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源起录
繁体版

第十六章 多心无经

    猪八戒挑着一担行李,牵着白马的绳索,玄奘骑上白马,孙悟空肩担着一根铁棒,在前面开路。过了几天后,路上,当孙悟空喊饿时,便迅速地往前不知踪影,过了一会儿,他便提着长满野果的树枝。玄奘见了,心里有些生气,便问:“悟空你就不能带点斋饭回来吗,老是吃野果,你的身体是棒棒的,我怎么能经过这野果的层层堆叠,让我的肠胃不停地冒泡,时不时地从屁股后面跑出来,我有时会感觉,是我真的拉屎了。”此时猪八戒也随他附和着:“对呀!猴子,我老猪倒是无所谓,你可千万别把师父他老人家的身体给整坏了!”

    孙悟空没好气地说:“你们倒是悠闲自在,还挑三拣四,好!好!好!你们嫌弃,我不嫌弃,有本事你们自己去化斋,且不说方圆几里有没有人家,就算是有,那人家有没有吃的还不一定呢!我化斋的过程中,就看见了一家人因为没有吃的,被活活饿死。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玄奘好像心领甚会地点点头,而猪八戒却好像什么也不知道,在哪里说:“猴子,你说这是为什么,他们怎么会没有吃的呢!一家人,再怎么也会有人种地种粮食吧!”猴子笑着说:“对,他们是会种粮食,但他们种的粮食大多数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因为他没有种自己的地。”猪八戒此时倒笑了起来,说:“他们这样愚蠢吗?非要跑去种别人的地?”孙悟空说:“你以为他们不想种自己的地,他们那是没有自己的地。”猪八戒不解:“他们怎么会没有自己的地呢?”孙悟空想要回答,却停止住了。

    时间好像在此停止,玄奘他们个个都不动弹,而这时,草丛里出来一位公子,只见他在他们面前施了一通法,几个人的眼神忽然变得呆滞起来,从他们的眼神中感受不到时间的流动,待施法完闭后,公子便快速地飞走了。

    玄奘看见孙悟空带回来的野果,心中不惊感觉自己有些生气,但很快烟消云散,对孙悟空说:“悟空你这么快就回来了,我看看你带回来的野果好吃不好吃。”孙悟空把野果递给玄奘,玄奘咬了一口,脸上带着酸楚的表情,却依然赞不绝口,说:“真好吃!八戒你也快尝尝,真甜。”他的口水不停地往外流。八戒起初还有些怀疑,但见师父这么说,也忍不住想要尝尝鲜,然后一口把一个野果咬进嘴里,当果汁触碰到他的舌头,他才知道自己被玄奘偏了,但看见孙悟空还没有吃,便忍住,含糊不清地说:“真好吃呀!真甜啊!”

    孙悟空见到他们的样子,很是无语,便说:“你们搞什么呀!我摘的是野酸梅!你们觉得很甜吗?”他们见孙悟空这样说,便迅速地把嘴里的东西吐出来,猪八戒说:“你这个野猴子,怎么不早说,害得我白白浪费掉这么好的演技!”孙悟空说:“你们也没问我呀!这是什么,拿起就往嘴里送!我这里还有其他果子,你们要尝尝吗?”孙悟空从身后拿出几个桃子,猪八戒想吃,但又害怕是孙悟空的把戏,便说:“你先吃吃看,看酸不酸!”孙悟空便把桃子抹干净,然后咬了一口,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这桃子味道不错,于是猪八戒拿过孙悟空手上的桃子,然后递给玄奘一个。猪八戒咬了一口,这味道确实不错,比那酸梅好多了,然后,大快朵颐。玄奘见猪八戒这样,也就放了心,然后也吃了起来。事后,玄奘坐在行走的白龙马身上,肚子不自觉得疼了起来,他只得在一个草丛中将就一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孙悟空出去化斋,总会带一些野果回来,实在没有办法了,玄奘才会吃那野果,他应该在想,摘野果,恐怕就是猴子的天性吧!

