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九福晋
繁体版

第282章 建个园子(二合一)

    “穷?”纯敏眼中满是不解,浓密睫毛下杏仁眼底浓浓的惊奇,拉着弘康的小手,问:“康儿,你为什么会认为咱们家穷啊?”

    是什么给你这个错觉,明明她和胤禟私产都很多。

    弘康右手食指指着胤禟所在的方向,说:“阿玛说咱家之所以没有妾室是因为家里面穷,养活不起那么多人,还跟我和哥哥说不能浪费东西,以后长大出府就得自食其力。”

    胤禟摸了摸鼻子,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咱家有银子,就是你阿玛只喜欢你额捏一个人,而且咱家有庶福晋,就是西院那两个。”

    “哦哦哦,那两个啊?”弘康还一直以为那是府上绣女,或者是荣养的嬷嬷。

    “不用担心银子,就算是建七、八个圆明园的银子也是有的,”纯敏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资产。

    不过纯敏和胤禟都很招财,生意方面基本上都是顺顺当当的,再加上乌拉那拉府时不时还要送点银子。

    “哦哦哦,”弘康点了点小脑袋,原来他们家还是家财万贯都不止。

    作为哥哥的弘瑞,都不忍直视自己弟弟这么傻里傻气的,还写信之时,还忧国忧民……还是先把自己照顾好,别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

    “不过这些银子都是我和你们额捏的,你们娶福晋,还有以后建府的银子得自己挣!”胤禟毫不留情说道。

    纯敏笑了笑没说什么,让小孩子不要过度虚荣是好事。

    何况胤禟如今这么说,不一定代表是这么做,就算胤禟真这么打算,她也可以私下补贴一些给弘瑞他们几个兄弟。

    “既然你们额捏说给你三个建个别院,那就建,有什么要求你们写在一张纸上一起给我,到时候爷安排人画设计图。”胤禟对着三胞胎说道。

    “阿玛,你真棒!”

    “阿玛,你太棒了!”

    弘瑞嘴角也扬起笑容,右手摸了摸身边趴着的胖橘聚财。

    纯敏既然答应给三胞胎建个院子,就在京郊偏远的地方划出一片地。

    胤禟拿到三胞胎的要求,就前往工部的人给出了别院设计图。

    众人好奇就问起来缘由,听到三胞胎羡慕四贝勒的“圆明园”。

    纯敏大笔一挥,觉得给儿子建个院子,不仅惊呼端郡王福晋大手笔。

    【宜妃娘娘:这小两口真是宠孩子,随口一个要求就建个院子。】

    【负能量满满的贫苦书生:有这个银子怎么不说捐献给朝廷?捐献给我们这些读书人!】

    【正能量的读书人:我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上状元,让我的儿子也有这样的待遇。】

    【老百姓a:端郡王府要建院子,是不是能赚点钱,打个零工。】

    【反清复明:端郡王这些银子都是老百姓的不义之财,鞭挞子果然可恶!】

    【康熙帝:老九家真能溺爱孩子,幸好弘康他们随着爱新觉罗的跟】

    【张英:难道最近礼部太闲了?要不要让端郡王换个地方?】

    弘瑞三胞胎来到尚书房,得到皇子皇孙一致羡慕。

    “九婶,也太豪迈,说建就建,”五贝勒胤祺的嫡子,弘晊啧啧舌,“额捏,都不让我多吃一块绿豆糕。”

    弘祥大大咧咧的说:“你也不看你一天吃多少甜点。”

    弘晊挠了挠头,“我觉得我上辈子可能是一块甜点。”

    “然后被人吃了?”弘瑞毒舌的接嘴道。

    弘晊幻想一下,急忙摇着头,“那算了吧,我才不是甜点,可能是我上辈子吃不起甜点,所以这辈子多吃一点补回来。”

    弘康也凑过来说:“外祖母常说吃啥补啥。”

    弘晊急忙快速点头:“对对对,你外祖母太有智慧了。”

    小孩子的话题经常说说就跑遍了。

    不过端郡王嫡福晋宠爱孩子的印象深深印在众人脑海里。

    小阿哥们都羡慕弘瑞他们有这么的额捏,像他们额捏不是逼着他们念书,就是让他们讨好阿玛,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而礼部尚书张英,觉得作为返聘重新上岗的老臣,必须让能力十足的端郡王胤禟在朝堂上发光发热,于是张英暗搓搓的建议康熙帝把胤禟调任到工部任职。

