安全性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城邦因此应运而生。

    因为环境的演变,社会的发展,城邦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一段时间内城邦的发展跟不上人群聚集的速度。

    以学城为例,最外层建有一道高耸的城墙,用以抵挡来自野外的威胁,而在这道城墙之内,还建有3道内墙,这些内墙都是随着城邦规模的扩大而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功能已经沦为了观赏性建筑。

    在城墙外侧还有很多村镇的依城而建,这些村镇就是因为城内已经人满为患,容纳不下更多人居住,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在城外居住。

    以现在来讲,城外其实也不算很坏,除了因为没有规划导致居住环境很差以外,安全性等方面都还算不错。

    安全性上来讲,驻军已经将防区推移至了村镇外侧,并且在最外侧的区域,学城已经开始着手修建第5道城墙。

    此外,居住在城外的人员至少不用为居住的房子而发愁,想建成什么样,全凭自己的意愿,根本没有土地成本一说。

    好处存在自然也存在坏处,除了生活环境较差,城外的各方面保障也不如城内,医院、学校、交通等重要设施基本不存在,这也是城外那些人挤破头想要进入城内的原因。

    而现在,老太太却铁了心要返回城外,完全是因为留在城内已经没有了生活的奔头。

    出城后陈泽跟虞书晴好奇的看着周边的环境,有一说一,至少比起刘宇西家在城内的那个环境,城外这里已经很不错了,路又宽,房子也建的敞亮,就连行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神情。

    刘宇西老家距离城门位置有些远,一行人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抵达了村子的位置,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紧邻着最外侧正在修建的城墙,村子不远处还能看见一队驻军的营房。

    其实对于城外生活的人来讲,参军也是一条加入学城的捷径,虽然门槛较高,但至少是一条通往康庄的大道。

    村子不大,所以家家户户都很熟悉,远远的看见这么一队人过来,不少人好奇的看着他们。

    当陈泽他们走近后,村里的老人这才认出来坐在扶兽上的老太太。

    “大娘,有半年没见了吧!你这是准备回来住了?”

    “是啊,准备回来住,不去了。”

    “他姨,你家的地村里一直照看着呢!”

    “真是太感谢村里了。”

    “城里怎么样啊!我听说城里人顿顿都吃肉,是不是真的?”

    ······

    老太太也热情的跟大家打着招呼,直到有人问到怎么不见刘宇西一块回来,老太太的表情才沉寂了下来。

    当初他们走的时候,村里人就知道刘宇西在城里有了一份好工作,现在他们回来了,大家肯定好奇发生了什么。

    老太太也不隐瞒,这个结果让在场的人唏嘘不已,不少人因此而落泪,他们很多人是看着刘宇西长大的。

    村里就这么些人,打着招呼就走到了家门前,有了这么一遭情况,村里人纷纷热情的帮着将扶兽上的东西卸下来。

    老家的房子是一栋有个小院的平房,因为长时间没人居住的原因家里满是灰尘,不过这会儿村上没事的人已经自觉地拿起工具帮忙打扫了起来。

    期间,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几个小伙的簇拥下过来跟老太太聊了起来。

    陈泽打听下得知,老人是这个村子的村长,他找了个机会专门跟老人交谈了几句,话里话外的意思想让村长帮忙照顾一下老太太,同时还想给村长塞一些钱,只是让村长词严义正的拒绝了。

    太阳快要下山时,屋子才被收拾了出来,陈泽跟虞书晴也第一次体验到村里人的热情好客,家家户户拿出来一部分食物,就在小院里热情的招待起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