    又过了十多天,他们行过乌斯藏界,猛抬头见到一座高山,玄奘被这山威慑住,便勒停住了马,叫住孙悟空和猪八戒,问他们:“你们知道这里是哪里吗?”他们二人不知,连忙摇头。这时,一位小和尚从山上走下来,看见了他们,就连忙赶到他们面前,向他们行礼之后,问:“你们是要去西天取经的和尚们吗?”玄奘说:“我们是要去西天,不过不是……”还没有等他说完,那个小和尚就说:“那好!你们随我来吧!我们家禅师要见你们!”玄奘说:“我们可以不去吗?”那个小和尚说:“难道要我们家禅师亲自下山来见你们吗?”玄奘想了想,然后便叫住他们一起上山。

    从小和尚的口中得知,此山名为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不知是什么原因,乌巢禅师而今只收了小和尚一名弟子,小和尚很是感动,认为乌巢禅师是因为他所以才没有收其他弟子,应该是要将他作为唯一的传人。小和尚是这样认为的。

    玄奘问小和尚:“你家禅师如今高龄几何呀!”小和尚说:“我不知禅师高龄。”玄奘又问:“你是怎么拜他为师的?”小和尚说:“我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天,我被禅师赐予法名之后,我就听禅师的吩咐。”玄奘问:“那你想不想知道,我见了禅师,可以帮你问一问。”小和尚说:“不用了,我现在只想做好作为禅师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弟子该有的表现。”玄奘说:“那你真幸福,这样就满足了,但是我不会感动满足。”玄奘看见孙悟空和八戒,“我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玄奘他们来到禅师打坐参禅的地方,禅师有一点老,他的胡须皆白。禅师在一棵大树下的一个巢穴里,巢穴的尺寸正好与禅师的尺寸相合,不知是天然形成的还是禅师自己挖的。虽说大树被挖了一个巢穴,但依然挺拔,高高在上。禅师见到他们来了,出了巢穴,来到他们面前,向他们行礼,玄奘也回礼。禅师让小和尚出去,说他们有要事,不方便让小和尚在旁边。

    禅师说:“圣僧远道而来,小僧这里蓬荜生辉!”玄奘说:“禅师如此,便是说笑了,不知禅师让我等前来,所谓何事!”禅师说:“你可知西行之路远矣!只是路多虎豹难行。”玄奘殷勤致意,再问:“路途果有多远?”禅师说:“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佛祖让我在这里等你们,传授你们《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玄奘问:“不知这经书是个什么内容呢?”。禅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此时唐朝法师本有根源,耳闻一遍《多心经》,即能记忆,至今传世。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玄奘记熟之后,不解其意问:“禅师所言,这多心经有什么用途。”禅师说:“有什么用途,可避免被妖魔鬼怪所迷惑,不受到他们的伤害。”玄奘说:“单凭这经文怕是不够,好在还有我那几个徒弟!”

    乌巢禅师见孙悟空他们,便问玄奘:“他们就是你的徒弟?”玄奘说:“是的!”禅师问:“你可知他们是谁?”玄奘说:“一个猴子、一只猪和一匹马。”禅师听了,感觉有些可笑,便说:“你是这样认为他们的?不知佛祖怎么会指定你去西天取经,识不得高人。”玄奘说:“禅师此言,贫僧受教了。但我去西天的目的并不是所谓的取经,而是……算了,也没有必要告诉你。”禅师说:“好!不管怎样,你要记得,你必须要到达西天。”玄奘想起来什么,问:“你收的那位小和尚,他是怎么来的。”禅师说:“世界的演化,总会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你所问的我的徒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人,我见他父母双亡又孤苦无依,我便收了他做徒弟,至于他的前因后果,我想我也没有必要告诉你。”玄奘听了,便也不再说什么,叫徒弟们下山,继续西行。

    一位公子上这浮屠山,来到乌巢禅师的面前。禅师见了,问:“你怎么来了?”公子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了!”禅师说:“那便如何!”公子说:“禅师的威名不够大,隐居在此山中,是想当个逍遥人吗?为今只收得一个徒弟,怕是把他作为接班人了吧!”说着,熟睡的小和尚便被带到了他面前,“你不想他有什么闪失吧?”禅师有些愤怒:“你想干什么。”公子说:“让你传经,却没让你多事!看在他人家的面子上,我留你一个全尸,这个小和尚,我不动他,是你自己动手呢,还是要我动手!”禅师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于是便说:“你说的算话吗?”公子说:“说话算话,你若甘心自己动手,我留你全尸,让你的徒弟亲自给你埋葬。”禅师说:“那好吧!”说完便自己打坐起来,只见他身上冒着许多的热气,待热气消退,只剩下一具冰冷的尸体。

