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曹操口中的豚犬儿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韩暨

    正在刘琦几人在军营谈话的时候。

    蔡府,蔡瑁收到了蔡勋发来的书信,看完之后,顿时皱起了眉头。

    刘琦练兵的情况只字不提,要好处倒是理直气壮!这是蔡瑁看完信的感觉。

    蔡勋啊蔡勋,这才一个月,你就拜了刘琦为主公,还帮着刘琦说话,让我等和其合作行商。

    我看你是忘了自己的身份!蔡瑁心中想到。

    蔡瑁拿着信去见了父亲蔡讽。

    蔡讽看完信后笑着说道:“看来这刘琦确有能力,一个月时间就折服了德璋!”

    “蔡勋既然已经拜了刘琦为主公,以后不要再向他打听水军的事,免得他为难!”蔡讽平淡的说着。

    “父亲,我看他是忘了自己是蔡家人,他的一切是谁给的,没有家族,他能坐上军司马的位置!”蔡瑁气道。

    “为将要忠义,若蔡勋表面认了主公,背后把消息都泄露给家族,那他也就止步于一个军司马了!如此不忠不义之人,谁敢用!”

    “他不说,从其他的渠道你得不到消息吗!那我就怀疑你这家主是怎么当的!”蔡讽平淡的说道。

    “父亲,我只是一时气愤,蔡勋刚到水军一个月就已经忘记了家族的利益!”蔡瑁看父亲语气平淡,实际对自己已经不满,赶紧说道。

    “一笔写不出两个蔡,蔡勋以后发展的越好,对家族越有利,而不是杀鸡取卵,只顾眼前利益,你可明白!”蔡讽又说道。

    “你去了解下刘琦到了江陵之后做的每一件事,弄清楚之后报于我!”蔡讽吩咐道。

    “是,父亲!”蔡瑁应道。

    刚才真是一时气愤昏了头,应该先了解清楚刘琦练兵的细节,再来告知父亲。

    午时,刘琦告别了刘磐、刘虎来到了伏波军府找蒯祺。

    走之前他交代了刘磐到长沙之后寻一大将,名曰黄忠。

    根据历史记载,黄忠在两年后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已经是个不小的官。

    中郎将在杂号将军之上,诸葛亮曾经担任军师中郎将。

    周瑜担任建威中郎将。

    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

    说明黄忠此时已经有一定身份或者资历,要不然不会被直接任命为中郎将。

    黄忠在刘表麾下一直随刘磐对抗东吴太史慈,也是棋逢对手。

    只是刘表没有扩张的野心,黄忠就没有表现的机会,落了个英雄无用武之地。

    最后在刘备麾下大放异彩。

    这次招揽了黄忠,肯定要让黄忠提前绽放武将的风姿。

    这般想着,刘琦来到了正厅,来往之人都是弯腰行礼。

    少卿,蒯祺就到了。

    “见过公子!”蒯祺连忙见礼。

    “元臣辛苦了!”刘琦连忙扶起蒯祺。蒯祺这段时间在襄阳一方面接收后勤物资运往江陵,一方面又帮助刘琦招募工匠,人才。

    “我听元直说,公子练兵才是真的辛苦,我只是在襄阳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蒯祺谦虚道。

    “公子,根据公子的要求,我举荐一人可助公子练兵,就是不知道其是否愿意出仕!”蒯祺说着。

    刘琦让蒯祺坐下:“是何人!元臣只管说!”他曾经吩咐蒯祺招揽对工匠、冶铁等有兴趣的官吏,没想到蒯祺已经有了目标。

    “此人名韩暨,南阳郡人,是曾经的诸侯王韩王信的后代,父亲韩纯,担任过南郡太守!”

    “看来其也是南阳大族出身!”刘琦道。

    “确是出身望族,但是在其年轻时,其父亲被同县豪族陷害入狱,不久其父亲便去世了,后来韩暨暗地里筹钱招募游侠,杀死了陷害其父亲的人!自此名声大震!”蒯祺继续说道。

    “此人为父报仇而杀人,不失忠义,有侠义之风!”旁边的徐庶说道。

    “正是如此而闻名郡县,当时的太守赦免了他的罪行,反而举荐其为官,但是他都没有应命,一直在乡里隐居,且韩暨对算数、机巧之事颇感兴趣!”

    “袁术占据南阳后,韩暨也南下到了南郡,在襄阳附近隐居!”蒯祺说道。

    “此人忠义,有才能,倒是可用之人,我可许之伏波军兵曹官,必予重用,可掌冶炼兵器、造船,一展其所学!

    元臣,你就代我去招揽!非我不愿亲去,只是练兵职责所在,今日就要回江陵!”

    刘琦吩咐道,他今日就要回江陵,现在练兵才是最关键的,他不能在襄阳多停留。

    “诺,公子!”蒯祺有和张仲景多次沟通的经历,也知道刘琦对这些人才很是重视,不会怠慢。

    “我们水军在襄阳的军寨、还有夏口筑城皆是随时可能开始,元臣你要对各个世家的年轻俊杰,还有南下的北方士族可用之人多加留意,随时招揽!”刘琦对蒯祺叮嘱道。

    刘琦对水军打算是,在明年孙坚进攻荆州前,扩军到一万五千人以上,时间紧迫,各方面都要准备。

    “公子放心,祺必用心做事!”蒯祺应道,他已经知道了水军里几人都已认了主公,但他并不急,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以后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元臣办事,我是放心的,虽不似和德璋、元直朝夕相处,但元臣却是我最放心的!!”刘琦笑着说道。

    招募工匠、和张仲景的合作、粮草后勤保障,一桩桩的事蒯祺都做的毫无纰漏。

    “多谢公子信任!”蒯祺感激道。他也感觉遇到了重视人才的主君,心里已经认可了刘琦。

    随后刘琦、徐庶和蒯祺一起在校尉府用了饭食,也拉近了一些关系。

    又商议了和各大士族合作行商之事,让蒯祺和各家谈一谈合作。

    平时蒯祺代表伏波水军接触刘先、邓义、蒯良这荆州内政三巨头的,作用巨大。

    水军消耗很大,钱粮支持这些都需要蒯祺去沟通,要合情合理才能得到众人支持。

    并不是说刘琦是刘表之子,就可以随自己所想的要钱要粮,也需要考虑他人感受。

    而蒯祺身为蒯家人,有身份的加成,代表水军去沟通,也不至于陷入僵局,毕竟还有蒯良这个刺史府主薄在呢!

    随后,刘琦没有再停留,就到码头乘船回江陵。

    短短来去两日时间,父亲的希望、母亲的关心都萦绕在心头。

    还有水军的发展,刘琦一件事一件事的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