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假千金才是真首富
繁体版

第 74 章 还能怎么办呢

    “小暖,你真的有办法吗?”福宝等她们俩走了后,一脸关心地走过来。

    她已经为这事忙了一个多星期,电话没少打,也不断约人,一一去上门拜访。

    每天都早出晚归,在公司里都难见到她人影。

    他也很担心和发愁,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也不知道该怎样跟德伯说才好。

    “不知道。要是实在不行,那就自己消化了。”温暖两手一摊,很光棍地说着负气的话。

    “自己消化?我们怎么消化啊?那是好几吨布,差不多半个小仓库。就算是一辈子,你也穿不了那么多衣服吧?更何况布料放久了也不好。难道你还想开一家服装厂不成?”福宝真的是愁死了。

    他都不知道她怎么还能笑得出来的。

    温暖可不知道他在吐槽自己。

    她在想福宝的话。

    开一个服装厂是不可能的。虽然地是现成的,但厂房没有,人手也没有、销路这些通通都没有,全都要从零开始。其中的难度不比解决眼下的困境简单。

    不过开一个工作室未必不可以。

    比如像后世,那种私人的高订工作室可赚不少,还名利兼收。

    就是现在,据她了解,像顾太太那种自持世家传,极具小资情怀的人,穿的就是找那种有手艺传承的老师傅量身订做的,而不是流水线出产或在家自己踩缝纫车缝制的。

    她完全可以走这种服务有钱有地位的人,走高订路线。这既不会对陈老板他们这些传统的服装厂造成不良的影响,不会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积攒人脉。

    各式各样的布料,五花八门的配件,她这通通都有,缝纫车也有,就连工作室和百货专柜,等百货大楼落成后,也有。不需要从零开始。

    现唯一缺的就是人才!懂这行,懂服装,会设计的那种天才!

    从‘温暖小食店’开始创业,一直到现在,温暖发现自己最缺的,除了钱之外就是人才了。

    如今,她手上一共有二十多名员工,但真正从人才方面招揽进来的就只有马东一个,而且这一个还是以挂职的形式,作为一个顾问来存在的。

    其他人都是因情势所需,迫不得已,硬着头皮接纳的,然后自己再从零开始,手把手地教出来的。

    这种做法放在现在却不适合了。

    一是公司的发展不能等。不能像以前一样,公司和人都是同时起步,一共成长的;二这波及到专业的领域。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一项是她做事、做人的原则。

    所以唯今之计,就是想办法找专业的人合作。

    新的想法一出来,温暖就觉得异常精神,浑身都是劲,脑子就开始高速运转,停也停不下来。

    设计师,一定要有自己的设计师,而且这人必须是自己人,TA的利益得和自己的利益是捆绑起来的,且价值观也要一致,必须要有共同的目的和理想!

    温暖掏出随身的小本子和笔,沙沙地记下自己刚感知到的思绪。

    她的眼睛亮得闪人,感悟来了一个又一个,手上的笔也没停过……

    “高订不能走批发或批量地去做,不像工厂那样,需要去推销、大力地推广,扩大市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把名气打出来,推广开来,然后让客人找上门,要和工厂反着来。

    百货公司也要推广。这两者能不能结合在一起呢?”温暖咬着笔头,绞尽脑汁地想着。

    ……

    温暖看着自己存折上的十来万,心中有了一个不太确定的想法。

    这十来万,她本来是想买小轿车的。

    创业初始,她就立志买车的。

    现在她三两天的就要出差,老骑着个摩托车,也不太好。头发都被吹得乱七八糟的,一点形象都没。

    更何况她当年还豪言壮语地和顾凡说过,要买一辆张老板那样的车子,以后开着小轿车去接他。

    然而要买进口车,不说车身价不便宜,光是关税就要百分之两百。

    她打听过了,张老板的车子,落地价后要七八十万。

    这个价格她真的是无法承受,简直就是背了一幢百货大楼在身上,开起来的话,都会有很大的负担。所以温暖不会考虑了皇冠这款日系车了。

    她看上了另外一款,一款叫桑塔纳的车。这车只需十来万就能到手。

    温暖已经偷偷地把驾驶给学会了,也找人问过几遍,打算年前就把车子定下来,到时候回去过年、百货大楼开业接待客人什么,有个车也方便,形象方面也会好点。

    毕竟自己现在算是个小名人,外人都称一声“温老板”或“温暖姐”,有个车也能称身份。

    不过,现在这笔钱就拿去做更有用的事吧!

    毕竟要是处理不好,她这个“温暖姐”、“温老板”估计就要被人笑掉大牙了。

    第二天,温暖又去了一趟陈老板的厂。

    不过这次她找的人不是他,而是他下面的设计师和设计师助理。

    ……

    “你说要赞助我们学校的服装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省职业技术学院的李老师推了推眼镜,一脸怀疑地看着她。

    “是的,李老师,我是张梅的朋友,我们在张氏制衣厂认识的。我多次听她提到过您,说多亏了您,她才有今天。

    她说她家里人都不支持她读服装专业,都想让她去念师范。

    每次学校里要交作业的时候,她都没钱去买布,都是您偷偷地支助她。她说他们班上,这种情况不少。好多同学的学里人特不支持他们学这个,他们都是凭着热爱来报考这个专业。”温暖半真半假地说着,努力地想拉近和李老师的关系。

    “是啊。我们这个专业,是学校里人数最少的一个专业了!

    读服装设计这个专业的,大多都是女孩子。有条件能考上中专、能考到我们学校的,成绩都不会差。但一般的家长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去师范,毕业以后好有工作分配,不用愁。

    不像做服装的,毕业后除了回去当个小裁缝就是进工厂,去服装厂打工。”李老师对张梅这个学生很有印象,也十分感慨地感慨。

    他自己也是这样过来,也是因为热爱这个专业,才会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