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与元素大灾变
繁体版

第十四章 来自远古的神秘病毒

    “教授,是这样的,去年,也就是研二的时候,我参与了一个课题,那是一具由于北极圈冰盖融化而露出冰面的幼年披毛犀尸体,研究中我们在披毛犀体内发现了一种此前从未发现过的远古病毒。”庞欣雪释然了,决定和盘托出。

    “那和我们的课题又有什么关系呢?”说来说去,只是病毒而已,那太常见了,傅维大失所望。

    “考上博士后,因为马上就要进入古人类学研究领域,我做了很多功课,其中就包括拜读了您四年前的大作《论三百万年来人类基因进化的梯次与规律》;

    文中提到,人类的DNA在这三百万年的进化史中,不仅仅是加快了,并且似乎变得分层而有规律,基本上是每20万年发生一次大的突变,换而言之是每二十万年便会增加一些新的核酸功能片段,是吗?”

    庞欣雪摒弃了不该有的客套,已完全进入了学术讨论该有的状态。

    “没错,因为我之前也和你们的导师进行了交流,证实了这种突变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速度,在任何时期,任何物种身上都没有发生过的,而仅仅发生在300万年前至今的人科动物身上,当然,这与其说是基因突变,不如说是物种进化更为合适。”傅大维的表情严肃认真,他决定毫无保留的和庞欣雪开展一次正式的探讨。

    “是的,您的著作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但激发了我开展研究的兴趣与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我似乎发现了这个……”

    说着,庞欣雪似乎早有准备,她从文件袋里抽出两份资料,打开后摆在了办公桌上。

    “教授,我也是偶然之间才发现的,您看看,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傅大维急迫的拿起两份文件,仔细看去。

    其中一份他再熟悉不过了,那是他四年前亲手撰写的论文,此时翻开的正是其中的一个被作为插画使用的现代智人的基因测序图。

    而另一份则是一幅某种未知生物的基因测序图,图上,被人贴心的铅笔将基因结构划分出了不同的区块,每个区块用彩色笔精心作出了标示,有红色,蓝色,绿色,紫色,而更多的部分则是空白。

    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份基因测序图难以看懂,即使有部分人能看懂,譬如说对于生物学或者病理学之类学科的专家,这份基因测序图整体来说,就是一种普普通通的病毒,就算是一种远古的未知病毒,那也和别的病毒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端倪。

    但那些作了标示的区块,却别走一番玄机,对于熟知人类基因结构的人来说,绝对有着特殊的意义。

    “教授,这我只是无聊的时候胡乱标注的,标错了的话,请你不要见怪,不要笑我啊。”庞欣雪内心七上八下,怯生生的说道。

    谁知傅大维只是端详了片刻,便激动的站起身来。“庞欣雪,这是什么物种啊?是你们这几天测序出来的尼安德特人吗?或者是山顶洞人吗?”

    庞欣雪摇摇头。“都不是,这是我们在披毛犀体内发现的远古病毒。”

    “病毒!?”傅大维震惊之余摘下眼睛,将那份资料凑的离脸近近的,仿佛要穿过那张纸,回到十几万年前那蛮荒的远古时代。

    “这只是病毒而已吗?那为什么会包含这么多现代智人的基因片段!?”那些被标注出来的彩色区域结构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此时不言自明。

    “是的教授,我们已经将它的样本送病理学院分析过,它有着坚硬的蛋白质外壳,包裹着里面丰富的核酸信息,从生物学特征上来看,这确确实实是一种病毒。”庞欣雪不紧不慢的说道。

    “只是病毒而已吗?怎么会有这么巧合的事!”傅大维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既然是一种病毒,那它的复制机制和致病原理呢?”

    “样本太过珍贵独此一份,而且年代久远导致结构残缺不全,就算它结构是完整的,这病毒冰冻几万年之久,它的活性也许早就已经消散殆尽了,以现有的技术手段,难以进行病理试验,也就是说,无法进行论证。”庞欣雪镇静自如。

    “你的意思是,只能确定它是一种病毒,而并没有它的完整结构?”傅大维瞪大眼睛。

    “没有,能提取到部分结构已经极为困难了,要想找到完整结构,需要从极大数量的古生物冻体标本中进行筛选,要做到几乎不可能。”庞欣雪摇摇头。

    “这种病毒是国内首次发现吗?在国外是否有类似的记录?它进行过命名吗?”傅大维的发问一个接着一个,如连珠炮一般。

    “这些情况我还无法确定,由于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在披毛犀身上,这个病毒的样品并没有得的足够的重视,所以也没有与外国同行就此进行沟通交流过!它的发现,更多的是披毛犀研究工作中无意间的附带产物。”庞欣雪诚恳的说。

    “那对于披毛犀的研究工作你们开展的如何?”

