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诗剑双绝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弑君者(元春)

    听到薛蟠要讲故事,贾元春心里好奇。她知道面前这位表弟见多识广,讲出的故事也必定精彩。

    之前,薛蟠告诉她皇上命他搜集罪证时,贾元春心里确实是十分高兴,脸上露出的是近来最为真实的笑容。

    她对薛蟠说的,她高兴的原因是薛蟠可以控制禀报给皇上的罪证,其实只是次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薛蟠连这般机密的事都可以对她贾元春如实相告,显然是对她极为信任,也有意帮她拯救在意的亲人们。

    没想到这位武功高强的薛家家主,竟是如此重情之人。

    贾元春早就知道薛蟠似乎对她有点意思。之前她还只是在心中暗喜自己有人喜欢,但此事之后,她却真的对这位便宜弟弟动了些情意。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我贾元春青春十九岁,却是头一次体会到这男女之情的滋味。

    表弟好像是十六岁吧?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女大两,黄金日日长;女大三,黄金积如山。

    别胡思乱想了。我贾元春已经是嫁过的人了,还是嫁到这不得见人的皇宫里,绝没有跟他光明正大在一起的可能。

    最多,在宫里跟他私会时,陪陪他罢了。

    他让我教诗?待我找机会给他写一首情诗,试试他的心意。

    嗯,他听了这诗之后看我的眼神,显然是听懂了我在写什么。

    他没有说出来,还若无其事地找我继续学诗,也很合姐姐我的意呢。

    贾元春其实很享受两人这种都心知肚明,却又不挑破,朦朦胧胧的感觉。真要她现在跟薛蟠执手而坐,说些俗套的情话,她还未必能放得下矜持。

    此时,薛蟠已经开始讲故事了。贾元春摆出了她很久没有用过的姿势,双肘放在桌上,双手托腮,把自己精致的脸蛋压得稍稍变形,眯眼笑着听薛蟠的故事。

    罗马国的劳勃皇上?夷人的名字真奇怪。

    镇东王镇西王镇南王镇北王?跟本朝四位郡王名号差不多嘛。

    镇北王淘气的布兰王子?王侯子弟很多都这样,我弟弟宝玉也是个淘气的。

    贾元春一开始还能轻松地听故事,但没过一会,她就紧张了起来,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皇后跟御前侍卫有染?

    她们还是亲姐弟?

    你确定不是在说我们两个吗。

    不过我们两个才不是亲姐弟呢,那不是乱了伦常吗。自古以来,表亲之间亲上加亲,可一直是一件美事。

    话又说回来,真要论起伦常的话,我是君你是臣,这后妃与外男私会的罪过,跟谋反比起来也不差什么了,反正都是诛九族的大罪。

    只听薛蟠讲道:“那布兰小王子认出了皇后与御前侍卫,大惊,正欲走时,被那御前侍卫一把拉进了塔内。小王子被吓傻了,说不出话,只能用眼神哀求两人放他回去。”

    “那御前侍卫是怎么做的?”贾元春忍不住开口问道。

    “御前侍卫回头看了看他姐姐,只见她惊慌失措,料想还是要靠他自己来拿主意。”薛蟠继续讲故事,“他心知肚明,如果让小王子将这事说出去,等待他们镇西王一家的,就是抄家灭族的祸事。于是……”薛蟠在这里停顿了一下。

    “于是什么?”

    “于是,他看着自己的姐姐,开口笑道:‘看看我为姐姐做了些什么。’说完,他一把将小王子推下高塔,重重摔在地上,生死不知。”

    “那小王子何其无辜。”贾元春叹道,“原是那皇后姐弟两个惹出的祸事,却落在了他身上。那御前侍卫,对一个小孩子下此毒手,也只是为了保护他的家人,什么仁义道德都只好抛在一边了。虽然残酷了一点,但也是无奈之举。”

    “你莫要以为这位御前侍卫是个奸邪小人。”薛蟠道,“他可是这罗马国数一数二的侠义之士,人称‘弑君者’。”

    “弑君者?”贾元春惊道,“这罗马国跟中华观念差别如此之大?弑君都能被称为侠义之士?”

    “孟子有言,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薛蟠笑道,“这位弑君者在罗马国的前朝也是御前侍卫。当时的皇帝是桀纣一流,昏庸无道,搞得天下大乱。后来的劳勃皇上,就是揭竿而起的义军首领。”

    “那前朝皇帝在战场上被劳勃打的大败,气急之下,竟欲放火焚烧都城,让全城百姓陪葬。当时这位御前侍卫,亲手将前朝皇帝派去放火的太监尽数杀死,然后一剑捅穿了皇帝的后心,从而得了弑君者的名号。劳勃皇上黄袍加身后,赦免了他弑君之罪,继续用他当御前侍卫。”

    “虽是这么说,弑君毕竟是大罪。”贾元春道,“孟子在时一直说民贵君轻,但现在的儒家却是宣扬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现在那些儒生们看来,君为贵,社稷次之,民才是最轻的。”

    “姐姐也这么认为吗?”薛蟠问道。

    “我当然不这么认为,孟圣人的见识,比当今那些腐儒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贾元春道,“弟弟你呢?我看你一口一个皇帝老儿,想必对当今皇上也没什么尊敬吧。”

    薛蟠笑道:“那皇帝老儿一心要害姐姐的家人,我为何要对他尊敬?”