    康熙帝前脚刚同意,后面张英刚打算找工部的老伙计谈心。

    一件让张英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出现,张英长子张廷瓒因病去世。

    张廷瓒的去世,让张英白发人送黑发人,本来健康身体一下子就垮了。

    张廷瓒,康熙十七年中举人,次年考中己未科二甲二名进士。

    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日讲起居注官,官至詹事府少詹事。

    二十六年典试山东,后官翰林,侍读学士,康熙御驾三征绝漠,皆扈从……

    可以说若非抱病去世,就是未来第二个张英。

    幸好张家还有张廷玉,张廷璐,张廷王綦,张廷瑗,张廷瓘。

    尤其是张廷玉本身才能不亚于张廷瓒,不然张英真会一蹶不起。

    人老了,老了,就是为家族和儿孙以后做打算的。

    张英朝着康熙帝告假后,就带着老妻和儿子,回到族地给张廷瓒立墓碑。

    临行的当天,胤禟和礼部同僚一起把张英送至京城外,并给他安排一名府医跟随。

    张英看着同僚、胤禟恋恋不舍,老泪纵横的说了一句:“我敦复这辈子值了。”

    “张老,保重,”胤禟喉咙动了动,最终只说出这句话。

    众人看着张英一行人马车离去直到看不见的地方,才结伴返回京城内。

    康熙帝知道胤禟所作所为,难得说了一句:“老九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梁九功瞄了眼康熙帝的脸色,“万岁爷说的对。”

    康熙帝侧眸看着满脸毫不掩饰献媚的梁九功,笑着指着他:“你啊你啊……”

    梁九功憨厚的笑了两声,没有在接话。

    有事情过犹不及。

    过了几日,康熙帝宣旨十三阿哥胤祥的同胞妹妹,八公主布尔和玳为和硕温恪公主。

    选定驸马为翁牛特多罗杜楞郡王仓津,授仓津为和硕额驸。

    其实康熙帝选定驸马前大多数是以暗示对方,只等着大婚前宣旨。

    博尔济吉特氏生活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

    在皇太极入关时期,作为漠南蒙古曾给与了清朝极大的支持,尤其在军事上。

    后为了安抚边疆,清朝采取怀柔之策,在长城以北设立四十几家蕃王,相互牵制,以维护清朝和平安定。

    其中四十几家蕃王中,以翁牛特右翼旗实力较强。

    而且多罗杜楞郡王仓津之祖母郡主为英亲王阿济格第四女。

    所以不管是布尔和玳,还是宜妃娘娘对于这妆婚事都比较看好。

    只有十三阿哥胤祥觉得心底不愉快,布尔和玳何况性格沉稳安静,可身体很弱。

    十三阿哥胤祥一直想让布尔和玳留在京城,只可惜……

    不过没有谁关心十三阿哥的心情,因为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些年康熙帝一直在追查朱三太子的踪迹,还有反清复明的事。

    特别是几年前杭州、京城,甚至是端郡王胤禟被袭击之事都和朱三太子可能有牵扯。

    近日朱三太子案结,有关人被处以不同刑罚。

    还是同年二月十三日,闽浙总督梁鼐密折奏报“贼党窜聚情形”,就谈到为首者为一念和尚等,以朱三太子名义,安营于大岚山,有众一千余人,现除擒斩五名外,已陆续拿获八十余名。

    当时李煦也密奏浙江“贼情”说嵊县人张念一、张念二为首,以施尔远为军师,“煽惑民心”,纠众百余在慈溪县羊角殿,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官兵五十余人进剿,千总以下十余人被杀,绍兴府官兵再往剿,才把他们击败。

    已被捕获的施尔远等人供称:在四明大岚山有众千余,张念一、张念二即张君玉、张君锡,已在苏州拿获。

    十五日,浙江巡抚王然疏报拿获大岚山张念一、张念二等,康熙帝谕示张念一所供朱三太子及其子等速行追拿。

    三月十四日,梁鼐又以密折奏报大岚山情形,说派丁役扮作乡民前往察访,“走遍各山,细问土人,并无贼人屯聚处所,现今地方宁谧。”

