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神录
繁体版

第24章 身陷囹吾

    李祜因为年纪小,所以步子不大,一路被不良人们推着往前走。

    他想表明自己的身份,但却没有机会。

    方修华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淡定地跟着不良人们,往钱塘县城的方向走去。

    李祜的心定了定。

    自己这位名义上的师父,看起来已经像是个进惯了监狱的老油条。

    起码跟着他,应当吃不了多少苦。

    不过李祜心里想,要是能不吃苦,还是不吃苦的好。

    他两辈子加起来,都还没进过一次警局,犯过一次案子。更别提是坐监了。

    不过李祜转念又一想。

    其实即便现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恐怕钱塘县城的明府也未必会相信。

    今日他出行,除了过所外,并未带着任何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物什。而唐朝的过所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上面该记的都有,但并没有相貌特征,即类似于后世的身份证照片。

    所以贸然说出自己的身份,搞不好钱塘县城的明府会以为自己是冒充的。

    那李祜就面临两个结局。

    一个是冒充开国丹阳郡公之子的身份,处以重罪。

    一个是钱塘县城的明府派人前往杭州城进行确认。

    无论是哪一个结局,李祜都是要入狱待上那么一些日子的。

    想到这里,李祜不由暗叹倒霉。

    但他并不后悔自己方才为张四娘的遭遇直言相争。

    路遇不平事,不帮上一把,他觉得自己心里过不去。

    怕是晚上睡觉都睡不着,心里直念叨着:“我可真特么该死啊!”

    钱塘县衙的牢狱,比不上杭州县城。

    还没等进入牢狱的大门,李祜就闻到了一股从里面传出来的,极其难闻的味道,差点没吐出来。

    李祜和方修华二人,是男性,是以与张四娘是分开关押的。

    张四娘在被关进去前,还哀求着周围人,能对自家的小郎君看顾一下。

    即便是去通知一下,他小郎君的阿翁同阿婆,让他们代为照顾几日也是好的。

    可惜周围无人应声。

    张四娘只得悔恨地含着泪,被推着进入了女狱。

    李祜进了监狱后,找了个还算干净的地方坐下。他还仔细地寻了些稻草,铺在地上,好让冷冰冰凉飕飕的地坐起来平整一些,也热乎一点。

    这种时代,他真的不想让自己染上任何疾病。

    因为任何一个小毛病,都有可能要了自己的小命。

    方修华倒是大大咧咧地随便寻了个坐处坐下。

    他笑着问李祜,“头一回来这种地方,感觉如何?”

    李祜没甚好气,“跟着方师父,这还是头一回呢!”

    他环顾四周的情况,只看到黑不溜丢的高墙顶上,只留了一个小小的气窗。

    那气窗小到,连他这种身材都钻不出去。仅仅只能提供空气,不让里面关着的人被闷死而已。

    李祜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琢磨着对方修华说了。

    “方师父,你说……我要不要找人让钱塘县城的明府过来一趟,把自己的身份给表明一番?”

    方修华冷笑一声,“你以为他会信?”

    在这件事上,方修华远比李祜看得清楚多了。

    “你耶耶已经受了连坐。如今整个杭州城,同钱塘县城的人都知道他即将被调离此处。即便你表明身份,也验明正身。恐怕人家也不会愿意卖这个面子。”

    “你耶耶在京中无甚权贵帮衬。否则也不会被派到杭州城这种地方来做太守。京畿之地、中原之地,还有边境实权,难道不好吗?同是血脉至亲,圣人怎的就不看重他呢?”

    李祜默然。

    他觉得方修华说的很有道理。

    即便李良真的亲自过来一趟,把自己给带出了牢狱。

    往后禁足,且不必说,自己再也没有出来的可能性。习武大概也没戏了。

    方修华领着自己出了趟门,就发生了这种事。往后怎么可能还有第二次?

    大概就连方修华都会被李良随便寻个理由,就这么被赶出去。

    最有可能的是,钱塘县城的明府,大概早就在觊觎杭州太守这个位置了。

    虽说不是个香饽饽,但是个人,就想往上爬。

    这回自己算是给人家递了个把柄。

    回家之后,李良绝不会就此轻易放过自己的。

    李祜觉得,自己对李良这个便宜爹,还算是比较了解。

    爱财,但不贪财。爱权,却不爱管事。

    对自己这个独子虽然溺爱,但人最爱的,终究还是自己。

    李祜无奈地托着腮,坐在薄薄的稻草堆上,想着张四娘,还有她放在心尖尖上的那个小郎君。

    也不知道她家今日会如何过。

    那位小郎君年纪比自己小上那么许多。

    现在又到了用餐饭的时间。

    家中无人照看的幼童,会不会出事?

    李祜挠挠头,觉得自己真是有些多管闲事。

    他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不想着如何脱身,反倒还惦记着别人该如何过日子。

    是不是太圣母了一点?

    方修华似乎看出了他心中所想。

    方修华说道:“大郎,你不必如此懊丧。世间行事,本就是如此不如意。既来之,且安之便是。”

    李祜有一下没一下地扯着身子底下的稻草,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从他对唐朝一点一滴的了解开始,直到现在,他越发觉得自己对这个时代的那种排斥感。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没有任何相对的平等而言。

    李祜不习惯这样,他怀念过去,怀念穿越前的日子。

    怀念着自己的亲生父母,还有那些叫一声就能出来吃个饭,喝个酒的朋友。

    李祜双手抱膝,坐在稻草堆上,一言不发。

    看起来若无其事的方修华,其实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不知道自己当初的决定,究竟是对还是错。

    让一个世家公子沦落到这种地步,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可他又觉得,有些事,迟早要来。不如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吃点苦头,也不是什么坏事。

    最最起码,李祜没有经历过武后的时代。

    方修华是亲历者。

    他亲眼见过无数的李姓宗室被砍被绞,被流放。

    如今能活下来的李祜,其实已经是非常幸运了。

    起码,他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尝过那个时代对李姓宗室的不公平对待。

    方修华这样安慰着自己,虽然最终什么都没说出口。

    可看着郁郁寡欢的李祜,到底还是起了同情、怜悯,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