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诗剑双绝
繁体版

第七章 薛宝琴借诗含讽谏(宝琴)

    梨香院,内屋。

    薛宝钗赤着上身,舒服地趴在床上,脸上带着放松的笑容。

    薛宝琴坐在旁边,伸出双手,在那白玉般无瑕的后背上来回按动。

    “妹妹的按摩水平越发长进了。往日我那病全靠冷香丸缓解,今年有了妹妹,竟是一丸药也没有吃呢。”薛宝钗笑道。

    “这就是内功的妙用了。”薛宝琴也笑道,“蟠哥哥也会的。你没让他给你试过?”

    “再胡说小心我撕你的嘴。”薛宝钗有些生气,“男女授受不亲,即便是亲兄妹,也没有这般光着身子相见的道理。”

    “妹妹乱说的,姐姐别往心里去。”薛宝琴赔笑道,“姐姐说的当然是正理。不过我这几日可听说,这贾府里有一位少爷,可是从不管什么男女之防,成天跟姐姐妹妹同吃同玩呢。”

    薛宝钗听到这话就有点头疼:“我这宝兄弟自小被老太太宠坏了。姨妈姨爹又死了长子,根本下不了重手管教。好好的一个公侯子弟,竟被养成了这般模样。”

    “是啊。”薛宝琴也说道,“公侯子弟斗鸡戏狗的多了,但像他这样的,我却是第一次见。”

    “你又见过多少公侯子弟。”薛宝钗道,“其实他这样已经算是好的了,起码没什么害人的坏心思。纵是自己不成器,也最多连累了他贾家。比起其他在外面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的,他却是好了不知多少了。”

    “连累了贾家还算好吗。”薛宝琴道,“我看以后谁若是嫁给了他,才算是倒了霉呢。”

    “这几天我也略略打听了一下。”薛宝钗笑道,“两天前来的那位林妹妹。听下人们的传言,好像老太太有意亲上加亲呢。”

    “希望别。林姐姐那神仙般的人儿,怎能让那蠢货耽误了去。”

    “婚姻之事自古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看贾家林家的长辈意思如此,这事情怕是已经定了。”

    “我偏不信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薛宝琴道,“我已跟蟠哥哥说了,过几天就去那梅家随便寻个由头把婚事推了。婚姻本是自己的事,为何要让旁人多管。就算我爹还在,我对他也是这句话。”

    “你跟哥哥是一类人。”薛宝钗叹道。

    薛宝琴却笑道:“你不也是?伯父去了,你便应该长兄为父,婚事听蟠哥哥安排才是。我知道他不愿你进宫,你为何不听他的?”

    “我进宫只是去选公主伴读,并非是入宫为妃。”薛宝钗辩解道,“等事了出宫后,我的婚事也当然由他做主。”

    “这话就别跟我说了,你分明就是想先当女史,再作嫔妃,走你那表姐的路。”薛宝琴道,“我也觉得蟠哥哥说的没错。咱们薛家现在事业蒸蒸日上,用不着派你去和亲。”

    “什么叫和亲。”薛宝钗叹道,“咱们家世代皇商,钱财积攒的多,觊觎这些钱财的人也不知有多少。现在贾王史薛四家早就在走下坡路了,也只有我舅舅撑着门面。这时若是在宫中有个援助,或可挽回局势。”

    她又补充道:“妹妹你也不必太着急我。现在我表姐已经做了婕妤,估计不久后看在舅舅的面子上还有加封。那皇上既有了表姐,也就不需再拿我来笼络舅舅了。我看这次我多半是选不上,就算选上了,也就单纯是个公主伴读而已。”

    薛宝琴笑道:“那样最好。在我们几个看来,纵是万贯家财,也不如姐姐你开心重要。”

    “我也希望你们开心。”薛宝钗也笑道,“行了,不用给我按摩了。天色还早,你去找你林姐姐玩吧,我看上次你们很谈的来呢。”

    “我也正想去找她玩。”薛宝琴道,“只是上次她来看我们,送了几本诗书,这回我也不好空着手去。姐姐你出个主意,我该带些什么礼物去好?”

