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求道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夜闯县衙

    周成最终还是含泪收下了长刀,宛如一个新得到玩具的孩童般,开心的跑到院中练起了刀法。

    刘显则起身回屋修炼了。

    很快一下午时间便这样过去。

    晚上,两人坐在一起吃饭时,刘显突然冲着周成问道:“你怎么对于社会,了解的这么清楚。”

    周成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道:“不瞒公子说,有段时间我特别想要成为君子,因此将家族中关于君子的书籍,全都看了一遍。”

    好家伙,感情周成还是个爱看书的高级知识分子啊!这从外表完全看不出来的好吗?

    “难怪,那你把你所知道的这些,挑些重点部分也跟我讲讲吧,如今身在江湖,我也想多了解一些。”

    对于刘显,周成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的,顿时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谈兴一起,话匣子便有些止不住了,两人从君子聊到社会,又从社会聊到整个江湖,最后甚至指点江山,说起了整个大汉王朝的兴衰历史。

    某一刻,外面传来了打更人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

    刘显这才发现,时间已经接近亥时了,是时候再去趟县衙了。

    于是他开口对着周成说道:“哎呀,晚上吃的有点多,我出去消消食,你白天只顾着联系刀法,都没怎么修炼武道,就待在家里修炼吧。”

    周成不是傻子,这么蹩脚的借口,自然不可能骗过他,心中大概也知道刘显是要去干什么,于是并未拆穿,开口说道:“我跟公子一起去吧,一个人走夜路容易遇到危险。”

    对方毕竟是六品强者,周成又怎么可能放心让刘显一人前去,自己虽说没用,关键时候为公子挡几刀还是不成问题的。

    然而刘显却不打算带周成一起去,他有【君子一言】在身,速度并不比六品强者慢上多少,就算到时打不过,一个人逃起命来也很方便。

    带上周成,反而会多个拖油瓶,事实是这样没错,但话一定不能这么说,不然那就不叫君子了,而是铁憨憨。

    于是他半开玩笑的说道:“我就是在这附近走走,能遇到什么危险,你就搁家里带着吧,我很快就回来。”

    刘显不同意,周成便也没再坚持,目送着刘显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想了想,将院门反锁,偷偷跟了上去。

    锁门时,还能听到他自言自语的嘀咕声:“哎呀,我晚上吃的也有点多,出去消消食,应该没毛病吧?”这边刘显摸着黑来到了县衙。

    有时候,想知道一个地方的繁盛与否,从民众的夜生活也能看出一二。

    王都附近的几座城池,虽然比不上王宫中那样,整夜点着火把,将大半地方都照的透亮,但几处烟花柳巷之地,烛火之光,还是能照亮城池一角的。

    再看吂山县,街上别说火把了,连个鬼影都没有,若不是白天才刚走过一次,脑海中还有些记忆,刘显怀疑自己别说杀郭顺了,能不能走到县衙都是个问题。

    可让刘显心惊的是,县衙门口,亮着烛火。。。

    开个玩笑,民众们如果有紧急案情需要处理,便会前来击鼓报案,因此县衙门口有烛火亮光,实际上再正常不过了。

    刘显随意找了处墙头,便一个借力纵跃翻了过去,开玩笑,前天晚上他连城池的城墙都翻过,区区县衙的院墙又岂能拦得住他。

    七品武者的身体素质,已经开始有些超脱人类范畴了,城墙上到处都是借力点,阻挡普通人还行,想拦住这个等级的强者,简直是痴人说梦。

    因为白天早有打算,他起先便有特别留意县衙中的地形,一路轻车熟路的来到前堂,远远的刘显便发现前堂之内,此刻也是灯火通明。

    心中一声咯噔,或许是白天自己的异常,已经让郭顺有了防备,然而既然已经来了,刘显并未打算就这样回去,依旧不紧不慢的朝前走去。

    还未近前,便听见一道声音:“来了?”说话的正是县令郭顺。

    他端坐在县令高台之上,神情毫无波澜,对于刘显的到来没有半点意外,身后站着那位名为葛大志的师爷。

    刘显走入前堂后,发现此处只有他们二人,心中略微松了口气,倒不是他害怕被那些衙役围攻,有【君子动口不动手】傍身,同阶以下的人,对刘显来说注定毫无威胁。

    从白天程三的反应来看,他们对于县令郭顺的所作所为,似乎并不知情,若是他们在此,万一动起手来被误伤,刘显心中不免会升起一些负罪感。

    既然被发现,刘显索性也不装了,从旁边搬来一张椅子坐下,有些好奇的问道:“县令大人似乎很早便等候在此,你是如何确定我会来的?”

