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烟雨
繁体版

第8章 门前摆摊大碗茶

    宋无双的这种茶,定义在高端上.高端的产品,就要有高端的平台。

    正所谓平台有多大,价格就有多高。

    不能在乡野的集市贩卖,要去大的城市才有市场。好物怎么能卖出猪食价?

    这里是淮南西路安丰军州,最近最大的城市是县城霍邱。

    阴雨季节过去了,就是一个艳阳高照酷暑天,这正是卖自己这种茶的好时节。

    带上阿柔和四十五个大小弟子,挑上茶叶。最小的孩子,还头顶一个水瓢。浩浩荡荡向霍邱县城出发。

    宋无双胸前兜着小妹,一路说说笑笑出了大山。

    一项腼腆的阿柔,是第一次走向山外,立刻就化身百灵鸟,蹦蹦跳跳一会唱歌,一会旋转舞蹈,一会摘朵野花,一会追赶蝴蝶。重归天然少女童真。

    今年她才十五。但被严肃的爷爷,教导成了小大人,这是对少女心性的摧残。

    一出大山,人气渐旺,沿途官道行人来来往往。

    老者幼童怡然自乐,书生小姐卿卿我我,达官显贵高车大马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浑忘记了三十几年前国破家亡靖康之耻。

    人是不应该总是活在痛苦的回忆里,但痛苦的记忆是不应该这么快就遗忘的。虽然宋无双和小妹在努力的忘记前世的痛苦,享受现在的安逸太平。

    霍邱城不小,在城东城西还有姊妹二湖,可算是鱼米之乡。

    原先的时候,被金国占领,备受蹂躏,绍兴十二年《绍兴和议》再回南宋。

    十几年太平让霍邱从残破再次走向了繁荣。

    这时候的南宋有人口八千多万。霍邱城内,人口不下五万,是大别山南麓最大的一座城,也是抗金的前线。

    这里已经达到了州府的级别了。所以,霍邱的知县是京官,全称是权霍邱知县事。待遇地位比县令要高得多。

    一入霍邱,就让人感觉到浓浓的人气。

    街道整齐,还有专门的人负责打扫。

    两旁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小摊子更是比比皆是。

    百姓衣衫干净整洁,即便补丁依旧,但也努力的浆洗的干净。穿戴丝绸的,比比皆是,显示着南宋的富足。

    衣食足而知礼仪,南北宋几百年重视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具体体现。

    行走之间,认识的,互相拱手打招呼。即便不认识的,只要目光相遇,也要含笑点头为礼。

    没有大声喧哗,即便是做生意的为招揽生意,也是细声细气,总显得那么的恬然平和。感染的你满心安泰。

    宋无双是来卖茶的。

    但这个时代的茶和他的截然不同。卖茶的,都贴心的将茶研磨成粉,供顾客挑选。

    宋无双的茶是没有人见过,当然也就没有人会购买。毕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必须要有充足的,自己身体受伤,或者是自己的口袋受伤,直到自己的智商受伤的风险的。

    但宋无双坚信,消费在于引领。

    来到了一家当街书店前,宋无双看看书店规模,门阔五间,好不气派。由于文风鼎盛,生意颇好,总有进进出出的学子文人光顾。

    吩咐阿柔和孩子们在门外等,自己兜着小妹施施然走了进来。

    这个书店不单单卖书和文房四宝,还兼卖古董字画,以及一些附近文人士子自己的书画。

    见有陌生的客人来,小二赶紧殷勤的过来招呼:“这位先生,有什么需求?”

    宋无双一笑:“能否请你家店主出来相见?”

    这很冒昧,但小二却是谦和一笑:“那就请先生稍等。”然后到了柜台后的房间,不大一会,一个身形高大的圆领员外,就被小二引领出来。

    见到宋无双互相拱手:“本人就是这间铺子的东家,贱名赵四海,不知道先生有什么事要本人效劳?”

    一团和气却又不卑不亢,是个很四海的性格。

    宋无双笑着道:“学生是霍山里宋家坳的私塾先生。”

    “失敬失敬,还没请教贵姓怎么称呼?”

    “学生宋无双,草字子谦。”

    自称学生,就是没有功名,但有字,就说明虽然年轻但也算是一地饱学。赵四海态度更加和气。

    “学生这次是带着弟子来的,走的时候,要在贵店添置些笔墨纸砚。”先给希望甜头,这是谈下面的事情到铺垫。

    赵四海会错了意:“如果先生手头短了周转,无所谓的,先拿去用就是了。”

    穷困读书人,时常在这里赊欠,乃是平常。有就还,没有不催,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人情厚道。

    宋无双摇头:“学生不是来赊欠的,而是先请赵员外帮个忙。”

    “如能帮助先生,自当全力。”

    “学生想借您门外空地,支一个摊子,再借一张桌椅,还请行个方便。”

    “我当是什么事呢,小事一桩。”然后也不等宋无双感谢,就对后面招手,吩咐伙计搬来两张桌椅,摆在了门外屋檐下。

    宋朝,文人做生意,不寒碜。

    来的时候,宋无双是要求弟子们挑着锅灶木炭的,于是就支起来,开始烧水泡茶。

    是的,消费在于引领,宋无双准备在这里,卖大碗茶,先让大家品尝一下。

    骄阳似火,酷热难耐,进城贩卖的商贾脚夫,抬着公子小姐的轿夫,突然看到了一个新奇的生意。那就是在路旁,挂出来一个白布幌子,上面赫然写着,大碗凉茶,一文一碗。

    然后下面还有一行广告小字,祖传秘方茶叶,消暑解渴。

    祖传秘方的茶叶,吸引了人的眼球,又让人疑惑。

    这个年代的茶叶,是宽胃暖肠的,何来消暑解渴一说?

    消暑解渴的说明,让人口水猛吞。

    一文钱一大碗,便宜。立刻引起人们驻足围观。

    一个坐在小轿子里路过的小姐,体恤汗流浃背的轿夫:“你们喝两碗吧。”

    轿夫千恩万谢,放下轿子接过丫鬟递过来的两文钱:“小哥,来两碗解渴。”

    临时摊长大师兄宋大赶紧笑着点头:“谢谢惠顾。”

    然后就在大桶里,舀出一勺子凉茶,就在围观人的目光中,故意的将茶水高高的缓慢的倒入桌子上的大碗里。

    碗不是宋人崇尚的黑色,而是纯白的,茶水入碗,更显水色金黄透明,一股清香四散飘逸。就这一个举动,立刻引的周围围观的人口津大生。

    眼睁睁的看着两个轿夫端起大碗,先浅浅的喝一口,然后点头啧啧有声,继而在大家的注视下咕咚咚一口干下,暑气立减。

    就这酣畅淋漓的一口,却又加重了围观人的饥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