    据查,张念一、张念二原系越狱逃犯,初时与叶天祥等六人结党,渐有附合者百余人。

    先在嵊县、慈溪等处行劫,继至阳觉殿分赃,千总娄汝初等带兵往捕,被伤致死。

    后因官兵追拿,分散逃匿。张念一与其党十五人逃至苏州被获。

    据供同伙者九十六人,今已拿获八十五名。

    不久,梁鼐再次密奏大岚山情形,说张念一等与江苏太仓“奸僧”一念似属两伙,为托名煽惑计,总以朱三为名。

    据查朱三改名何诚,有子六人,第三子已死,因缉拿太紧,妇女六口已自缢,第五、六子及孙一人已被捕获,朱三与其长子朱尧、四子朱壬在逃。

    闰三月十二日,曹寅密报浙江审张念一情形:所称朱三太子,不过借端煽惑,恐吓愚民,一时受刑,细问总属不符,一念和尚与张念一等实非同党。

    四月十二日,山东巡抚赵世显咨报缉获改名王老先生的朱三太子。

    据供,此朱三太子年七十五岁,是明朝后裔,名叫慈焕,排行第四。

    有子六人,第三子已死,其余均被拿获。妻、妾、儿媳各一,女三,均已自缢。

    康熙帝谕示:朱三是明代宗室,解往浙江议处。

    六月二十日,刑部审结朱三太子案及大岚山案。

    将朱三即王士元及其子朱壬等解至京城,问明正法。

    浙江案犯内张念一、张念二等七凌迟处死,朱兆琦等二十二人立斩,其余二十六人连同妻子发往宁古塔。

    十月初五日,朱三即王士元父子六人解至京城。

    朱三供认他真是明朝崇祯帝第四子,九卿等以为明崇祯帝第四子已于崇祯十七年前身故,又传唤明代老年太监均不认识,便以明系假冒,将朱三即王士元凌迟处死,其子五人俱处斩。

    至此康熙帝的心腹大患朱三太子彻底消失,可反清复明组织虽抓捕一批,可仍有人在活跃当中。

    不过这和纯敏的关系并不太大,如今纯敏安排人帮着张行娶亲,新娘子正是和胤禟一起逃回京城的张巧儿。

    后期纯敏也召见过张巧儿几次,觉得她是个好姑娘,对张巧儿的态度很不错

    至于那位想进端郡王府邸当妾室的李桂英,纯敏就很少见她,省着见到心底膈应。

    今日因张行和张巧儿两人大婚在即,纯敏又召见张巧儿,想了想把李桂英也捎带上。

    如今两人在京城养了许久,打眼一看已经不像一个村里面的姑娘。

    特别是张巧儿,纯敏特地让嬷嬷去教导她一段时间。

    如今张行已经打算去投身军营,以后没有张巧儿也是个官夫人,自然不能什么也不懂。

    张巧儿和李桂英被带到后院堂厅。

    这次李桂英明显比之前安分守己,眼神都不敢乱瞄。

    春桃感觉李桂英似乎有些紧张、害怕。

    “草民张巧儿(李桂英)见过福晋。”

    “你们来了,坐吧,”纯敏指着旁边的凳子。

    跟她们聊了一会儿在京城居住的事情,才让夏月把两个小木盒拿过来。

    “这两份是给早就给你们你们嫁妆的添妆,正好巧儿过一阵要大婚,就提前给你们了,”纯敏笑容带着亲切。

    东西算不上特别贵重,但也是普通人家拿不出来的好东西。

    特别贵重的东西,就不应该是他们能拥有的。

    若是有朝一日她们离开京城,被其他人看上那些东西,肯定会给她们召来祸事的。

    张巧儿和李桂英在纯敏的示意下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千两银票,还有一套首饰。

    张巧儿急忙说道:“这太珍贵了,草民不敢收。”

    纯敏笑道:“无事,给你们,你们就好好收着就行,这世道女子艰难,多存着银两在身边,总是有益而无害的。”

    “那就多谢福晋了,”李桂英急忙说道。

    张巧儿见状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将纯敏的恩情记在心底。

    等到张巧儿和张行大婚那天,李桂英突然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