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石桥
繁体版

第一章 无忧无虑 第七节

    第七节小姨

    在记忆中,张成在小学之前,就是小姨看大的,其实在更小的时候,张成的二姨也照顾了很长的时间,张成的母亲是家里的老大,在七十年代,家里的老大是除了父母之外的第三劳动力,也因此就肩负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直到弟弟妹妹都参加了工作。

    机关幼儿园开学了,孩子们的假期也结束了,技校的学生也都返校了,一切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这天早上,熟悉的早操铃声在六点如期而至,张成妈妈进屋拍了拍张成,此时张成爸爸已经带着学生们去早操了,“儿子,中午让你小姨去送你上幼儿园,妈妈回家吃了饭得提前去学校,今天有点事。”张成还蒙着呢。张成慢吞吞的穿好衣服,走出卧室要去洗手间洗脸,此时客厅的餐桌上已经放好了白粥和油条(滨湖县的早点多式多样,一般都不在家做早点),吃过早饭,张成妈妈拿起来木兰摩托钥匙,推门就要往外走,这时张成父亲回家了:“路上骑车慢点,吃完饭我也就走了,中午吃完让他小姨送咱儿上幼儿园吧,她下午没课。”“嗯,我给小夏(张成小姨)说了。”说着就带上门走了。

    “淑贤,走吧。”下楼正好碰见耗子妈妈,两个孩子一个班,又住在一个大院,一起上下学是经常的事,“中午你让张成跟我走就是了,你别让她小姨骑自行车了。”耗子妈说到,此时,张成和耗子都站在木兰车的踏板上,妈妈们开着车就往大院门口走,因为技校在相对偏远的东边,幼儿园和张成妈妈的学校在西边,因此只要是开学,孩子们都没有赖床的习惯,大部分孩子们的母亲的工作单位都在西边。“哥,终于能见安太和郑禾了。”家长聊家长的,孩子聊孩子的,虽然骑着车,但是一点没耽误聊天。张成回答道:“就是家离得太远了,放假根本就不能去玩。”

    过了一会,孩子们就到了学校,记忆中的小孩时候的安太的大平头,还有郑禾的大鼻涕,这些小伙伴也没想到,这样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到他们成家立业,甚至做梦都想不到的更远的以后。

    “安太,郑禾,你们玩啥呢?”还没进幼儿园的大门,大老远的耗子就叫他两,“没玩啥也,就在家玩呗,俺家新做的饼干,恁尝尝。”郑禾守着就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些饼干,其实就是蛋卷,郑禾家从小家境殷实,开了个饼干厂,从小就不少拿着家里的饼干到处给朋友们分着吃,这件事就算是以后也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快来快来,孩子们进教室了。”老师在教学楼前吆喝着,孩子们有的从滑梯上滑下来,有的从秋千上荡下来,有的刚从草地上爬起来,一个个的都进了教室。

    “好了,小朋友们,大家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按照放假签的顺序坐好。我们开始点名了。”

    孩子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板,正襟危坐,此时在外工作的家长们也在忙碌着,时光总是那么飞快,中午的时候家长们都纷纷把孩子接走了,走早大院门口,张成妈妈带着张成去马路对面买了两个烧饼,回到家里张成爸已经做好了菜,把餐桌放平了,小姨正从厨房端着菜出来,“小姨。”张成走到小姨跟前,“下午小姨送你哈。”小姨摸了摸张成的头,落了座,张成爸说:“小夏,你以后怎么考虑的,恁二姐,恁哥都去了济孟了(地级市)。”“姐夫,我就想着留在滨湖吧,毕竟毕业了,同学什么的都在这,离你们也近。”小姨说到,“不过你得好好学技术,现在技校毕业生也不如以前吃香了,好单位也不多了。就业形势不好。”张成爸说,张成小姨点了点头,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小夏,我先去学校了,恁姐夫有时也得走,你收拾收拾家里吧,别忘了到点送张成哈。”说着就和张成爸双双出了家门。

    张成一觉醒来,小姨已经拿着家里的钥匙准备出门了,小姨拉着张成洗了洗脸,“这个拿着路上吃,时间来不及了。”说着就递给张成一个苹果,两人就火急火燎的下楼了,小姨从储藏室推出来自行车,把张成抱到横梁上,马不停蹄地朝幼儿园蹬过去,一路上,着实没有几个送孩子的家长了,“小姨,我想吃雪糕。”张成扭头看了看小姨,“都几点了,都快迟到了。”小姨根本没顾得看张成,一心只想快到幼儿园,“哼!”张成不开心了:“真是的,小姨不好了。”就在这是小姨一个巴掌拍来,顿时张成鼻子就流血了,长大后,小姨给张成说,当时只是想打一下张成的嘴,没想到打到了鼻子,对于这件事小姨一直耿耿于怀,毕竟血流了很多,染红了衣服,回家之后被张成妈一顿数落,小姨也一直心存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