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涛云岭
繁体版

第七十二章 小邝要去陪读

    学生在企业里成长很快,虽然不断地有学生在淘汰出来,经过三四个月的磨炼留下了二十来位能胜任而又愿意继续做下去的学生。顺子知道,这些学生很快就要毕业了,如果不出意外,这些学生很有可能就留在湘城物流公司了。顺子决定跟这批学生好好地交流一下,看看学生们对就业的反映。

    顺子找小邝要了会议室,趁着工作的空隙时间把他们召集到了会议室。

    “现在大家做的毕业设计怎么样了?”顺子首先问起了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这批学生的毕业设计非常好做的,就抓住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来解决就可以了,而生产中的问题也正好是公司要解决的问题,毕业设计对这批学生来说更象是工作总结了。陈总对这批学生非常满意,而且也特别乐意给学生们做指导。陈总甚至跟顺子开过玩笑说:“我给你们指导这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你们学校是不是应该给我发点费用了?”

    “学生最后还不是留给了你用嘛,你这么大一个老总还在乎这些费用吗?”顺子笑着搪塞他。

    “那倒是,如果这些学生能留下来,那到时都是我的学生了。”陈总笑了起来,说:“看来我也可以去当老师了。”

    正是因为有了陈总的指导与企业的现场实践,顺子对他们的毕业设计并不担心,这天他只是随意地问问而已。

    同学们说:“快完成了,都在整理阶段了。我们这个毕业设计还是很好写的吧,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把如何解决的办法总结出来,最后按毕业设计的格式整理出来就可以了。”

    “是的,毕业设计没有你们想象的这么难吧,有了工作经历之后,更象一个解决方案吧。”顺子说。

    同学们纷纷点了点头,齐声附和起来。

    “咱们来这个公司已经快四个月了,你们觉得在这个公司怎么样?”

    “总体还是可以吧,如果陈总所说的那些发展前景能实现就好了。”同学们说,看得出来同学们对陈总这物流公司还是有期待的。

    这也是顺子关心的事,如果陈总的物流公司能走出一条特色之路,肯定大有前途的,不只是公司,对学生来说也会有很多机会的。他让学生继续去忙自己的,他打算去听听陈总的口风。

    陈总正在琢磨他的开发区的人选,看到顺子来了,他正好可以跟顺子聊聊了。

    “这些岗位的人选不好选的,一经用错了人后期比较麻烦。”陈总跟顺子聊起了人选的问题,新进来顶岗实习的学生最终能留下多少人并不确定,老员工有大专学历的都没有几个,虽然做事情还不错,但做管理还是差一些的。

    ”新的岗位人选尽量做到宁缺勿滥,不然后期调整影响不好。”顺子说着自己的看法。顺子以前给陈总提过这个看法的,因为这涉及到后期的企业文化建设,各部门的亚文化建设等系列问题,就象有部电视剧里说的是一个意思,一个部门首任经理会决定这个部分未来的工作绩效,如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后期要花很多精力来纠正。

    “这些管理岗位说到底还是基层管理的,最好还是自己培养,知根知底的。如果能实现老带新,新促老就好了。最好是先确定下来这批学生里有多少人能留下来,如果一老一轻配合着来做应该是不错的办法的。”按陈总的设想,他希望每个部门最好是有一位吃苦肯干的学生和一位能力强的老员工骨干配合着来做最好。

    陈总已经不是第一跟顺子提起人选的事,顺子知道他为了做好组织调整,已经暗地里在考察各部门的人选了。而顺子跟这些人选没有利益关系,陈总觉得跟顺子聊这些可靠些。

    慢慢地,两人聊到了这批顶岗的学生的情况,聊着业务骨干的情况,各个部门都聊到了,反正就是一通乱聊的。这种务虚讨论是没有关系的,因为目前还没有正式确定,甚至所设的部门都还只是初步的想法,最后还会要调整的。开发区那边的分部还在建,还有足够的时间来酝酿。

    “小邝不错的,内部事务管理得很有条理,是你的得力干将。”顺子说。

    “是的,虽然她管生产这块还是有弱点,但管理好总经理办,再兼管其它几个辅助部门是非常不错的安排,只不过她要离职了,她要去长沙陪读了。”陈总也认同顺子的看法,却表示出了几分惋惜。

