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与元素大灾变
繁体版

第十二章 迷惘而上进的天才少女

    “刚才那个就是尼安德特人啊?!”年轻女孩的话语中充满着欣喜。

    一对年轻男女一前一后,走在实验大楼干净整洁的走廊上,不时的互相交谈着。

    高高胖胖的男孩走在前方,手拿一个文件袋,整个人显得非常老练精神,步伐快速而仓促,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理着;而女孩则戴着一副眼镜,扎着马尾辫,明显残留着天真小女孩的气质,此时她正不紧不慢的跟在男孩身后,不停的寻找着话题。

    “是啊,要不你以为呢?”男孩一脸不置可否的笑意,就在前几个月,地方上送过来的一份尼安德特人头盖骨的化石,如今正是他们课题组近段时间的重点研究对象。

    “那上次那个呢?”

    “那是我们C国的山顶洞人!”男孩语气沉静。

    “不……会吧!大名鼎鼎的山顶洞人!我们C国华北人的祖先!?”女孩瞪大着眼睛,此时愈发显得激动了。

    “现代C国人只是带有少量山顶洞人的基因,未必是它们的直系后代,不仅仅是山顶洞人,我们C国人基因里甚至还带了一点尼安德特人基因呢!”男孩耐心的解释着。

    “尼安德特人?!那不是欧洲人的祖先吗?!我们C国人基因里有!?”女孩一脸的不可思议。

    “我该怎么说你好呢?”男孩有些无可奈何。“就好像山顶洞人并不一定是C国人的祖先一样,尼安德特人也未必是欧洲人的祖先!两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是远古人类,与现代的智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你要说是现代智人的直系祖先,那也太过想当然了!”

    “但我看过尼安德特人的复原画像,特别有那种荒蛮的,远古北欧人的感觉”。显然,女孩子的内心都是浪漫的,女孩不由的想起了北欧神话中的铁炉堡矮人。

    “还北欧人呢,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嘛?”男孩及时打断了女孩的幻想。“尼安德特人也好,山顶洞人也罢,他们只是一群智商低下的低等人种,跟你一样,笨死的!”

    “我怎么笨了?”女孩嘟着嘴,显得有点委屈。

    “都博士生了,还这么幼稚,你说你还不笨吗?”男孩笑笑,依然没有停下快步行走的脚步。

    “那我们这次测序出来的基因材料,就是来自刚才的尼安德特人吗?”女孩看着手里的档案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你不要说我幼稚,有时候,科学,也是需要带点想象力的好不好,我只是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能遇到我们的老祖宗!祖宗啊,请原谅子孙的不敬,请受小女子一拜!”

    “什么拜不拜的,那只是化石而已啊,你少在这装神弄鬼好不好!”男孩脸上一脸宠溺。

    “化石,那也是我们的祖先啊,怎么能叫装神弄鬼呢?”女孩的话充分诠释了什么叫感性大于理性。

    “科学面前,没有祖先!我们要收起一切感情,只需要努力探究化石中蕴含的真相就可以了。”显然,男性思维和女性还是不一样的。

    男孩此刻却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对了欣雪,你是怎么从化石中提取到DNA的?”

    “这时知道请教我啦?那你说我还笨吗?”女孩显得有些得意。

    任小强并未说话,只是一笑。“算了算了,瞧这点雕虫小技把你嘚瑟的!快点走吧,教授早就等着了!”

    他们是一对恋人,女孩叫庞欣雪,今年刚刚博一第一学期,硕士阶段研究的是古生物学,研究了两年诸如猛犸象、铲齿犀之类的远古生物。

    她极具研究天赋,学院曾经的风云人物,号称古生物学界的天才少女,自创一套从化石中提取DNA的独门绝技,硕士还未毕业,各大科研院校和知名生物企业的邀请函便已纷至沓来,只是拥有这个专利,便可保她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来到了傅大维的课题小组,一来为了和男友在一起,二来她对远古人类颇有兴趣,来到这里,可以满足她强烈的好奇心。

    初来乍到的她对这里的一切的古人类故事都充满着好奇,感觉处处蕴含着童话故事。

    而任小强已经博二了,这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大男孩,本科学的是分子生物学,总是擅于突发奇想,在按部就班的遵照指示开展样品基因测序工作的同时,也会时不时的提供一些新奇的研究思路,在这里,他既是庞欣雪的男友,也是她的前辈,现在他已经是课题研究组里面的支柱,堪称教授最得力的助手。

    两人来到了一间办公室前,敲了敲门。

    里面回应道。“请进!”两人应允推门而入。

    坐在办公桌前的正是傅大维,他是两位年轻学生的导师,此时已经换上洁白规范工作服的他正认真翻阅着桌上的资料,表情镇定而严肃,整个人已完全进入工作状态,与平时散漫平和的那个普通中年人判若两人,竟隐约有些威严的气质。

    “教授,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测序材料出来了。”任小强将资料从袋子里拿出,恭敬的递上去。