    薛宝钗叹道:“你林姐姐孤身一人寄住在贾家,我那天看她神色,分明有一股郁结之气,想必过得不是很如意。最实用的礼物,其实是给她带一把金叶子,平时方便赏给下人们。”

    她又道:“只是你们才见过两次,若送她金叶子,未免显得看低了她。我记得上次她说她身子不好,每过春分秋分就犯咳嗽。现在刚过了春分,你去取几两燕窝,再包一包洁粉梅片雪花洋糖给她送去,让她补补身子,岂不是好?”

    薛宝琴笑道:“还是姐姐想得周全。那我就去了?”

    薛宝钗含笑摆手,让薛宝琴快去。

    薛宝琴起身出门,包好了燕窝和洋糖,带着丫环燕儿,去了林黛玉的厢房。

    林黛玉见薛宝琴来,大喜,连忙迎进屋内。薛宝琴吩咐燕儿将礼物递给紫鹃,对黛玉道:“我姐姐原是要和我一道来的,只是她今日那病又犯了,正在屋里养着。她吩咐我带一包燕窝、几片洋糖给林姐姐熬粥喝,补补身子。”

    林黛玉忙教紫鹃收了,对宝琴道:“难得钗姐姐费心。回去替我谢过钗姐姐,望她早日养好身子,下次我去梨香院找你们玩。”

    薛宝琴笑着应了,与林黛玉一起进屋坐下。上次在梨香院时,她两人身边有个薛宝钗在,有些话不好乱说。这次屋里只有她们两个,也不管什么能说不能说的,尽是畅所欲言,毫无顾忌。

    两人就这样从下午闲聊到了晚上,其间主要是薛宝琴在讲她与父亲、薛蟠在外行商闯荡时的趣事,林黛玉也听得认真,时不时发表一下自己的议论。

    两人聊得投机,林黛玉硬是留下了薛宝琴共用晚饭,之后继续秉烛夜谈。又一会儿,林黛玉道:“琴妹妹,今日你我两人一见如故,不如结为金兰姐妹如何?”

    薛宝琴含笑答应,两人就击了一下掌,算是结为了姐妹。

    之后的话头就慢慢转到了林黛玉身上。林黛玉说起她这几年在贾府无依无靠,老太太又不管事,身边只有宝玉一个朋友,也是个不能体贴人心的。幸得来了妹妹,方有个能说上话的朋友。

    薛宝琴道:“这贾宝玉有什么好,要和他做朋友?”

    林黛玉忙道:“妹妹可还在生宝玉的气?他那人就是有些口无遮拦,绝没有对妹妹有一丝不轨之心,也绝不是故意要败坏妹妹的名声。那日回去后我已教训过他了,他也深感后悔,望妹妹看我面上饶他这一次,可好?”

    薛宝琴没好气道:“我怕他败坏我什么名声。我是个商人之女,不比你们官宦小姐,是在外面抛头露面惯了的。我是恼他这人,年纪都这么大了,还天天在没个正形,在姐姐妹妹闺房里厮混,嘴巴上也不清不楚的,看着就可气。”

    林黛玉道:“他原是这样天性,日后长大点许就改了。宝玉真不是什么坏人,姐姐在贾府这几年,下人的气不知受了多少,也只有在他身边,才有点开心的时候。”

    薛宝琴见林黛玉如此说,也只得勉强应是,心里却不以为然。

    又聊了一会,林黛玉突然有些咳嗽。薛宝琴见屋里还暖,便道:“我学过一门按摩的手艺,可以舒筋活血,理气止咳。我钗姐姐原也有些咳嗽的病症,今日我给她按摩了一会,她就觉得好多了。不如姐姐褪下上衣趴在床头,我给姐姐试一试如何?”

    林黛玉依言做了。薛宝琴看向林黛玉背部,虽是洁白如玉,但终是有些消瘦,比不得薛宝钗晶莹圆润。她暗叹一口气,运起内功,帮林黛玉调养经脉。

    忽听外面人声响动,似乎有人在外争执。原来贾宝玉闲来无事,来找林黛玉聊天。他一进门,就像往日一样向内屋径直走去。紫鹃燕儿知道林黛玉正赤着上身由薛宝琴按摩,哪里敢放贾宝玉进去,就一边拉着贾宝玉衣袖,一边大声吵嚷起来。