    郭顺认真的将刘显从上至下打量了一番,似是在确认着什么,半晌,这才开口说道:“我也不确定,只是试着等等看,没想到你真的来了。”

    说完,不等刘显开口,再次说道:“我认识你,蜀国大王子,刘显。”

    突然被点破身份,刘显虽然面色依旧镇定,内心却早已翻起惊涛骇浪,他突然想到,这件事会不会从一开始,便是针对自己布的一个局。

    无怪他谨慎,才刚出王宫第一天,便冒出了那么多的人想杀自己,如果再不谨慎点,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郭顺似是看出了刘显内心的想法,开口说道:“大王子别误会,我并非世家之人,不然也不会被排挤至此,之所以认出您,也是因为当年在名人堂上学时,有幸在蜀王身边见过您一次。”

    “不过这些年不见,大王子殿下的变化可真大啊,大到我这样过目不忘的人,一时间竟都没有认出您。”郭顺感慨着说道。

    刘显撇嘴,不以为意的开口道:“你毕业离开名人堂几年了?”

    郭顺回忆道:“该是五年六个月零十三天了吧。”

    “呵呵,五年不短了,你都摇身一变,从一个刚毕业的名人堂太学生,变成了肮脏社会的一份子了,我这点变化又算得了什么?”

    即使早就料到刘显有所察觉,可刘显如此突然的揭穿身份,还是让郭顺面色微变,有种自己小心紧守的秘密,突然被公之于众的紧张感。

    毕竟社会中人,在这个世界,是见不得光的。

    他神色之中,带着些许的恼怒,指着刘显说道:“你个竖子懂什么,若不是那些世家大族苦苦相逼,我又怎会走到今天这种地步。”

    “呵,呵呵,也对,你生来便是大王子,又岂会明白我们这些底层人的心酸。”

    紧接着,郭顺的情绪越来越不对劲,像是多年压抑在心底的怨气终于泄洪,又像是被人揭下面具后的释怀,总之,他滔滔不绝的开始诉说这些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

    “刚毕业的时候,我也曾身怀雄心壮志,也想凭借五年寒窗,佑一方百姓平安。”

    “可我并非世家之人,即便跻身名人榜前十又如何,最后也不过是被分到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地方,做了个七品县令,即便如此,我初心未变,依旧在想着为百姓谋福祉。”

    与前世历史不同,这一世十二诸侯王的权利极大,拥有任命属国所有官员的权利,然而蜀国的文官集团,几乎被殷、北、周、诸葛四大二流世家把持着,即使是蜀王想要任免官员,也需要经过他们的同意。

    “可那些世家之人,简直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畜生,一年时间啊,我才刚当上吂山县县令一年时间,我的那位顶头上司,流曦城的郡守大人,便要我私下里送他一万两白银,否则这个县令,他便要交给自己的小舅子做了。”

    “他那小舅子是什么人,一个连一天学堂都没上过的废材。”

    “我辛苦治理了吂山县一年,这才刚有起色,又怎么忍心自己的心血,毁在这样一个废材手中?”

    刘显冷笑着说道:“所以你便勾结社会,开始向商铺收取保护费了?”

    “是又如何,至少这样,普通民众的生活可以不受影响。”

    不得不说,郭顺不愧是出自名人堂的高材生,从一开始,便将目标锁定在那些稍有资产的商人身上,并没有对普通民众下手。

    一来普通民众只有一亩三分地,收入有限,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二来他所收取的保护费,也并不是一味的在所取商户身上的财富。

    从许平老大身上便不难看出,他们在收取保护费的同时,也保护了酒楼的日常经营,避免了有人在酒楼中闹事,就连许平他自己,当时也没敢在酒楼中对刘显大打出手。

    虽然有点强买强卖,但商人们迫于社会压力,也只能如酒楼掌柜的那般被迫妥协。

    然而这种妥协注定只是暂时的,如今大家还能和谐相处,一来是因为一个月十两银子的保护费,还在大多数商人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二来商铺中没人闹事,确实省去了他们一部分经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