    “离职去陪读?”顺子觉得有点意外了。现在物流公司的发展正处在井喷时期,做得好好的就因为小孩上学的事就要离职?小孩学习自然重要,但自己的事业发展也同样重要吧。

    “是啊,离职去陪读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了,你没有听说过吗?集团那边已经发生了好多例了,现在选拔人光看能力也是不行了,还要看家里的小孩学习情况了。”陈总说得不禁苦笑起来。

    这种情况,顺子还真没料到,也许是顺子平时关注得不多。他没想到平时看起来温顺的小邝竟然也有这种胆量与气魄,在顺子与小邝这一年多的接触中,知道小邝简直就是陈总的左手右臂了。但这种事顺子也不好多问陈总什么,继续跟陈总把他的人选的事聊完。

    从陈总那里出来之后,顺子有意去找找小邝,他觉得有点惋惜。之前那种艰难的时期都过来了,现在企业即将进入井喷期的时候她确要离职了,怎能不让人惋惜?如果在别的企业,象小邝这种只有大专的文凭要有个好的发展还是比较难的。毕竟,现在大中专生太多了,学历已经成为用人时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

    来到了行政办,顺子看到小邝正好打算去现场察看一下,于是两人一起往现场走去。

    顺子把话题引到了小孩上来,两人聊起了小孩教育的事来。通过聊天,顺子知道小邝家里有一个男孩,十二三岁,今年就要读初中了。

    “你家小孩的初中学校定了吗?”顺子问得很模糊,定了什么自己也说不清。

    “是的,现在已经定了,我家准备让他去长沙读书算了。”小邝既兴奋,又忧虑地说。

    那时候,去长沙读初中或高中,是大家一贯的共识了,甚至已经当成了一种荣耀。大家都知道能考到长沙去的都有不错的底子,各方面都不能落下才行。在顺子的朋友与同事中去长沙读书的不在少数,只是顺子没有太在意罢了。顺子觉得最有爆发力的小孩应该是那种有想象力的小孩,特别是到高中之后。初中除学习习惯好,培养想象力也是同样重要,如果成天钻到作业里面的话,容易错过想象力最佳的培养时机。

    “这是好事啊,恭喜恭喜!”既然小邝把去长沙读书看成是好事,自然要恭喜一番的。

    “到长沙去读书,家长可就要费心多了。”顺子暗示着提醒。

    “可不是吗?下学期我打算离职,到长沙去陪读了。”小邝有些不舍地说。

    顺子心里想,陪读可不轻松,不但考验小孩,也考验家长了。之前陈总一说到小邝因为小孩去读书就要离职,已经猜到了她要去陪读的地方就是长沙,因此听到她说去长沙陪读并不感到吃惊。

    “初中就去陪读,是不是有点早了?那可是又一个六年的长征了。”顺子笑着说了起来,笑得有些尴尬。

    “也不早了,我那些朋友还有小学就到长沙去了的。现在有什么办法?我们做来做去还不是为了小孩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我家的小孩选的是在本地读初中,不过他也经常说在长沙的有多厉害,听着都有点烦了。我觉得本地会方便些吧,你考虑过在本地读吗?本地读书家长可能要轻松些吧,咱本地有的民办学校也不错的啊。”顺子谨慎地说着自己的看法。

    “我也想在本地,也想让他上好的民办学校,但上好的初中最终还是想去长沙读的。既然这样还不如初中就去长沙的好。在咱本地读书,竞争力就会下降很多,还是不放心。整天提心吊胆,干脆直接送长沙去!”小邝说。

    “初中怎么了?”顺子有点好奇了。顺子的小孩也在上初中,只是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感觉读书并没有这么难的,自己当初既没有辅导班可上,也没有多少题目可刷的,不也照样考了出来吗?

    “本来也想就近入学算了,但几个朋友都跟我说,公办学校不放心,学生管理也松懈,而且考试也少,一个学期下来也就一个期中考试,一个期末考试,学着学着都不知道什么情况了,等到发现成绩不行的时候已经放假了,越来越担心小孩的学习。放在那些学校里面担心变坏了,到时后悔一辈子的。他们那小孩一回来不是电脑就是手机,看着急都会急死去。”小邝说得有些无奈了。

    小邝这么一说,本想安慰一下她的顺子倒是无话可说了。相反地,想起那么多的家长对小孩的学习是如此的上心,他不禁内疚起来,心里想:“我当初上学时都是被家长们放养的,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些事。”相比之下,顺子觉得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