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韬略
繁体版

第714章谜案无果

    丁瑜洲说完这些话之后,随即他听到身后的大臣们也都纷纷附和,甚至不光是百姓传言,就连许多朝中大臣也相信明崇俨是被鬼神报复之说。

    平日里明崇俨就装神弄鬼,净说些虚幻飘渺的事情,所以大家都认为他这是得罪了天神,被天神降罪惩处所致,大臣中很多人说他是罪有应得。

    丁瑜洲数算了一下,起码有近乎一大半。

    这些话是丁瑜洲故意说出来的,他本意就是要想引起朝中大臣们的议论,想让武媚娘看清楚当下众人百姓对于明崇俨之死的态度和看法。

    武媚娘听到丁瑜洲的启奏,又联想到刚才刑部尚书的汇报,多多少少有些相信大家所认为的鬼神之说,可是对这个说法仍然产生了很多的怀疑,心里头泛起了很多的疑点,在公众场合之下要求刑部堂官狄仁杰继续严查明崇俨之死一案,命令务必要查出个水落石出,还明崇俨以公道,绝对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众大臣听后,带着疑惑和好奇纷纷表示赞同,也只能如此。

    武媚娘同样带着很多的迷茫和疑惑退回内宫,事后秘密下令丁瑜洲,让他务必亲自督办此事,查出个水落石出。

    关于明崇俨之死,武媚娘很多疑惑的同时,更觉得难过和气愤,无缘无故折损了一员大将。

    丁瑜洲也是满心的疑惑,他亲身经历了这件事的结果,也知道史书中的关于这方面的记载,他也想知道这件事到底是何人所为。

    他曾经在事前事中事后暗中派长孙浩然和阿元他们留意明崇俨的行踪,甚至也派出人监视明崇俨的行为,但是他始终没有查出端倪来。

    他派出去的人没有看出其中任何线索,包括查案能手神探狄仁杰也没有查出任何关于明崇俨离奇死亡的线索,这着实让民众感到震惊。

    这件案子一度成为了悬案,甚至带着一种神秘的色彩,狄仁杰曾经私下里找过丁瑜洲,向丁瑜洲汇报了明崇俨死亡的一些蹊跷之处。

    他没有发现任何贼人出入明崇俨居所的痕迹。

    明崇俨受伤部位是心脏的正中心,刀刺入心脏不偏不倚,手法毒辣,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水平。

    明崇俨是死于五月初二日的晚上亥时,当时家仆们全都没有发现他的惨叫声或者他房间内打斗的声音,明崇俨就是那样平平静静死去的。

    如此离奇死亡,没有任何人能够说得清楚原因,神探狄仁杰最终的调查结果始终没有得出,当一度要查到最终的结果的时候,却发现线索断了。

    后来,丁瑜洲亲自参与了此事,也发现此事存有多处谜团,似乎是非人力所为,是自然现象所无法解决的。

    谜团没办法调查清楚,越发显得并非人为,而是鬼怪所至。

    虽然如此,但是仍然有人相信这就是人为所致,武媚娘便是其中之一。

    她坚定地相信这肯定就是人为。

    武媚娘如此决绝,不是因为她是唯物主义者,而是因为她想利用这件事,她发现明崇俨之死的重要价值。

    纵使外面对于明崇俨之死一度引起各种传言,武媚娘全然不管不顾,只想着实施自己的大计。

    其实丁瑜洲内心深处也是不相信这是鬼怪所为,他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确信这是人为,只是不确定是何人所为。

    丁瑜洲在随狄仁杰一起在明崇俨受害现场进行调查时候,发现了一条隐秘的线索,但是狄仁杰并未发现,他也就没有提及。

    丁瑜洲发现在明崇俨的睡榻上方有一个悬挂灯笼的钩子,只是案发时候那钩子上面并没有悬挂灯笼,所以丁瑜洲猜测凶手有可能利用黑夜掩饰,在钩子上设置了匕首机关,待明崇俨躺上去之后就会触发机关,进而导致钩子上悬挂的匕首落下直中他的心脏。

    这是丁瑜洲当时的猜测和判断,因为没有别的证据,所以丁瑜洲也并未提及此事。

    很长时间内,这桩案子悬而未决,无法定罪,一度让这桩案子成了大唐刑部的悬案。

    查来查去,此事迟迟没有头绪,最终不了了之,似乎也是武媚娘希望看到的结果。

    明崇俨之死一度引发了传言四起,对于何人会是凶手这个问题,很多人其实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私底下有一种传言甚嚣尘上,传言此案子与太子有关,当然这也只能是夜深人静或者是茶余饭后百姓们大臣们之间的个人谈话,并不是官方表态,

    按照现在公安机关破案的原理来分析,谁是最大的收益者谁便就有可能是这个案子的凶手,以此原理来推断的话,明崇俨之死让太子李贤获得了最大的受益。

    明崇俨活着的时候,极力反对太子李贤,更是借助神明的语言借助天意之说来向朝廷建议更换太子,一度还扬言太子失德失信,把太子评价的一塌糊涂,让天皇天后认为太子难成大器。

    按照这种推理,太子确实嫌疑最大,可是并没有十足证据证明人家太子李贤是杀人凶手,所以没人敢怀疑太子。

    不过,武媚娘却明里暗里在怀疑太子了,她素来相信这些小道消息,其实她心中早就对李贤产生了怀疑,只是嘴上没有说,但是心里已经思考了好几回了。

    虽然明崇俨离奇死亡的结果没有调查清楚,但是明崇俨获得了无上哀荣,他原本只是一个正四品的正谏大夫,天皇天后体恤,直接追封他为正三品中书令,位列宰相之中,并且赐予隆重殊荣为他下葬。

    尘埃落定,一切都在静默之中变得冷静,就像风起雨落,一切的一切都是这样,逃脱不了宿命,逃脱不了循环。

    这件事情之后,没有了烦人的聒噪,太子李贤度过了一段平静期,继续以皇储的身份监国。

    这段时间内,天后也对太子不管不顾,不再严厉要求,太子李贤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脸色露出喜悦的笑容,仿佛他真得拥有了无上权力,没有人阻拦,也没有人在背后监督。

    是啊,明崇俨死了,再也没有人在父皇母后面前告自己的黑状。

    太子渐渐有些飘飘然了。

    年轻人定力不足,难免会在自己经历了一场胜利之后变得兴高采烈,甚至有些得意忘形,此时的太子李贤才二十出头,年轻气盛,往往喜怒表现于色。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