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总的大明
繁体版

第十四章 乌鸦嘴

    二人来到大杨庄外,此时太阳刚刚落山,残留的光明像是碳火的余烬,整个村庄看上去如同用粗黑的线条把轮廓描了一遍。

    家家都已经点上了灯火,却无一个人在路上行走,二人牵马进了村,走了没多远刘且想到一个问题。

    “师兄,那老汉一家又有村里人帮忙找了一天一夜都没找到,咱们该去哪里找啊。”

    “静字门中有问卜揲蓍之术,只要有那女尸的生辰八字,我就能算出她的方位。”

    “那你有她的生辰八字吗?”

    沉默...

    “我忘记问了。”

    “我也忘记问了,现在该怎么办。”刘且怕他尴尬连忙说道。

    “咱们已经到了这村子里,找死者家属一问便知。”玄常面色平静。

    刘且就近找了一户人家,敲了敲门半晌才有一个声音有些发虚的说“谁啊?”

    “劳驾,请问一下刚死了儿媳妇的杨老汉,家住在哪里?”

    “顺着这条道往前走,过两个巷子往北拐,第四家就是了。”那人在屋里面扯着嗓子说道,看来没有出来开门的打算。

    刘且谢过之后和玄常依着那人的指点,不多时果然找到了杨二壮的家,因为那家门口挑着白幡,门前还有草纸剪出的纸钱。小院的两扇木门此时也闭着,从低矮的墙头看过去,只有正堂里有光亮透出。

    刘且上前敲了敲了门,先开口问道:“这里是杨二壮的家吗?”

    屋里的人先是应了一声,片刻两扇木门打开,一个头缠青布,几缕白发有些凌乱落在外面的老妪走出来。那老妪看着眼前穿着青灰色道袍的两个陌生人,神色不免有些疑惑。

    “老大娘,我们是和杨老伯一同来的,只是我们骑马要快一些,所以先到了。”刘且上前解释道。

    老妪一听是和老头子一起来的,赶忙让进院中,二人把马拴在门外的一颗榆树上,这才随着那老妪进门。

    这是个一进的小院,正屋是连三间的茅草房,东侧一小间灶房,西侧搭了个猪圈。棺材还摆在院子里,七零八落的放着些杂物,治丧的东西倒是都归置在了一角。

    正屋进门就是吃饭的地方,放着一张小方桌边上是几个小板凳,只点着一盏油灯光线昏暗,一男一女两个四五岁的孩子坐在小桌旁,每人面前只有小半碗黍稷饭,桌子中间的碗里有些黑乎乎的咸菜。

    农家人基本不会太阳落山后再吃饭,因为要点灯熬油,这点钱是必须要省下来的,所以都会在太阳落山之前就把饭吃了。但今天比较特殊,老妪在等着老头子他们回来,不知道儿子现在怎么样了,心里总也不安定,这才耽搁到现在。

    两孩子看到有陌生人进来都抬起头,眼神怯怯的看起来有些木讷。老妪的神色有些复杂,按理说现在应该让这两个人坐下吃一点,可是锅里已经没东西了,这让她欲言又止。

    刘且看出了她的窘迫,便扯了个谎“大娘,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吃过了。您儿子也没事了,杨老伯他们估摸着再有半个时辰就该到家了。我们来这其实是为了您儿媳妇的事,听说她走丢了,我们来帮着找找。”

    老妪的神色这才放松下来,又听到自己的儿子已经没事了,心里绷着的那根弦豁然松开,两行浊泪止不住的落下来。两个孩子都放下筷子,来到奶奶的身边,他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无助的抓着奶奶的衣角。

    老妪哭了一会这才止住,又摸摸孙子孙女的头让他们继续吃饭,这才带着厚重的鼻音说:“巧莲是前天夜里跑出去的,我们都以为她死了,谁知道她又突然活过来了,还抓伤了二壮。村里人都说她变了僵尸,我们找了两天了也没找见影。”

    “大娘,那您有她的生辰八字吗?”刘且发问。

    老妪想了想才回答:“二壮和巧莲结婚的时候倒是请先生配过八字,不过我一个老太婆也不懂这些。她娘家应该是知道的。”

    刘且和玄常对视了一眼,现在再去她娘家恐怕有些迟了,玄常开口道:“大娘,那你有什么她随身带的东西吗?”

    老妪想了一会,穷人家的媳妇本就没什么首饰,衣服在给她换了敛服后也拿出去烧了。最后从一个木箱子底下从出一个红布包,打开来看是一支银手镯,只有半根筷子粗细,看起来没什么分量。

    “这是巧莲的陪嫁,一直没舍得戴,但没事的时候总拿出来摸摸。”老妪拿着镯子想起了那个勤俭持家操劳成疾的儿媳妇。

    老妪有些犹豫要不要递给这二人,玄常道:“大娘,我只需要过一下手就行了,不会拿走它的。”这才接了过来。

    这镯子的做工很粗糙,就是一根细银条弯出的一个环,表面也没有花纹,反倒有敲击的痕迹,应该是打造时留下的。银镯看起来很新,看着确实没带过几次,也不知道行不行。

    玄常双手握住银镯,口中念动咒文使了一个以物寻人术,这是寻物术的一种衍伸用法,层次略高一些。寻物术授箓之后只要学会便能使用,而以物寻人却要到扶乩阶段才能用出。

    玄常用心感受,忽然一丝异样从一个方向传来,就是她了!把手镯还给了那老妪,那一丝感觉已经印在他心底,只要集中精神便能顺着这丝感觉找到银镯的主人。

    玄常顺着那一丝感觉走出门外,刘且也跟了出去。老妪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跟出来说到:“现在天这么黑,不如你们先在这住一晚,明天再和老头子他们一起去找,也好有个伴。”

    玄常道:“老人家不必担心,今夜定将你那儿媳寻回。迟则生变,我们现在就动身。”后两句话是说与刘且的。

    刘且点点头,这是他第一次参与这种事情,心情难免有些激动。二人牵马来到村口,玄常再次凝神感受,片刻他指出了一个方向,刘且抬头看去,那个方向上正是给他们指路的老头那个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