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的日子
繁体版

第5章 或许纯真就是童年最好的形容词

    陈炆小的时候就有独属于自己的玩法,他喜欢折腾蚂蚁,也喜欢玩泡泡。单独抓了蚂蚁放在手上把玩,或者用一个吸管,一杯洗洁精、洗衣粉配的泡泡水就能一玩一个下午。

    有这么一个规律,每当你去了一个陌生的新环境,那里的第一个星期的时间是最慢的。

    不知道怎么解释,举个上学的例子,当暑假或者寒假刚开学,你肯定是想盼着周六周日的双休,可是第一周总是过得特别慢,然后好不容易盼到了。之后下个星期你会发觉下周的周六周日比刚来第一个星期的周六周日来的快。

    之后你不在意了,或许盼的欲望没之前强烈了,周六周日很快就来了,甚至下一个假期也很快。

    陈炆就是每周这个盼的,到后面甚至“装作”不在意,利用自己以为的漏洞去算时间。又是一个双休,陈炆拿着自己做的泡泡水,一个吸管上了平房。

    陈炆现在住的家是买的四舅的,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于是四舅便宜卖给了陈炆家。

    是一楼,有院子,有平房,平房就是前面的门面房的楼顶,门面房是只有一层,门面房外面则是街道。

    说是家属院,其实更多的是旁边的房子都是家属院。以前,当陈炆的四舅还在这里住时,在原来处于家属院里面的那个门被小偷撬开了,家里当时丢了很多东西。

    后来因为陈炆的四舅妈有阴影,就找人把那个门用水泥给封着了,然后把院子前面的一个门面房的后墙打掉,跟院子连到一起。门面房的卷帘门换成了防盗门,所以在街道的那个门就成了大门。

    于是陈炆的爸爸在院子里焊了个梯子,可以上到平房,那里是陈炆平时玩耍的地方。

    陈炆像往常一样,先在一块地上浇点水,然后在别的缝隙里或者台阶上找到几只小蚂蚁,把它们放在水上,然后吹泡泡“封”住它们的去路,于是蚂蚁就会在那里四处寻找出口,有的可以挣脱泡泡的张力然后到达下一个泡泡里。

    就这样,陈炆玩到天黑,直到妈妈喊他去吃饭,他才依依不舍的放下气泡下去。

    不只是泡泡能玩那么久,陈炆记得当时自己在校园报上看到贫困地区的人有些喝不上水,甚至吃不饱饭,他认为自己是通过报纸得到的消息可怜别人,于是去陈婧屋里找到她的画本,自己拿着铅笔,在上面涂涂画画,类似于帮助这些人的“涂鸦”。

    彼时的陈炆并不会写字,但他画完画始终在纸上写着自己认为对的字,写完后还不忘拿给母亲看一下,在母亲夸奖完自己心满意足的笑了。

    然后爬到平房把纸扔下去,随风而飘,当时的他认为这样子就能让别人看到,从而得知这些消息去帮助那些贫困的人们。

    零四年的陈炆家还是比较穷的,没有电视,没有电脑,但是在幼儿园旁边有个小卖部,小卖部的老板娘跟陈妈妈关系不错,于是陈炆经常去那里蹭电视看,在那时,一个黑白小电视真的是一个小孩观看外面世界的最好媒介。

    陈炆跟张里天算是幼时彼此最好的伙伴了,甚至他们都在一起看过对方的尿尿能力。

    但是有相识有重聚就会有分别,幼儿园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不光张里天和陈炆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就连各自的母亲都成为了朋友。

    在分别之际,陈炆和张里天哭的稀里哗啦。或许小孩过几天就忘了,他俩也确实如此,但是长大后模糊的记忆虽然只记得彼此的名字,但在回想时嘴角会不自觉上扬。

    陈炆从小一直都很懂事,跟陈妈妈的教育也有关系。他听到过张里天家的事,张里天有个妹妹,他妹妹先天性耳聋,因此从小他妈妈就有点忽略他。

    耳蜗在当时特别贵,因此他爸妈经常去外地打工,他妹妹由他奶奶照顾,他奶奶又不是重男轻女的老人,有的只是可怜这个天生就遭罪的孙女,因此每每看到张里天他都在沉默着想事,只有跟他说话时才回应,或者就是比尿尿的时候特别开朗……

    刚入学的时候出过一次事,就是当时老师放在盛饭桌上的零钱不翼而飞,虽然丢的不多,只有一两角,但是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老师对这个事追究的特别细。

    于是受不住压力的张里天主动向老师承认了,是他拿的钱,他只是想让妈妈回家看看自己,他认为老师拿着这些钱能买东西,那么这钱也一定能买耳蜗。

    小孩子对于偷东西这件事意见总是很大,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这跟放火等是同一级别的“大罪”。

    于是很多人下意识的疏远他,陈炆就是这时候跟他认识一起玩的,因为他觉得,排挤别人就是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