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曹操口中的豚犬儿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同甘共苦

    午时,军营里就开始准备吃饭。

    士兵们虽然感觉吃饭的时间和往常不同,也都没有多想。

    这时候刘琦站在军营前方高台上,下方3000多人站立。

    刘琦把用餐的规定大声地说了出来!下方一个个传令兵把刘琦的话语一句句的传至军队最后方,让所有人听到。

    “不限食量!”

    “不得浪费!”

    “一日三餐!”

    “三日一肉!”

    ................

    下方的士兵顿时沸腾了,交头接耳!有些聪慧的已经在喊“谢将军”

    “谢将军!”

    “谢将军!”

    最终所有人的声浪都汇成了一种声音。

    随后继续宣布一个月后比拼定职位!又是一片欢腾,只是一些已经是伍长什长队率的脸色有些难堪!

    不过刘琦并不在意这些混日子、靠关系当上伍长什长队率的,这些人都要淘汰到辎重队。

    刘琦看着士兵们脸上恢复的笑容,心里一动。

    上午的时候其实很多士兵都是麻木的,不知为何训练,不知为何人而战。

    制度要完善,赏罚要分明,现阶段只能先做这么多了。

    接下来,开始了真正练兵的节奏。

    刘琦和蔡勋、徐庶对其他的弓兵、长矛兵、驾船兵都逐步建立训练标准和一个月后比战的项目。

    让士兵知道以后要比什么。

    刘琦投入很大精力,每日和军队一起训练。练兵这种事,只能亲力亲为,否则最后都是为他人做嫁衣。

    来自后世的刘琦对这一点很清楚。

    只有在成军阶段为军队打下烙印,刘琦才能放心。

    刘琦吃住都在军营,其他事情都让伊籍处理,除了每隔五日给刘表写一封家信。

    逐渐地,训练强度增大。

    但每时每刻,只要士兵抬起头,都能看到站在最前方的刘琦,像一座山一样站在那里。

    刘琦身高八尺,比大部分士兵都高,风雨无阻,随士兵一起训练。

    他也获得了士兵们的尊敬,不在于他的刺史之子的身份,而在于他身为一军之将,能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刘琦手脚已经经历了磨皮,磨烂,成茧子的过程,人看起来也黑了很多。

    伊籍和石韬见到后都是一阵感叹,办事只能更加用心。

    刘琦感觉很值得,他现在沉浸在军队的壮大,和自己身体强壮的快感中。

    每日都是斗志满满。

    逐渐两周过去,接下来就要加上夜练了,现在士兵还多还有夜盲症,刘琦让伊籍为饭菜里加入蔬菜,动物肝脏逐步改善这种情况。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军营里响起响当当的歌声。

    这首刘邦的大风歌,就三句,现在军营里已经人人会唱。

    这是在训练中,刘琦发现,虽然饭食足够,并且有升职激励,但是日日操练,再加上有人受伤,很多士兵感觉不适应,会有厌倦。

    刘琦就想到了军歌,除了大风歌最简单,很快学会!

    还有屈原的战歌,屈原就在洞庭湖支系泊罗江跳江,他的事迹在荆楚大地上流传甚广。

    除此之外,刘琦宣布完成一个月训练,各项练习合格的士兵赏五斛粮食,士兵顿时爆发了更大的热情投入训练。

    乱世之中粮食最贵重,可见刘琦下本钱之厚。

    这一日,练习鼓声和旗令。

    随着鼓声,各个曲时而前进时而后退。

    蔡勋和徐庶在各自队伍中间,令旗手用旗语不断变幻指挥,下方的军侯根据旗语带着队伍行进。

    军侯能根据旗帜鼓声分辨,下边的伍长、什长、队率可就难说了。

    校场上,烟尘四起,各个队伍不时穿插。

    多次之后,才渐渐有序了起来,士兵能够听鼓而行。鼓声也是比较复杂的,通过声音大小、间隔时间、再加上铜锣指挥军队。

    士兵不知左右前后,大部分还是靠跟随和本能,平时训练时还没事。

    但残酷战斗一起,建制就会乱,这样估计得有几次战斗,死一些人才能真正理顺,这样可不行,刘琦想道。

    训练后,刘琦对蔡勋和徐庶说道:“在每个士兵右臂上绑上布条,分辨左右方向,每日训练!让所有伍长以上都看的懂旗语,听得懂鼓声,以后在教给每一个士兵!”

    “诺,公子!”他们两人已经见识了刘琦的诸多奇思妙思,丝毫不怀疑刘琦的想法了。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很多士兵都紧张了起来,蔡勋和徐庶开始对士兵进行考核。

    刘琦就站在高台上,首先是先登曲,其次是长矛兵,再次是弓手弩兵,最后是驾船兵。

    每一曲考核完,选出新的伍长、什长、队率,这第一阶段的训练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上船训练。

    此时,石韬的考功队也参加进去监督,虽然刘琦相信徐庶和蔡勋,但是制度就是制度。

    每个获得升任的都要经过石韬的确认,然后由刘琦宣布,传令兵也会喊功。

    扬其名,让整个军营都听到。

    整个流程持续了两天,才算完成,一起确不合格的也裁汰到了辎重队。

    3000人经过基层军的重新选拔,也淘汰了有200余人,近十分之一。

    中层的屯长、军侯也有了危机感,都是不敢懈怠。

    到了屯长,不光看勇力,还需要有头脑,毕竟已经指挥一百余人,刘琦打算在后续的训练中再裁汰不合适的。

    此时3000人站在台下,士兵比之一个月前何止强了一筹。

    正常的军队5天训练一次,刘琦后来都是一天训练三次,再加上吃的好,练得强,看起来都是强壮威猛。

    “拜见将军!”

    “拜见将军!”

    3000人同时呐喊,声震云霄。

    刘琦的威望已经在这3000人里树立了起来。

    随后,刘琦宣布暂停训练两日,距离近的士兵可以带着奖赏的粮食回家探望亲属。

    张弛有度,刘琦还是懂的。

    最困难的阶段已经度过了,刘琦心中想到。

    刘琦往议事厅走去,想着今天父亲的信应该到了,不知道母亲到了襄阳没有。

    上次父亲的回信已经提到,母亲和刘虎在蒯越的安排下,跟随商队乔装出城,蒯越安排人沿路也是假扮商人接应。

    希望一切顺利,若母亲已到,他也要回襄阳一次了,出来练兵已经一个多月了,也要回去了解一下襄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