    一天后,小和尚醒了过来,他有些迷糊,一旁的公子问他:“你怎么样了!没事吧!”小和尚问他:“你是谁呀!我怎么会在这里,我师父呢!”公子说:“你师父就在巢穴里,不过他已经去世了,你若是想要给他找个安稳的地方,现在也来得及!”小和尚自然是不信:“你胡说,师父他修为那么高,怎么可能会去世?”公子说:“你可以去看!”小和尚急匆匆地跑过去,看见乌巢禅师坐在那里,脸上很平静。小和尚喊了半天,禅师也没有什么反应,摸一下禅师的身体,已经没有了温度。

    小和尚很悲伤也很无奈,不知道自己今后作何打算。在为禅师处理好身后事后,公子问他:“你就不想知道你师父是怎么回事吗?”小和尚说:“知道又能怎么样?我能改变什么吗?”公子没想到他会这样的颓废,便试着给他一些干劲。公子说:“你愿意跟我走吗?我能帮助你改变现状!”小和尚瞬间找到了希望,说:“你能帮助我什么?”公子说:“你想要能达到你师父那样的修为吗?”小和尚说:“想啊!当然想啊!可是时间太久了,我怕我达不到就没了。”公子说:“这你不用担心,我们是有实力的。”

    小和尚问:“你们要我做什么?”公子说:“我说过了,我是来帮助你的,帮助你给你师父报仇。”小和尚说:“可是我不知道师父是怎么去世的。”公子说:“我知道是这么回事!”随后,公子便开始编起了故事。

    乌巢禅师在见到玄奘后,玄奘听说禅师有一本经书,名为《多心经》,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于是便向禅师讨要,禅师说:“这是我自行参悟的,本该是应该传于世人的,但我至今只有一个徒弟,我需得先传给他,再传于世人。”玄奘说:“那把你徒弟叫过来,你先传给他,再传给我们如何!”禅师还在考虑,这时孙悟空已经离开,看样子是找他的徒弟。

    小和尚回来后,却不见到孙悟空。小和尚说:“师父,你有什么事吗?”禅师现在已经被架在了火上,也只得说:“我现在要传给你一本经书,你且过来,我念于你听,你要牢记于心。”小和尚说:“是!谨遵师父命令。”然后小和尚便走了过去。禅师对他们说:“我与徒弟有要事相商,你们暂且回避吧!”

    他们离开后,禅师便将经书全部念给小和尚,之后,禅师说:“今天我教给了你,你要牢记,之后我会将我的全部本事教给你。”小和尚说:“不必了!你其他的本事,我还看不上。”禅师有些惊讶,问:“你这是怎么回事?”小和尚说:“你不必感动奇怪,因为我就不是你的徒弟,不过叫了你一声师父,得到这多心经,也便了了。”禅师说:“你究竟是谁!”孙悟空此时现了原形,说:“乌巢禅师,如此就多谢你了!”禅师此时很生气,便和他打了起来。

    禅师跳出巢穴,用灵力形成一股股掌力想孙悟空打过去,可孙悟空也不反抗,任凭掌力一掌掌拍在身上,纹丝不动。禅师不惊惊奇,自己使出的力至少能够撼动大山,可孙悟空却纹丝不动,自己的几百年修为也无济于事,便停住了手。孙悟空说:“谅你是老人家,而且把这经书传给了我,所以我才没有动手。”禅师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惜我还自持甚高,被你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待他们走后,禅师通过传音,唤来了好友公子,想他讲述了这些事。他别的也没什么事,只是再也无颜面对自己的徒弟,自己的本领即便教给了他,也没有什么用,还不如让他平平安安地过完此生,只希望公子能帮一帮他,让他能够活得下去。然后就自己坐化,了却凡间事。

    小和尚听了,大受震撼,一方面对师父的恩情感恩戴德,一方面对孙悟空等人的仇恨大大增加。小和尚说:“我要为师父报仇。”公子笑了,说:“就你现在的本事能给他报仇吗?”小和尚说:“你不会帮助我吗?”公子说:“如果连我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你还会跟着我吗?”小和尚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说:“是!”公子说:“那好!你跟我走吧!”

    在茫茫大路上,玄奘一行人,往西走。在云雾中,公子带着小和尚,去向了目的地。孙悟空问玄奘:“师父,那乌巢禅师不会出什么事吧!”玄奘说:“不知道,但愿他不会出什么事。我们还有路要赶,为了那些我们想要守护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