    “一切顺利而且正常,那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幼年披毛犀,在更新世,也就是三百万至一万年前,曾经广泛分布于欧亚版块,经过仔细研究,它的DNA并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对于我们课题组来说,这一切只是一次正常的例行性研究!”

    “那只披毛犀是在哪里发现的?”

    “RLS国,科纳半岛。”

    “年代呢?”

    “先前我们根据碳14断代法分析,是在约200万年前。”

    “那岂不是正好是人类进化提速起飞的时代?!”傅大维顿时惊到站起。

    “是的,教授。”庞欣雪尽皆对答如流。

    傅大维已经问足了够多的问题,以后,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了十八年前入学后,在大一第一学期的第一堂课上,老师对他们说过的话:

    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这是由在非洲所挖掘出的大量化石所证实的。

    这些化石来源于各种古猿、类人猿、人猿、原始智人等等大量物种。

    而化石中包含了骸骨、各种石器和骨器,其分布年代从300万年前到1万年前不等,证据齐全,论据充分,结合这些非洲智人的迁徙轨迹,基本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演化链条……

    从那时起,人类单一起源说便成为了傅大维一生的至高信仰,直至今日,生性谨慎的傅大维依然对此奉为圭臬,不敢有丝毫的质疑。

    而这也是他赖以功成名就的基础,如果敢于挑战,那无异于将损害到一些集团的利益,他很有可能会在这一领域声名扫地,甚至身败名裂,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就在傅大维举棋不定之时,任小强的发言打断了这一切。

    “教授,这一切也许只是巧合呢,现在的问题是现有的病毒样本太少,而且我们现在可以完美复制出那么一个场景,就是远古人类在猎杀长毛犀的过程中,把智人的DNA留在了动物体内,在长期的环境中发生异化,并被后人误认为是病毒。”

    “的确是这样的,教授,现在的问题的样本太少,而且自然界里,相同的基因片段出现在不同的物种身上的情况是非常普遍而且无处不在的,所以这些目前还仅仅是我一个新奇的小猜想,请您无需过度解读。”看到傅大维这副神态,庞欣雪不禁有些后怕。

    看傅维扔不说话,思考片刻之后,庞欣雪知道科学是严谨的,越是重大的发现越需要繁杂细致的论证过程,于是她决定将事情来龙去脉作了一个简单陈述。

    “它的基因测序去年就已经完成了,之前我也只是看过一眼,但自从进入古人类研究小组后,对人类基因结构有了一些了解,这才把他们联系了起来,这都是我胡乱做的。”

    “对对对,样本数量太少了,但这不失为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思路。”傅大维叉着腰,眼神始终放在那份材料上。“小庞啊,你的发现很有意义,这种病毒,确实值得我们细细探索。

    你不说它的发现地实在RLS吗?这样吧,过段时间,我向学院申请一下,看看我们能不能去趟RLS国,说不定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傅大维究其一生都在探寻着人类起源的奥秘,如今距离上一次重大发现已过去数年之久,他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会有新的发现。

    但是与此同时,他又担心那些新的奥秘会将他之前的认知全部推翻,此时的傅大维神情恍惚,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但却明显强作轻松。“那好吧,这段时间的工作你们也辛苦了,明天还要继续,那今天你们就早点休息吧。”

    两人从脸上有些察觉到了傅大维复杂的心理活动,感觉该是溜之大吉的时候了,而且可以按时下班终究是件让人开心的事,于是不约而同站起来了。

    “那教授,我们就先走了,您也早些休息。”

    刚出得门去,庞欣雪便挽上了任小强的手臂,看男友的眼神中带着些许得意和挑衅,两人手挽着手逐渐离去,只扔下傅大维独自坐在办公室神思恍惚。

    回家路上,非洲智人的迁徙之路、两位青年才俊的热烈讨论,那张关于病毒的基因序列图,这些要素始终久久回荡在傅大维脑海里,加上四年未见的师父-陈厚衔突然提出的要求,让傅大维心乱如麻。

    连后座上两个可爱的孩子都发现了,今天这个大人很是奇怪,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搭话也爱理不理,与往日相比,变得沉默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