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东西
繁体版

6:福神的考核之路

    某座山上,方成站在山巅,遥望着脚下的城池,城头上空,福神不断飞来飞去,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神仙也不差。

    福神将此城当做自己建立信仰的第一个地方,不断的显出神迹,帮助百姓获得幸福,可看了好几天,方成逐渐有些皱眉。

    原本福神帮忙的都是些良善之家,三代行善的人三脉单传,如今儿子都三十多了,还没个儿子,福神到来帮忙,小媳妇总算是怀上了,破败的行善之家,因家道中落而导致儿子没盘缠上路,福神到来,盘缠拿了,进京赴考去了。

    福神的事迹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在这座小城里传开真神仙,当地百姓自发为其建起了庙宇,可怪就怪在,福神的第一把火,烧的有点旺盛。

    本是帮助些许良善之家,知错就改的年轻人没错,可那些坏到骨子里的家伙,福神照样帮,这就很纳闷了,结果到了现在,小城里聚集满了方圆百里的恶霸混混,搞得这个城池不得安身。

    此事又因福神起,城内人人从尊崇到谩骂,让他这个大忙人,放弃了寻神的路途,专门来观察,这一看,方成差点没忍住用打神鞭把福神打个半死。

    干的都是些什么事啊,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封错了,应该让他做糊涂神,而不是福神,心里没点把握的,什么人都帮。

    “福神,速来见我。”

    嗖

    一道红色光芒从小城上空激射而来,在近前化为一身着红色官袍的福神,福神抱拳作揖行礼,满面红光,看来近日来过的不错。

    “福神参见天尊,不知天尊唤小神来所谓何事?”福神喜气洋洋的对着方成问道,却是最近,信仰自己的人越来越多,让他高兴了好久,到现在想想,还乐呵着呢。

    “福神庙宇初建,本尊该道贺才是,可看福神行事,本尊想问一句,何为神?何为人?”方成眯了眯眼,看着福神问道,心中却有考考他的意思,生而为神,那能随着自己的喜好去帮衬世人,神也不是万能的,将人的惰性给培养上来了,日后事事靠神,不知长进,与养猪何异?

    “神,统御天地之权,为天地正神,当为黎民万物百姓谋求幸福,福神,便为了世人谋求幸福而生,小神谨记本心,不敢遗忘天尊教诲,

    人,万物之灵,七情三魂驳杂,人心叵测,最为复杂之物,天尊有所不知,小神虽贵为福神,可却因为信仰不够,迟迟无法修成神目,哪怕知晓其中道理,

    可为了一个恶霸,两个混混,耽误了正经人家求神,小神也是无奈,故而应允,作威作福者,小神皆会一一与他们清算,请天尊明察。”

    福神眼珠子转动,心中寻思着,天尊不会无端的问自己这些,近日来的谩骂有所耳闻,心中思索一二,便明了,天尊这是兴师问罪来了,可自己也有所苦衷,故而道理也说,自己的苦衷也说。

    方成愣了愣,自己确实不曾想过这个,想了想,确实是该有此事,沉吟一二:“罢了,为神者,当为百姓谋求幸福,可你的方法,你认为是对是错?”

    方成无奈,福神不仅这点问题,不然他也不会专门而来。

    “百姓求子,便施舍其,百姓求财,便给予其,求得丰收,也给予其,小神自问无过,百姓所求,皆应允。”福神思索再三,也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明明做的很好啊,那些求自己的人,现如今一个个高兴的很呢。

    “唉,眼见为实吧。”方成叹息一声,带着福神,化为流光入了城内,化为俩老翁,福神不明,却也仔细跟着,不知天尊要如何做。

    方成走到一处农户家,只见其人进进出出,挑担背米,好不气派,俨然一副大户人家的做派,主人站在门口笑容满面,幸福无比的让众人手里麻利点。

    “小哥有礼了,不知小哥做何生意,怎的买得起如此贵重之物。”方成上前搭话,礼貌有加的问着中年男子,只见男子衣着华丽,却是满脸腮胡,脸上菜色明显,怎看都不似是富贵人家,倒像是老农忽然暴富了一般。