    薛宝琴听了,弃了林黛玉,走出屋外,就看见贾宝玉不管不顾地就要进屋,紫鹃燕儿也有些拉不住。她心中有气,用力推了贾宝玉一下,直推出了七八步外,跌了一跤。贾宝玉似是有些傻了,坐在地上不动,看着薛宝琴,也不说话。

    这时林黛玉忙穿了衣服出来,看见跌在地上的贾宝玉,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她对着贾宝玉气道:“我刚才在里面换衣服,你就不管不顾地要往里闯。辛亏琴妹妹阻了你,要是被你闯了进来,岂不是……”她说不下去了。

    贾宝玉这才知闯了祸,连忙爬起来对林黛玉打躬作揖,还是他那一套冒犯了林妹妹,真是罪该万死,以后再不敢了云云。平日林黛玉要是见他这样,非得大哭一场不可。但今日薛宝琴在,她只得忍住眼泪,淡淡地对贾宝玉道:“我今天乏了,你先回去吧,明天再说。”

    贾宝玉看林黛玉似是原谅了自己,大喜,连忙说不打搅林妹妹休息了,说完也没忘了给薛宝琴作了个揖,才匆匆出了院外。

    林黛玉和薛宝琴回到屋内,打发丫环们出去了,才坐在桌子对面,四目相对。半晌,薛宝琴开口道:“这贾宝玉真是不像话。幸得今天我在这,不然岂不是坏了姐姐的清誉。依我看,明天你或是去找你舅舅舅妈,把今天之事禀告,让他们严加管教;或是想想办法,让你爹接了你回姑苏去,强似在这贾府受气。”

    林黛玉只是低头不语。薛宝琴不知道林黛玉在想什么,但看她不说话,也不好继续怂恿了,只好道:“姐姐别伤心了。你前几天送我的诗书,我可是都看了呢。咱们来聊聊诗怎样?”

    林黛玉听了这话,方才打起精神,与薛宝琴论起诗来。一会儿的工夫,两人就谈得火热,方才的事似是已经忘了。

    聊了一会,林黛玉道:“方才听了,妹妹也是个会作诗的。何不就在这里口占一首,给姐姐品鉴品鉴?”

    薛宝琴眼珠一转,看向了摆在一旁的香炉,正袅袅冒着烟气,便开口问道:“姐姐熏的是什么香?”

    林黛玉答道:“这是南边产的熏香,我当年从姑苏带来的。”

    薛宝琴笑道:“我就以这熏香为题,作一首歪诗,给姐姐听听。”说罢,她吟道:

    “万里离家入小楼,煎心熬首泪难收。帘中长对灯和烛,不见星辰在外头。”

    林黛玉听了,沉默良久,方道:“妹妹不必变着法子劝我离这贾府。我父亲在南边当巡盐御史,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把我送到京城来,也是保护之意。他最近身子又不好,我怎能去他那里添麻烦呢?还是过得几年,得父亲之命,找个人家嫁了为好。”

    薛宝琴也不知道林黛玉说的这个人家是不是贾家。她不好再问,便又生一计:“既然如此,我还有一计,可以让姐姐能去外面看看,不必老是困在这贾府里。”

    林黛玉忙问何计,薛宝琴笑道:“你那天见过我大娘了。她是个十分良善的,对你也非常喜欢。不如你就认我大娘为干妈,再回过老太太,就搬到梨香院去住。我们薛家还要在京城住几个月,这段时间我便带你出去玩,也没人能管,岂不是好?”

    林黛玉似乎有些意动,迟疑道:“不知姨妈那边肯不肯认我。还有外祖母,不知许不许我搬去梨香院。”

    薛宝琴笑道:“大娘那边定然没问题,我给你打包票。至于老太太那里,你既认了个干妈,要去干妈家里住几天,她还能有什么话说?”

    她又笑道:“只是有一节。你若认了大娘做干妈,她可是有个儿子,以后若想再结亲,怕是难喽。”

    林黛玉羞红了脸,作势欲打:“你怎么也跟那宝玉学坏了,嘴里说些不三不四的话来取笑我。”

    薛宝琴连忙站起了身:“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我今天的话姐姐可得好好想想,若是有了决断,就派紫鹃去告诉我一声。”说着,她就招呼燕儿,回梨香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