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韬略
繁体版

第一百八十六章 难缠的李治

    “所以说,皇上你一定要相信武昭仪娘娘是清白的,草民也绝对是清白的,草

    民和武昭仪娘娘之间只是很单纯的关系……像度闲那种人,她的话是绝对不能信的。

    恐怕他三言两句当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丁瑜洲发现李治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对付,自己三言两句就让他完全按

    照自己的思路思考整件事了。

    正在丁瑜洲有些得意的时候,李治接下来的话让丁瑜洲着实被浇了一盆冷水。

    李治扭了扭脖子,放松了一下因为一直低着头而有些僵硬的肌肉,以一种神秘

    莫测的语气说道:

    “你的话也确实有道理。不过,朕总觉得万事皆有可能。这度闲虽说为人不够

    正派,说话也存在真真假假的可能,但是捕风捉影之下还存在风与影。恐怕武昭仪

    一事并不是空穴来风。没有确凿的证据,朕还是颇有些顾虑的。如若是你,你会轻

    易相信任何一方的话吗?”

    李治的这一句话说得不紧不慢,让丁瑜洲看不出心中任何的想法,更让丁瑜洲

    觉得胆战心惊。

    他没有料到李治刚才那是欲擒故纵,这才看出李治的厉害之处,不由得觉得有

    些掉以轻心了。

    两仪殿内依旧清凉舒爽,四周角落里放置的冰缸里冰块已经融化掉了大半,冷

    冷寒气降温了周围的环境,也冰凉了丁瑜洲的火热内心。不过在冰冷感觉的同时,

    丁瑜洲有一种异常的清醒感。

    他刚才是骄傲轻敌了,李治确实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不过这难不倒他,他

    知道又到了该放大招的时候了。

    丁瑜洲挺起胸膛,鼓足勇气缓缓地说道:“皇上所言甚是。有些人虽然一直会

    说假话,但是难免有那么一两句真话也足以能证明一些事情的真实性。姑且不论度

    闲的话是真是假。草民还想向皇上举荐另外一位证人来证明草民所言确凿无误,并

    且还能证明武昭仪娘娘的清白。不知陛下是否允准?”

    李治听了丁瑜洲的话颇有些意料之外,因为那时他询问了许多人这件事是否还

    有其他证人,当时的回答是鸦雀无声。然而此时丁瑜洲突然提出除了度闲之外,还

    有另外一位证人可以证明武昭仪的清白,所以他内心泛起了层层涟漪,忙答应道:

    “当然可以,证人快快请来。”

    丁瑜洲向李治躬身行了一礼,请求李治道:

    “皇上,这个证人不在别处,当下正在宫中,还请皇上下令宣召妙半大师进殿。”

    李治微微诧异,脸上浮现出一抹惊讶的神色,忙问道:

    “你是说你的证人就是妙半?现下妙半大师在宫中?为何朕不知晓?”

    丁瑜洲知道李治定会这么询问,因为这件事除了丁瑜洲和妙半本人之外,也就

    只有一人知晓。

    丁瑜洲忙想向李治解释道:

    “这件事还请陛下恕罪,实在不是草民有意隐瞒陛下,也实在不是妙半大师故

    意隐瞒。当前风声太紧,才不得不小心谨慎,生怕再出现了什么差错。到时候恐怕

    连妙半大师性命也不保,还望皇上恕罪。”

    李治挪动了一下姿势,表示不相信,疑问的说道:

    “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吗?到底这件事是怎么回事?既然大师都到了,那就让大

    师进来吧。”

    丁瑜洲点了点头说道:

    “还请皇上下令,让尤达发公公护送妙半大师前来吧!”

    李治明白丁瑜洲的意思,点头应允。对着外面喊道:

    “让掖庭尤达发引领妙半大师入殿。”

    皇帝这么一喊,随即便有许多小太监跑了出去传达命令。

    原来丁瑜洲和妙半大师在北城门处分离时早已约定好。妙半大师只是悄悄入宫

    在掖庭等候。

    当然丁瑜洲是事先与尤达发谋划好的,彼此提前通了气,为了找到这整件事的

    证据,希望尤达发在宫中帮忙。

    尤达发当场允诺,之所以如此真心帮助丁瑜洲是因为他深知武昭仪被打入冷宫

    会对自己造成极大的影响。

    再者尤达发还是那个引丁瑜洲入掖庭负责香料生意的“罪魁祸首”,加上他在宫

    里树敌不少,他的竞争对手巴不得他因为这件事而受牵连被彻底整垮,所以他一直

    期盼着丁瑜洲能够东山再起无罪释放。

    这是因为这种机缘巧合,所以尤达发能够尽心帮助丁瑜洲将妙半大事安顿好,

    随时等待着机会。

    妙半大师因为昔日与丁瑜洲的交情,又连年来受到丁瑜洲香火钱的供应,所以

    她对这件事也是格外伤心。

    烈日炎炎,一轮似乎要烧着了的太阳散发出万丈火光,炙烤着大地,透过两仪

    殿的窗子照了进来,在地砖上形成了斑驳的暗影。

    丁瑜洲看着地砖上无数斑斓的光影,仿佛种迷幻的感觉。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与李治两人均是沉默的,但是心里各自都怀着各自的心

    思。丁瑜洲揣测着李治的心思,猜测李治肯定不希望武媚娘发生被告发的事情那

    样,但是看他面相显然是又迈不过心里的那道坎。

    试想哪个男人希望自己的妻子不能忠于自己,心里还想着其他男人呢?就连武

    大郎也不允许。

    丁瑜洲心中暗笑自己好像就是给李治戴绿帽子的那个人,可是他绝不能承认这

    件事,因为他和武媚娘之间也只是发乎情,而止于礼。

    这些事情在现代社会完全是合乎礼法合乎人情的,根本不是事。

    所以对于这件事,丁瑜洲根本就没当成一回事,因为他的思维里还保留着现代

    人的观念。

    感情的事其实很玄妙,说爱的时候可以爱得死去活来,说不爱的时候,那就形

    同陌路,说声拜拜了您呢!

    因为沉默,所以丁瑜洲只是盯着地砖上那不断移动的光影,心中仔细地计算着

    从掖庭到两仪殿的距离,果真路程如他计算的时间一样。

    当两仪殿的大门被缓缓打开的时候,秒半大师在太监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丁瑜洲与妙半大师对视一眼,互诉着彼此的默契。

    他见妙半大师一副仙风佛气,浑身上下透着得道大德的神姿,不由暗自佩服。

    妙半大师在殿中对着皇帝行了佛礼,口中念诵道:

    “贫尼,拜见皇帝陛下。”

    李治拍了拍手,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说道:

    “不知大师早已入宫,有失远迎,还望大师恕罪。”

    妙半听李治对自己如此客气,忙道:

    “皇上仁爱,贫尼不敢当啊!”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