    “啊,是小庞小任啊,来,请坐请坐。”傅大维抬眼一看,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说着便小心翼翼的接过材料,好似那是一盆煮炖了很久、即将溢出来的浓浓香汤。

    傅大维一页一页的仔细翻阅着,视线在一页测序图上停留了很久,渐渐的,眉头变得有些紧锁。

    “奇了怪了,怎么和我预想的不一样呢?”一经开口说话,便将这名教授身上那隐约的威严气质一扫而光,语气满是无奈,还是平日那个和蔼可亲的傅大维。

    傅大维自博士毕业后便留校担任助教,为了课题素材,起初那几年,由于是冷僻专业,学生很少,经费也少得可怜,傅大维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一人在全国各地跑来跑去,风餐露宿的探寻古人类遗迹,那时的他整日灰头土脸皮肤黝黑,根本看不出来是个大学老师。

    直到四年前,他以非洲智人单一起源为理论基础,集多年研究成果为一大成,发表了一篇长篇论文,名为《论三百万年来人类基因进化的梯次与规律》,文中以大量的古人类基因测序数据为基础,引述了丰富详实的历史资料,对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与节点进行了层层论证,甚至对智人出走非洲后遍布全球的迁徙路线进行了大胆的设想,空间时间双重布局,向全人类描绘了一幅史诗般宏伟的人类进化长景绘卷。

    论文一经发表便轰动了整个古人类学界,这让傅大维声名鹊起,从此出国演讲邀约不断,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正是因为在自己专注研究的领域有如此造诣,使他收获了巨大的赞誉与荣耀,让傅大维后来成为了学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往后更是顺利任职了本课题组的博士生导师,但他即便功成名就以后,仍旧凡事亲力亲为,对学生没有一点架子。

    “哪里不一样?”任小强询问道。

    “按照设想,尼安德特人应该最迟在数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并没有留下后代,按道理,他们的基因应该与现代人类有所差异才是,但从基因序列来看,尼安德特人似乎与智人有着某种直接的联系,上次的山顶洞人,情况也一样。”傅大维的眼睛丝毫没有停下对材料的上下扫描,心里充满了疑惑。

    “有什么联系呢?”庞欣雪好奇的问道,初来乍到的她正是求知欲最为旺盛的时候。

    “线粒体DNA几乎不存在差异,可以说一模一样!”傅大维摇摇头,作沉思状。“按道理来说不应该这样的!”

    瞥了一眼庞欣雪一脸茫然的样子,任小强表现欲爆棚。“教授,我认为这不值得奇怪,同属人科动物,线粒体DNA相似度高一点,这很正常!”

    “可是,这不是相似度高的问题了!”傅大维托着腮,勉为其难的说道。“尼安德特人也好,山顶洞人也罢,跟智人根本就是分属不同的物种,甚至很可能存在生殖隔离,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情况!”

    “山顶洞人也许就是非洲智人迁徙到远古的华北地区演化出来的一个分支,那不就名正言顺的成为现代智人,或者说是现代东亚人的祖先了?”任小强努力的帮助傅大维解释着疑惑。

    “不不不,按照现有的山顶洞人资料,他究竟归属于智人,还是归属于晚期直立人,目前还无法定论,所以他还不能和智人混为一谈,他们和非洲智人并不一样,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的,现代人源于非洲智人可是国际科学界的共识。”傅大维摇摇头。“但是很奇怪的是,差异似乎并没有那么大。”

    基于十几年浸淫研究,他心中早已对人类基因的分子结构烂熟于心,看到图谱,他下意识的说出了这句话。

    如今,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现代人类70多亿人不一定仅仅只有非洲智人这一个祖先。

    若以常人思维来看,在那个原始落后的远古时代,并没有飞机和轮船,也没有汽车高铁,非洲智人日常出行,所凭借的只有两条腿,而且也没有导航,他们要如何跨越山河湖海,如何冲破广袤的重重阻隔,迁徙到相隔万里的各个大洲?精确的寻找到那些适宜他们繁衍生息的土地?

    即便历经千难万险成功完成了迁徙,他们又以何种方式灭绝了这片土地上的原生人类?

    而以科学的角度来看,分子生物学充其量只能证明现代人同根同源,但这个同源的始祖究竟是远古的哪个物种?以及具体来源于哪块区域?

    目前仅有的证据是西方古人类学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发现了一些远古人类骨骼化石碎片,他们并将该种类命名为夏娃。

    不知是凑巧还是确系如此,西方学者们宣称他们测出了化石中的核酸信息,夏娃的基因竟然与现代人的母系基因,也就是线粒体DNA完全相同,借助西方世界在科技领域不可撼动的话语权,由此,这个名为夏娃的女性远古人从此便成了地球上全体人类的共同始祖。

    对于没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来说,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天方夜谭,但就目前来说,这个观点还是得到了目前主流学界的认可,尚无充足的证据来推翻这一论点。

    只是近些年来,傅大维经手了海量的远古人类基因测序工作,随着研究工作的持续深入,他越来越怀疑,那个现代人的母系基因,其来源也许并不一定只有“夏娃”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