    “这位老翁有礼了,在下姓唐明徐正,说来老翁恐怕不信,数月前,我还是一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家汉子,可某天,我梦到福神,说要给我幸福,我三十多了,还没个媳妇,家徒四壁,就求点财物,福神应允,第二日,在我家地里,挖出真金白银细软,故而操持家业,迎娶媳妇。”唐徐正满面红光的笑道,见老翁衣着不凡,也不敢怠慢,可眉宇间的傲气,难掩的很。

    “原来如此,这位福神倒是一位真神,但古语云,坐吃山空立地吃陷,这真金白银若是花完了,公子又不肯下地去,又该如何是好?”

    “怕什么,福神百应百求,我可是花费重金,为其塑了一威武神像,气派的很,不愁不愁。”唐徐正摆摆手,丝毫不在乎,没了再去求便是,却是不知眼前老翁在说些什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不该啊,公子既然有了家财,有手有脚,不该靠自己去维持幸福,何必再去找福神呢?”福神呆愣当场,这跟自己想要的不一样啊,为何会想到,钱财没了找自己,那日后岂不是少了点什么都求自己来?

    “能求神干嘛让自己去受苦啊,三根香烛纸钱,能有几个钱,不说了,我还得忙着去给福神请个福神娘娘回来。”唐徐正丝毫不在意的笑了笑,叫来下人,朝着屋子里忙活去了,徒留站在街上呆愣的福神。

    “天尊,等等我。”福神见方成转身便走,连忙快步跟了上去,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看着天尊淡笑的脸,心中的疑问却如何也说不出口。

    方成又走过几条街,来到一家小户前,福神看着这家小户,心里松了口气,总算没有那么气派,记得这家,求自己的是个失去丈夫的小媳妇,养着满月不久的孩子跟七十多岁的婆婆。

    砰砰砰

    “二位是?”听见大门被敲响,屋子里的主人开门来,是个头缠着白布的女子,不过二八年华,看着门外俩衣着不凡的老翁很是疑惑。

    “姑娘好,我跟友人乃是过路人,饥渴难耐,故而来讨杯水喝,还望施舍一二。”方成作揖对着女子说道,却是为难的很。

    “二位稍等,我去禀报一声。”女子说着,便关上大门,转身便骂道:“原来是两个臭要饭的,我还以为你们穿着不凡,是过路的大户人家,没想到却是要饭的,

    真是晦气。”

    女子骂骂咧咧的入了内屋,坐在床上吃着鸡蛋的七旬老妇看着儿媳妇骂骂咧咧的忍不住问道:“咋地了,这么生气?”

    女子将事情说了一遍,老妇人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是吃过苦的人,如今日子好起来了,反倒是嫌弃了,看着儿媳:“小珍啊,咱们家以前家徒四壁,逢年过节没个钱财买东西过节,靠着邻里帮忙,才能勉强活了下来,如今我们日子好了,不能忘本,你就给两位过路人打点水,再给他们熬点饼子,出门在外的都不容易,能帮则帮。”

    “哼,你知道现在粮食多贵了,就以前给的那些,我全还给他们了,前几天还来个想借钱的,一概没有,这都是我去求福神爷得来的,福神爷见我生得端庄,才给的,你别多管闲事,吃你的鸡蛋。”

    阿珍面色狰狞的骂着老妇人,末了将头上的秀发捋好,对着铜镜照了又照,美滋滋的回房间去了。

    方成与福神在外头站了半个时辰,也没看到那位阿珍来送水,却是将其内发生的一切都听在耳朵里,笑而不语的看着脸黑的福神,摇摇头,继续往前走。

    从城西走到城东,多数都是受到福神帮衬的乡亲们,却一个个不忍非常,没人肯给二人哪怕一点水喝,直至落日,二人回到附近山上。

    “有何感想?”方成看着落日余晖,语气平淡道。

    “人心险恶,小神明白了,日后赐予幸福,必定谨慎万分。”福神垂首叹息,却是帮了许多忘本之人,这些人,连一滴水都不肯给他福神喝,却嘴上说着要拿好吃好喝的孝敬福神,多么的感恩戴德,让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帮的都是些什么狼子野心的人啊,连他财神都被这样糊弄。

