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涛云岭
繁体版

第十二章 成远调回小镇

    成远在县工商局负责的是市场巡查这一类的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沙镇的市场越来越活跃了,他三天两头就会往小镇里来了。对于顺子家是不是再请人来做工的事,顺子的爸妈可以等到成远来沙镇巡查的时候让他来给他们拿拿主意。

    提起成远,父母心里就充满着自豪,就象有了主心骨一样。这也难怪,他们两个人都没有什么文化,顺子妈只是在那个年代通过夜校扫盲学了一些文化,顺子爸好一点,解放前还上了几年小学的。

    只有成远,他是真正地学到了初中毕业,在那时已经比较有文化的人了。初中时正好在那个年代,幸运的是这个山区在那时去幸运地没有受到多少运动的影响,他才有了条件把初中读完。关于那些运动,后来顺子问过成远,成远说:“咱这山区有谁会去把些邻居斗来斗去呢?真以为吃了没事干不成?”因此山里的一直都是平平静静的。正是得益于初中的学习,后面他才能够凭着考试考进了工商局。

    成远是个很能干的人,长得又帅气,平时也喜欢动手做各种东西,有事没事就喜欢学学手艺,曾经学过编竹器,还学过做木工,学铁匠,学机修等。

    顺子妈最喜欢用来教育文子顺子的例子就是那时成远学编竹器了。

    初中毕业后,成远没上高中了。于是父母就给他找了个编竹器的师傅,让他学手艺。那时如果有城镇户口,又学好了手艺的话,等着分配个工作的时候还是有优势的。

    顺子的爸妈准备好了拜师礼,带着成远去拜师。

    顺子的爸妈给他找的师父是镇上有名的老篾匠老刘。成远拜师那时老刘就已经是快五十岁的人了,算是看着成远长大的那一辈人。因为要取竹子的原因,他就在那山脚下的竹山下建了自己的房子,平时做好了篾器到了赶紧的时候就拿到集市上去卖。刘师傅看着成远那机灵的样子,很是满意。他很高兴地收下了成远这个徒弟。

    于是成远就到了刘师傅家学习编竹器了。每天早晨他带好饭到师父家去学篾器活,晚上再回自己家里睡觉休息。

    成远在那学了好几周了,师父总是让成远削篾片,成远自己觉得学得差不多了,要求跟师父学编制。

    “才学二三周,你急什么急?剥篾片可是编竹器的基本功,你还要继续学才行。”师父说。

    那时的成远年轻气盛,非要师父教编制不可。成远觉得编竹器没有多少绝窍,师父老是要他剥篾片,更多的是想要他这个自己带饭过来的劳动力而不是想教他手艺。他已经不想再这样学下去了,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师父不好驳了他爸妈的面子,打算考一考他,治一治他的锐气。于是师父指着边上一个箩筐跟成远说:“既然你要编,那就试试吧。这些箩筐摆在这了,你自己看着编,如果编出来了,就教你编竹器。”

    成远看了看那一排箩筐,是师父这一周在编的东西,平日里他都是看着师父编的。他凭着记忆,参照现成的箩筐的模样,竟然有模有样地编好了。师父检查了一下成远编的箩筐,不好再说什么了,但并没有教他继续编竹器。

    第二天,师父找到了成远的爸妈,说:“你家成远已经学会编箩筐了,我已经教不了他了,你们把他领回家吧。”

    看师父这么一说,他们知道成远惹师父生气了。可是成远自己也不想学了,觉得那活没有前途。没办法,他们只好把成远领回家来了。顺子爸妈后来说:“师父不肯再教了,估计是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后来成远他自己跑到木器厂去看别人做木工。老肖比他大四五岁,那时刚进木器厂上班,看是邻居,老肖经常会教他一些工具的使用,木器的制作什么的。成远跟着老肖学起了木器加工,但并没有弄什么拜师的仪式,边看边学的。还别说,这木器活倒是成了成远做得最好的手艺,后来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专门的木工工具。上班之后成远在单位里找了间空闲的房子做了间小小的木工房,一边给局里修修补补,一边干些私活。甚至在他结婚生小孩后,小孩的小床,木马,桌子都是他业余做的。

    顺子的爸妈希望另外几个小孩也能象成远一样。

    终于到了成远来小镇上巡查的日子。成远照常来到了小镇,沿途巡查了一番,然后才回了家里。回到家里,他照例在家里到处看看,问问父母的工作情况与身体情况什么的,看看生产的原料,木柴、豆子、面粉以及各种辅助材料全都看了个遍,然后才停了下来。

    顺子姐去街上摆摊了,顺子妈到饭店里上班去了,大姐在忙着生产的事,两个弟弟上学去了,只有顺子爸在家里象往常一样的喝着茶,没事的时候邻居家走走、坐坐。

    “爸,我打算回来了。”成远有心事。

    “你不是已经回来了吗?”顺子爸听到这话感觉有点怪,成远今天怎么了?

