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韬略
繁体版

第700章 天后差点晕过去

    面对着群臣期盼的目光,武媚娘俯视着脚底下的众臣,心中思绪万千,对太子的行为表示失望,本不想去看太子,可因为生气,还是忍不住转头瞥了太子一眼,只见太子也坐在宝座之上,与自己并排而立,腰板直挺,好不威风霸气。

    武媚娘心里头自言自语:这李弘当真是糊涂,如此重要的事情竟然没与本宫商量,就直接大庭广众之下公然提出,这不让本宫下不来台嘛。

    武媚娘对李弘一肚子意见,碍于在公众场合,不便公然指出来李弘的错处来。

    她完全搞不懂李弘为何会对昔日的敌人们求情,他的心里犹如翻江倒海般的五味杂陈,各种情绪,各种思绪同时占据了她的身体,让她窒息难耐,呼吸急促。

    她的胸口隐隐作痛,因为生气也因为伤心,在这些复杂的情绪之中,却有一种情绪居中调停,让她冷汗淋漓。

    这种情绪就是害怕,莫名的害怕和恐惧占据了整个内心。

    他仿佛看到了太子日后对她之前所作所为更大规模更彻底的“清算”和“平反”,同时她也害怕太子李弘受到了敌人余流的蛊惑,与自己公然叫板反对。

    她所恐惧的事情是太子李弘与自己的渐行渐远,最后等来的便是一场大规模的冷酷杀戮。

    她更担心的是他儿子日后登临大宝,全盘否定自己,全盘饶恕自己之前所有的敌人。

    如果饶恕了他们,那她武媚娘就是个错误,如果饶恕了他们,武媚娘就前功尽弃了,所有的所有都将归于一场失败。

    武媚娘没有立即表明自己的态度,她继续沉默着,情绪复杂而难受。

    她继续俯看着她的大臣们,对她的大臣们表示出安抚和信心。

    底下的大臣们虽然不敢公然和天后对视,但是他们好奇天后对于太子所提事情的态度,好奇天后将会如何处置太子,所以忍不住偷偷看一下宝座上的天后,意图从中窥视到天后的意思。

    偌大的大殿里安静得不能再安静了。

    此时此刻的环境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时候,气氛怪异到不能再怪异,紧张到不能再紧张,甚至犹如那已经绷紧了的弓箭,随时有可能箭头离弦,射向武媚娘的心脏。

    母子失和这种情形不是武媚娘所希望看到的,当下对于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儿子仍然是心存善念,不愿意随便将这个儿子推向自己的对立面,更不愿意让自己的这个儿子出现在自己的对立面。

    李弘虽然也坐在宝座之上,但是他没有看清看透大殿之中诡异的气氛,更没有看清这波诡云谲的朝政局面,更没有意识到他自己的母后已经到了爆发怒火的边缘。

    他完全是出自于少年郎对社会现象的一种人性化的关注,他多多少少带着一种愤青的味道,多多少少还带着一种对于社会和现实的呐喊和彷徨,确切得说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太子的不成熟源自于他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没有经历过风霜雨雪,没有经历过打打杀杀,

    有时候单靠善念,单靠仁义,单靠四书五经的圣人思想,根本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无法达到其希望达到的目的和实现的效果。

    太子这位储君在众多大臣的眼中那是仁怀天下,但是在武媚娘的眼中却是有些傻傻乎乎了。包括再丁瑜洲的眼中,太子也是如此,太子到底是年轻,处世不深,有什么说什么,丁瑜洲替太子捏着一把汗,悬着一颗心。

    他作为百官之首的宰相,有权维护当下的稳定局面,也有义务来推动大唐朝政的继续发展。

    他看着天后和太子的关系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义不容辞地站出来说道:“娘娘、殿下,微臣认为此事万万急不得啊,此事还需请示陛下,这件事牵扯皇族事务,同时还需要与诸位皇族的王爷们讨论一下,万万不能草率。臣等都是外臣,对于此事不具有发言权。还请娘娘退朝之后,仔细沟通再做定夺才是。”

    丁瑜洲于众位大臣中率先提出如此一个折中的办法,可谓是雪中送炭的暖心之举。

    他当机立断的建议,有利于及时掌控住当下的朝政局势,防止局面因为此事陷入失控的局面,同时丁瑜洲还担心武媚娘一旦被李弘烦扰地失去耐心,那到时候天后震怒,说不定非得不能获得追封,还会再度引起一场杀戮。

    丁瑜洲以他最为常用的手段来打破大殿中的尴尬局面,其他的大臣们暗地里为丁瑜洲的胆略和聪明点赞,他们没有这份勇气,也没有这份底气,他们只知道明哲保身,生怕不明不白地牵连进去,再丢了自己的小命,就得不偿失了。

    因为此事是天后与太子之间的纠结,如果得罪了天后,那么现在的日子没法过;如果得罪了太子,未来的日子也没法过,所以众位大臣们都纷纷选择了明哲保身,不愿意掺和进来,再者,这是他们皇族内部事务,于外臣们而言,多多少少没有什么关系。

    大臣静默不语,也是常人之理,而丁瑜洲却不是如此认为的,他只想能够让太子和皇后少一些纠葛。

    原本局势到这里,应该收场,随后大臣们散朝,便也就不必再有什么不愉快了。殊不知,太子李弘这个时候又起了事端。

    李弘突然从宝座上站起身来,斩钉截铁地说道:“丁大人所言,不必考虑了,父皇也会同意本宫的说法,那李忠等人都是父皇的儿子,父皇肯定会念及父子情深,让他们认祖归宗的,此事不必再议,还请母后允准吧。”

    武媚娘突然听到太子这番言语,被气得差点直接晕过去,心里完全愤怒到了极点。

    他突然双手猛烈地拍打了一下宝座的凤凰纹扶手,浑身气得发抖,连带着整个宝座都要散架一般,用极其犀利的目光看向太子李弘。

    “太子,你要谨言慎行,你所说的话要符合你的身份,你是天皇的儿子,也是本宫的儿子,你替那些人求情就是不尽人伦,不守孝道!”

    武媚娘被李弘气得思绪凌乱,但还是努力地拉回自己的思路,让自己可以清醒。她上述一番话,直接否定了太子的行为,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至于如何来用论据论证自己话语的正确,她已经有了筹谋。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