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模型能无限强化
繁体版

第48章 定个小目标

    “目前由我们自行研发建造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也就是EAST,刚好要进行新一轮最新的升级改造工作。”

    车上。

    黎建阳向陈葵说道:“该项目由我院全权负责,在之前,我们已经实现了高功率稳定的186秒稳态运行。”

    “了不起的成绩。”

    陈葵闻言,稍加思索:“不过我认为这个数字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这可不是一个比耐久的游戏,稳定运行才是关键所在。”

    “是,这个数字只不过是让外界了解一下我们的研究进度。”

    黎建阳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陈葵一针见血的点评并没有引起他的不满。

    恰恰相反,只有最顶尖的研究者才知道彼此在想什么。

    黎建阳这次为了请到陈葵,不知道走访了多少关系。

    这位年轻人在短时间内所做出的成绩已经震惊了全国上下的所有研究院。

    有人说他是无数历史上的科学家的结合体。

    有人说他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天才。

    “主要问题应该在于内壁材质和温度,我来之前稍微看了下您送过来的文件。”

    陈葵继续说道:“下一次打算尝试多少度?”

    “1亿摄氏度。”

    黎建阳回答:“想要真正达到正向效率的可控核聚变,起码需要5亿摄氏度往上。”

    陈葵没有说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在装甲车的宽大的后备箱里,正躺着一个漆黑的屏蔽箱。

    箱子里正是陈葵从Mark-50+4身上拆卸下来的微型冷核聚变装置。

    放置EAST装置的研究所里东部并不远。

    由于它体积巨大,而且需要远离城市。

    大概只花了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陈葵便看到了一座造型朴素的研究所。

    “我们到了。”

    数辆装甲车接连停在研究所外。

    叶常胜带着一众特战士兵如水流般无声地漫开,包围了这座巨大的研究所,其中两辆装甲车的后端向上折叠开启,延展出一个扇形的巨大雷达。

    “叶将军,那就辛苦您了,我们先进去了。”

    陈葵抬手向叶常胜致谢,转身跟着黎建阳走进了所里。

    “这间研究所基本上就是为了这个装置而生。”

    黎建阳带着路,一边向着陈葵解释道。

    所里显然有着不少年轻面孔,他们认出了黎建阳,也看到了陈葵。

    令其惊讶的是黎建阳对后者的态度,像是一个谦卑的管家。

    踏入研究所。

    映入眼帘的是位于最中央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这个重两万三千吨,高三十米的装置仿佛由无数管线和支架搭建的堡垒。

    中间部分即是类似于环形的约束装置。

    那里就是“人造太阳”的核心。

    “这里是聚变堆主机系统研究设施区域。”

    黎建阳带着陈葵穿过这头庞然大物,来到其右边的另一片空间。

    工作台前坐满了研究人员,四周的墙壁上挂满实时检测屏幕。

    随后。

    黎建阳又叫来了三位研究负责人,在会议室中坐下。

    “这位就是你们心心念念的陈葵。”

    入座时,黎建阳看着目瞪口呆的三人,笑眯眯地说道。

    “您好,陈葵主任,您...可真年轻。”

    三人接连与陈葵握手,最后一位梳着干练马尾的女生脸红如霞地说道。

    “谢谢。”

    陈葵摸了摸拉渣的胡子,也报以微笑,心说偌大的昆仑基地居然连一把剃须刀都借不到,真够离谱的。

    “介绍一下,这两位是研究设施区的负责人,胡烜和孔自悟。”

    “这位是项目总助,也是我的学生,世界核聚变模拟大赛的三次金奖获得者,盛岚,能突破世界纪录达到百秒运行,离不开她的部分意见。”

    黎建阳起身向陈葵介绍三人,在说到这位年轻女生的时候,脸上下意识地露出了一丝自豪的神情。

    旋即他又忽然想起了什么,连忙尴尬地笑笑:

    “让陈葵主任见笑了,我就是随便提一嘴。”

    “年轻有为呐...”

    陈葵向已经面红耳赤的盛岚轻点头,旋即缓缓开口:

    “目前的技术难点应该不在于控制。”

    “而是在于实验条件和抗热材料吧。”

    “我看材料里写着,你们将钨放在了最高优先级?”

    “对...对的。”

    陈葵的直接切入让黎建阳一愣,连忙应道:

    “在我们考虑到的所有材料中,只有钨耐高温性最好,熔点为3410℃。”

    “太脆了。”

    陈葵摇了摇头:“它的延展性算是金属里最差的一种了。”

    “想作为环形内壁材料,耐久性和延展性缺一不可。”

    “.....”

    黎建阳忽然语塞。

    他昨晚接到指令,将所有的材料文件都整理了一下,发送到了昆仑基地。

    这么多的资料,就算是翻阅都要花不少时间

    只是一个晚上的时间...

    “是的陈葵主任,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借鉴了ODS-Fe,固溶-沉淀的方法的方法,利用氧化物弥散强化来提升钨的特性,成功制备了双纳米结构钨材料。”

    一旁的盛岚忽然开口说道。

    “只能延长时间可不行...”

    陈葵轻敲桌面,眼神微动。

    对于可控核聚变,他当然也十分重视。

    作为人类文明目前可以预见的超强清洁能源,陈葵也是相当中意。

    举个很简单的粒子。

    自己可以将昆仑心伪炉内部的高密度能量电池替换成微型冷核聚变装置。

    这两者的能源输出比例相当于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那为什么不直接用冷核聚变装置作为引擎呢?

    伪炉之所以强大。

    是因为其中能够直接改变机械属性的GN粒子。

    这种超乎常理的BUG能力。

    这才是陈葵想要的东西。

    只是不知道以微型冷核聚变装置催动的伪炉,能不能比得上真正的太阳炉?

    除此之外,更不用说核聚变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力。

    不管是工业,科技,社会等领域。

    都将会是历史性的跳跃。

    昆仑基地也将完成蜕变,对于陈葵来说也是百利无一害。

    这也是为什么。

    陈葵会优先来到这里的原因。

    只有先解决了最基本的能源问题,将来的发展才能突飞猛进。

    “我们下一次的测试在什么时候?”

    此时。

    沉默许久的陈葵忽然开口。

    “要先进行一次简单的调试改造,测试时间应该在两周后。”

    盛岚小心翼翼地回答。

    “定个小目标。”

    陈葵忽然伸出了三根手指:

    “3兆安等离子体电流、3000s的维持时间、3亿℃的高温。”

    “这不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