    “我是说打算调到小镇来上班了。”看没有说明白,成远赶紧补充了一句。

    “出什么事了?犯错误了?”顺子爸不禁问了起来。

    也难怪顺子爸这样问的,别人都是往上一级调动,而成远却是往低一级调动。大家都认为往低一级调动肯定不是好事,有时甚至会认为是让家人很没面子的事。在当地的小镇上,都认为在外面上班、做工就是很荣耀的事,回来就是不好的事,甚至是丢人的事。

    “你到底出什么事了?没头没脑地说要调回来了。”

    看来是真的了,顺子爸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不少。

    “也没什么啦,她怀了二胎了,现在这政策你也知道。幸好她只是在厂里上临时工,还是农村户口,局是没有太深究,现在要取消她做临时工的资格。我也要做一点处理,最后我选择了回小镇来。今天回来正好跟你们二老商量一下。”

    成远做事向都有自己的主见,说是商量,还不如说是告知,因为成远早就决定好了。顺子爸知道,说什么成远也只是应着,但一般都不会听的。

    顺子爸没再说什么,不管怎么说终归是自家的孩子,想到又可抱孙子了,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他不知道顺子妈会有什么反应。只得等顺子妈回来再说。

    成远知道在这种大事上还得顺子妈说了算,这是很久以来就成的习惯。那时顺子妈有固定工资,顺子爸身体不好,又没有什么收入,说话自然份量小很多的。顺子妈决定这种大事就成了习惯。不过对顺子妈是怎么看这件事,成远倒也不担心,大不了费一番口舌绕一圈之后顺子妈照样会听他的。

    到了中午,顺子妈回来了,看到了成远,很是高兴。她心想:“回来了正好可以商量一下请帮工的事了。”

    顺子爸示意成远去跟她妈说媳妇怀二胎的事。

    “妈,跟你说两个事,一是她怀二胎了,你又要做奶奶了。第二个事就是我要回小镇工商所上班了。”已经跟顺子爸说过一次了,成远表述起来简单明了。

    听到要抱孙子了,顺子妈心里一下就高兴了起来。成远的第一个小孩是个女孩,那时在山村里还是有很重的重男轻女的风气的。顺子妈平日里跟别人聊起孙子孙女的时候,她只有提起在县城工作的儿子有小孩的时候才高兴些。不是因为是聊孙儿孙女而高兴,而是因为成远一家人在县城里上班而高兴。

    “那计划生育政策的事怎么弄了?”顺子妈在单位上班,他知道计划生育抓得严的事,听成远说到二胎的事,不免担心起来。

    “已经处理好了,说是如果生了,那媳妇就得停了工作,我就回小镇工商所上班了。”

    “那你在这工商所做什么事......”顺子妈想说什么,又欲言又止。

    “这个工商所不是一直没有副所长吗?到这里来我就有可能当个副所长了,这是局里明降暗升的做法。这事你们先不要去乱说,万一到时黄了会很没面子的。”成远知道她想问什么,继续解释了起来。

    小镇的工商所缺副所长是真的,但是不是让成远当就不一定了。成远心里想:“不管怎么样,先编着理由糊弄过去再说,以免父母们担心他。”

    “那也不错了,回来也挺好。”不知顺子妈说的是又要抱孙子了挺好,还是回来能当个副所长挺好,也可能是现在没有了以前的那种为了生活的压力,不再担心后面的生活困难而觉得挺好。这一家人以前穷怕了。

    听到这话,顺子爸长吁了一口气,不再担心顺子妈说什么了,话多了起来。

    “回来好啊,多双筷子多只碗而已。只要有人在,总会有办法的。只是辛苦你那四口子了,要挤在这个破房子里。”老人安慰着成远。

    “这个你们就不用操心了,我之前就跟工商所说好了,等回来了他们帮我腾两间闲房子出来,已经定了。小镇到家里其实也就一两百米的路程,跟住在家里也没什么区别。”

    看得出,成远之前就已经把这些事都考虑好了。

    过了两个月,成远调回了小镇,他那一家四口回了小镇了。成远回了小镇,请人帮工的事也就不那么迫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