    贾元春虽然知道薛蟠这话是在刻意讨她高兴,但能听他这么说,心里还是生出了些喜意。

    薛蟠继续讲故事:“镇北王一家很快发现了生死不知的小王子,一边请太医治病,一边调查王子坠塔的内情。当晚,皇后找到了弟弟,表示她很担心小王子醒来,说出真相。姐姐你猜这弑君者怎么回答?”

    “他怎么说?”贾元春问道。

    “他说他们的爹爹,也就是镇西王,曾经教导过他们,说家人的安危是世上最重要的东西,比所谓的侠义之道还要重要的多。这事虽是我们不对,但如果有谁想要威胁姐姐的安全,不论是镇北王还是劳勃皇帝,都要问过我手中的宝剑。”

    贾元春听得这话,心想你的意思是,如果当今皇帝威胁到了我贾元春的安全,你薛蟠也不惜去当一回弑君者?

    她心里很是感动。面前这位表弟,是在爹娘、祖母之外,第四个如此关心她安危的人。

    她轻声道:“我们中华虽是讲究亲亲相隐,但像这位弑君者这般,为了家人毫无底线,终归不是侠义之士所为。”

    “确实不是。”薛蟠也轻声道,“但人都是复杂的。那位弑君者,可以为百姓背上弑君的骂名,也可以为亲人做下恶事。话又说回来,我们都是凡人,不是圣人,谁敢说从没做过一件两件亏心事呢?只是大多数人很少面对弑君者那样两难的选择,没有机会拷问自己的内心罢了。”

    “我倒希望咱们一直不需要拷问内心。”贾元春叹道,“只是姐姐我进了这皇宫当妃子,弟弟你也不是常人,这种两难的选择怕是躲不过的。”

    “我却早就知道我会做什么选择。”薛蟠看着贾元春,语气坚定,“换了我是弑君者,也会推那小王子下去,也会为了在意的人跟那皇帝老儿斗一斗。”

    贾元春沉默了一会儿,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弟弟你刚才说过,你的围棋棋艺已经算是当世高手,对吗?”

    “姐姐为什么问这个。对的,不是我说大话,只要我认真起来,世上没有几个人在围棋上是我的对手。”

    “但你还是输给了二妹妹。”贾元春语气平静。

    “她的真实水平确实在我之上,而且那盘棋是我大意了,不然能赢她的。”

    “在跟她下棋之前呢?你是不是以为她就是一个小女孩,远不是你这位大高手的对手?”

    薛蟠不说话了,好像在思考什么。

    贾元春继续道:“你今天跟我说这些话,我心里很是感动。但正因如此,我才要劝你稳重一点。我知道你武功超群,一直在心里有点小看那皇帝,觉得你只要愿意就能随便取他性命似的。其实,你又没真的对他动过手,怎么知道他有什么底牌呢?”

    “我本是一等侍卫,见了皇帝老儿也不须解剑。”薛蟠皱着眉头,“他对我没什么防备,几次跟我面对面相见。当时我若有心,真要做掉他也是十拿九稳。”

    “然后呢?”贾元春道,“你就能跑得出皇宫?纵然你武功高强杀了出去,你还有老娘,你还有妹妹,她们怎么样你就都不考虑了吗?”

    “我只是说说,当然不会真的当面对皇帝动手。”薛蟠道,“真要到了必须的时候,我自会蒙面进皇宫寻找机会。自古侠以武犯禁,我们江湖中人,未必就怕了这所谓的皇权。”

    “姐姐谢谢你有这份心。”贾元春道,“不过你万万不可冲动之下做出这种大事。所谓多算胜少算不胜,事情一切可能的发展,一切可能的结果,都应该提前考虑,仔细斟酌,再做决定。否则的话,就怕将来后悔也是晚了。”

    “我知道。”薛蟠道,“现在说这些还是太早。事情真要到了这步,我会先跟姐姐商量的。我今天跟姐姐说这些,只是想让你知道,你在这宫中,并不是孤身一人,我也是在你身边的。”

    贾元春听了这话,脑海里好像有些晕眩。她眯着眼睛,轻声道:“弟弟为我做了这些,我却是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薛蟠忽然一笑:“那姐姐就祝福我吧,我两天后就要娶亲了。”

    “娶亲?”贾元春顿时清醒了过来,“跟哪家的姑娘?”

    “不是姑娘。”薛蟠脸色揶揄,“是我家里的一个丫环,叫做香菱。老娘看我年纪不小了,两天后在梨香院摆宴让我纳了她作妾,姨妈和宝兄弟都会去呢。”

    听到薛蟠说只是纳妾,贾元春心里莫名有几分放松。虽然她知道,她自己是不可能跟这位表弟在明面上有什么结果的……

    “我是头一回娶亲,姐姐可是嫁过的人了。”薛蟠又笑道,“姐姐你给我说说,这凤冠霞帔是什么滋味?”

    “什么凤冠霞帔,那是皇后才有的。”贾元春嘴上没好气,“皇帝纳妃子,就是直接册封,之后就是宠幸了。姐姐我更省事,册封就完了,还省了宠幸这步了。”

    “这我却是不知,姐姐勿怪。”薛蟠虽然嘴上道歉,却笑吟吟地看着贾元春,两人目光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