    “哈哈哈,福神啊,你还是看不明白啊,幸福如何得来?”方成却是笑了,这福神有点傻,却还是不明白此中真谛。

    “罢了,你若能参悟得透,这个福神还是你继续做,参悟不透,本尊也不想你我缘分一场,让你投个好胎,安享富贵晚年。”方成摇头叹息一声,留下一句话,身形慢慢化为虚无消失无踪,刹那间便消失在此地。

    噗通

    福神却是一屁股吓的坐在了地上,却是知晓,天尊所言不是假的,心中惊恐非常,对那些凡人们更是恨得牙痒痒。

    “天尊这么说,定是有其中道理让我明白。”福神惊慌失措了一会,便定下心来,仔细回想起来,天尊话中虽带着警告的意味,但更多的则是告诫,仔细想来,走过这么多家,兴许答案便在此处,施施然返回去。

    此后,小城里的福神爷,似是不灵了一般,无论怎么求怎么祭祀,都不再见的福神爷显灵,世人皆道,福神爷走了,看不惯此处。

    半年后,唐徐正被赶出了家门,原来是自己老婆跟别人偷奸,夺了他的家财,害了他的老母,想去报官,也因为知县收了人家的钱财,无奈,只得沿街乞讨,隐姓埋名,远走他乡。

    再后来,街上有个疯婆子,蓬头垢面,披着一件衣服,逢人便喊,福神爷来娶我了,福神爷来娶我了,疯疯癫癫,数个月后,无人知晓这个疯婆娘哪里去了。

    三年后……

    小城内流传着这么一段佳话:福神上任三把火,不知人心善难寻,金枝玉叶得来易,贪念一起方求神,遥问天尊从此过,福神天尊相同行,路遇唐家问询之,言明无财便求神,再遇阿珍讨水喝,与婆相对粮食贵,自此天尊失心意,福神远走他乡去,要问神也问己身,有手有脚求神难,但得一颗善良心。

    却是此后,福神庙愈发的香火鼎盛,可福神不灵了,没以前那样,有求必应了,这段佳话,便铭刻在福神庙左右大柱子上,以此来警告世人,幸福,是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的,而不是烧香求神便可。

    却道那福神,与天尊辞别后,化为老翁,常年行走乡间,那些贪得无厌,没有一颗感恩心的,都一一受罚,唐徐正最后惨死在河谷上,阿珍则疯疯癫癫的误打误撞掉进了无底洞。

    “天尊深意,小神明白,却是幸福不是靠福神来赐予,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来获取,小神动得了,拜谢天尊教诲,小神定当秉承己心,为天下人谋福。”三年后的某日,福神感激流涕,对着天尊离去的方向拜了又拜。

    却是明白了那日天尊带自己去看的宅子的情况,却是自己不分好歹,只想求着信仰增多,却忘了身为神的责任,却是一时糊涂,今朝得天尊教诲,方才明悟,何为福神,却是感激涕零。

    福神庙虽然不灵了,不再赐予财物以及所求之物,却在冥冥之中,福神保佑着那行心存善念,知恩图报之人,达明事理之辈,后来本县走出去的新科状元郎将此事报予当朝天子。

    又得大学士推荐,此段佳话,便被记录在内,福神也得王朝祭祀,故而昌隆无比,因此位列仙宫,是为仙神,颇为不凡。

    而福神,依旧没忘记本分,不敢懈怠,勤奋为世人谋求福利,却是记得自己生而为人时,那些苦难与难忘的记忆,恰逢新君登基,乃是一位明主,仁厚无比,爱民如子,在其助力下,新朝迎来第一个盛世,当朝大学士皆道,此乃福神之恩,却也有人说,此乃天子贤明,尊能臣,远小人,才让天下得此殊荣,故而福神信仰,扩散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