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韬略
繁体版

第564章 嫔妃纠缠不清

    就在武媚娘被封禁甘露殿不得外出的时候,李治对武媚娘的最终宣判问题一直

    处于摇摆不定的态度上,处于犹豫之间又犯病了,发挥着他以往的性格优势,就像

    当年处理王皇后一事一样。

    李治坐在自己的太极两仪殿内,旁边坐着贺兰静乐,底下跪着两三个贺兰静乐

    苦苦搜寻到的所谓证人。

    他刚才已经听完了证人的证言,心里泛起了嘀咕。

    无非就是有人曾经看到过武媚娘还是昭仪的时候曾经单独召见过丁瑜洲,还有

    证人说看到国他们二人动作举止亲密,同时还有一个来自感业寺的尼姑证明昔日丁

    瑜洲和武媚娘在感业寺时就已经走的热乎,人人都知道他们关系不错。

    证人证言听起来煞有其事,直接都指向了丁瑜洲和武媚娘的特殊关系,言辞之

    间都表明他们二人关系非同凡响。

    证人言语的语气和态度完全已经超出了皇后与大臣之间的礼数,超越了应该保

    持的合理距离,但是李治却对此却表示怀疑。

    没有真凭实据,证人证言完全有可能可以被人指使。

    当然这些话,李治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心里头想了一大圈。

    李治的鬓边隐隐有丝丝缕缕的白发,面色不是太好,苍白无力的样子。

    他多多少少对于贺兰静乐的话表示怀疑,因为在他心目中丁瑜洲的形象是堂堂

    正正顶天立地的正人君子形象,绝不是这种背地里暗中勾搭后宫嫔妃的流氓。

    一方面对于丁瑜洲的信任,另一方面还有对于丁瑜洲才华的赏识,让李治陷入

    了巨大的犹豫之中。

    李治之所以不能够狠下心来做最后的宣判,还因为贺兰静乐虽然一副气势汹

    汹、胸有成竹的架势,还找来了这些所谓的证据,但是证人证言却仍然不能够最终

    敲定皇后与大臣通奸之罪。

    私底下嫔妃结交大臣也是常有之事,虽说举止亲密那也要因人而异,说不定有

    些人认为轻轻碰触一下就是亲密接触,甚至有些人还认为一个眼神也是情侣动作,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的标准,就不好说了。

    李治一只手放在黄花梨木条案上敲动着,那案子上摆放着的是他格外喜欢的由

    西域进贡而来的和田玉山子,上面雕刻着的是卧鹿胡人形象,寓意极好,就是大唐

    平定天下,富有天下。

    他很喜欢,所以时常放在桌子上把玩。

    只是此时此刻他没有心情再度把玩他面前的这个物件,而是目光看着殿外的院

    落,院落里热气腾腾,隐隐能够看到太阳所垂落下来的热气。

    遥想到北边的新宫大明宫已经修建而成,却迟迟没有心思搬到其中。

    原本想着和武媚娘一同搬往大明宫居住,可是如今遭遇了这种事情,着实让他

    有些心不在焉,有些失意落魄。

    一想起武媚娘,一想起丁瑜洲,李治的头就疼,他陷入了矛盾之中,久久未能

    说话,以至于证人们都跪在地上无法起身。

    贺兰静乐见状,从自己所坐的椅子上起身来到李治的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

    柔声说道:“陛下,此事已经调查清楚了,就算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那好歹也是有

    这个苗头的,所以嫔妾觉得还是早做决断,一定必须严惩这两个人,要不然这后宫

    嫔妃没有了礼数,可就要乱了套了。”

    李治抬眸看了贺兰静乐一眼,见贺兰静乐那姣好的面容,犹如一朵刚刚绽放的

    花朵,是那样的娇艳欲滴,甚至犹如初夏时节带露水的荷花,粉嫩的小脸透着可爱

    和天真。

    李治不由得被迷住了,缓缓地说道:“爱妃所言甚是,这后宫许久以来未曾严

    格管理,朕确实应该好好管理一下后宫了,如今皇后被禁足宫中,后宫之事需要你

    多多费心。”

    贺兰静乐一听李治的话题有些跑偏,后悔自己刚才提及后宫管理的话题,说

    道:“陛下后宫管理是长久之事,但是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处置皇后与大臣丁瑜洲

    之事。”

    贺兰静乐为李治揉着肩膀,撒着娇。

    李治丝毫感觉不到她手上的力道,只是任凭着他的手在自己的脖子处来回摩挲

    着,其实他哪里不知道贺兰静乐的目的,只是当下他还不想下达最后的命令。

    无论从感情而言还是从国事而言,武媚娘和丁瑜洲这两个重要人物都是发挥着

    重要作用的,仅仅从朝政而言,丁瑜洲的治国理政之策对于李治那是有着非常明显

    的帮助作用,他可以说是辅佐之能臣治国之俊才。

    如果骤然失去丁瑜洲这个重要大臣,对于大唐朝政而言,那可是一个巨大损

    失,同时丁瑜洲目前正主持的几项国家大工程也仍然在持续进行中,影响大唐国运

    的一些重大活动也都在丁瑜洲的指导下进行的,如若贸然将丁瑜洲除去,那对于朝

    政而言是将会是致命损害。

    再者,李治也考虑到自己与武媚娘之间没有夫妻之实,让她空空地顶着皇后的

    名号,其实也是一种惩罚,念及武媚娘对于自己在后宫和前朝的帮衬,那也是起到

    不可替代作用的。

    一方面放眼整个后宫能够取代武媚娘的没有一人,就连她贺兰静乐也无法替代

    武媚娘的作用,虽说武媚娘对于后宫管理过于宽松,但是后宫确实比王皇后那时候

    平静安详,让李治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但是自从这贺兰静乐来了之后后宫又是纷争

    不断。

    原来武媚娘管理后宫是软硬兼施,这贺兰静乐却是直接硬措施一大通,暗地里

    导致其他嫔妃怨声载道。

    除了这些后宫家务事之外,贺兰静乐也无法取代武媚娘对李治在朝政治理上的

    帮助。

    武媚娘识文断字,博古通今,能够帮助李治批阅奏折处理朝政,甚至有时语出

    惊人,还能提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是贺兰静乐无法做到,也无法发挥这项

    重要作用。

    贺兰静乐的一门心思,除了调查她母亲韩国夫人之死外,就是要除去武媚娘这

    个眼中钉,这让李治觉得她境界非常小,仅仅局限于后宫之内。

    李治怎么可能不知道贺兰静乐的心思,只是他目前还不想戳穿她的这个小心思。

    贺兰静乐一招不成又来一招,继续柔声地说道:“陛下,难道你就让嫔妾的母

    亲就这样冤死,是皇后娘娘杀死了臣妾的母亲呀,你一定要为母亲做主才是。”

    李治听到贺兰静乐重提旧事,忙抬手制止道:“此事已有定论,与皇后无关,

    是皇后身边的宫女所为,并且那宫女已经就地伏法,此事就不要再说了。至于你找

    的这些证人们所说的皇后与丁瑜洲之间存在通奸一事,真还需要细细查问一番。”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