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繁体版

第194章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朱元璋皱眉道:“谁?”

    朱檀笑道:“不知您还记不记得一个人,陶成道!”

    朱元璋想了想,道:“是他?成道这个名,还是咱赐给他的!”

    朱元璋瞬间想起了这个人

    原本是浙江陶家书院的山长,不带着弟子好好读书,却喜欢上了修炼炼丹

    等炼丹失败后,估计是发现这玩意爆炸威力实在不俗,转而又去研究火器了

    等自己灭掉陈友谅后称吴王后,路过浙江的时候,陶成道当时带着自己的弟子将他研究的各种火器献给了自己

    在之后的战争中,陶成道的火器屡立战功,自己为了表彰他,还封了他一个万户

    想到这里

    朱元璋顿时点点头

    “原来此人被你收拢走了!你倒是有心了!也难怪能搞出威力这么大的火器!”

    朱元璋想了想,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

    他笑道:“既然如此,朝廷确实该表彰!升陶成道为工部左侍郎吧!去应天办差!赏钱两千贯!”

    朱檀一听,顿时愣住了

    随后满脸涨红!

    老朱怎么这么黑心啊!

    话还没说两句,又挖墙角?

    陶成道如今是自己属下研究火器的第一人,若是入朝为官,自己岂不是白白替朝廷做嫁衣了?

    自己只是想让老陶出来给自己遮掩一下锋铓,可没想把他直接送出去!

    这波可就亏大发了!

    还好

    老朱实在太小气,所以这波还有得救

    朱檀对朱元璋道:“父皇!这赏赐是不是少了些?”

    话音落下

    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陶成道不过是个万户,一跃而成为大明的工部左侍郎,那可是正三品的官!

    怎么赏赐还低了呢?

    何况,还赏了两千贯钱!

    那可相当于纹银五百两啊!

    再换句话说,就是一千石粮食!

    这赏赐估计能把陶成道砸晕的!

    毕竟,一个正一品官员一年的俸禄不过一千石,有三成还要折成宝钞发放!

    到手都到不了一千石

    陶成道区区一个匠人,何德何能?

    朱元璋皱眉看向朱檀,道:“这赏赐还少?朝廷正三品的待遇,加上两千贯钱!这对他来说,算得上天降富贵了!你还替他不知足么?”

    朱檀干笑一声,道:“回父皇,陶成道在儿臣那里,一年的薪俸是八万贯!研究出来新式火器,还有额外奖赏!譬如这火器和两种火炮,每种,儿臣就又赏了他四万贯!他今年,估计拿到的钱可以达到二十万贯!

    官位确实不小,可是这钱.恕儿臣直言,确实是少了些!”

    话音落下

    所有人面面相觑

    朱元璋更是眼珠子瞪的老大

    “多多少?”

    朱檀老实道:“二十万贯啊!折成白银就是五万两,折成粮食就是十万石”

    朱元璋怒目圆瞪道:“败家子!你给一个匠人发那么多钱干什么!你知道这么多钱咱能干多少大事!”

    朱檀干笑一声,不再答话

    朱橚有些悲哀地看看身边的朱棣,道:“四哥,我好穷!我还不如一个匠人一年的薪俸多!”

    朱棣咬牙切齿道:“我也不如啊”

    秦王朱樉忍不住摇摇头,道:“败家子!老十这种人,真的是.有钱就飘!”

    另一边

    蓝玉看着朱檀,忍不住道:“鲁王殿下,要不然,末将去给你带鲁王卫吧?薪俸不要求太高,跟这陶成道一样就行!”

    话说到这个份上

    赏赐就别提了

    两千贯给人家陶成道,也真的是忒少!

    寒酸!

    朱元璋都有些脸红

    至于说入朝为官的事情

    估计陶成道也未必愿意吧?

    朱元璋对此心里有数

    若说是其他时候,这个三品大员即便没有俸禄,很多人也是趋之若鹜,即便老十给陶成道开一百万贯薪俸,只怕陶成道也会欣然放弃薪俸,选择做官!

    但在洪武朝,就不一定了

    首先是做官很苦!

    一年三天假,俸禄少的可怜,同时每日都要小心翼翼,捧着卵子过河,一不小心就因为触怒皇帝,三族都跟着遭殃

    其次就是做官也没什么好处!

    从锦衣卫到给事中,再到都察院,人人都能监督官员行为!

    甚至寻常老百姓都可以向朝廷时刻检举官员的不发行为!

    只要被发现,后果就是剥皮揎草!

    而陶成道如今,每日干着自己喜欢的事,年俸又高达八万贯!

    再加上他本就有官身,是个万户,因此对这个身份也没什么执念,估计别说工部侍郎了,哪怕是工部尚书,他也未必愿意干!

    当然,老朱可以强令他入朝

    但自己又何必自讨没趣,搞得好像要巴结他一样!

    想到这里

    朱元璋有些扫兴道:“罢了!罢了!你鲁王殿下大方!赏赐你都给了,咱还给他做什么!做人要懂得惜福,已经得了那么多钱,再得赏赐要遭忌讳的!”

    朱檀苦笑一声

    总算是保住了陶成道

    朱元璋眼看众将再无异议,也就定下了接下来的北伐之策!

    “既然意见统一了,那就先征纳哈出!”

    众人纷纷领命

    朱元璋看向傅友德和朱棡,淡淡道:“晋王和颖国公!原本打算命你们同去!但现在,咱有新主意了!”

    说着

    朱元璋淡淡道:“晋王、颖国公听旨!咱命你二人返回大同,领五万本部兵马清扫漠北!现在正是草原上牲畜繁衍的时候,不能让这些草原人太安逸了!扫扫他们的部落,抢抢他们的牲口,能带回来的俘虏便带回来,带不回来就全杀了!总之,那脱古思帖木儿若是真有魄力,尽管不顾一切去支援纳哈出便是!”

    话音落下

    二人躬身领命

    事实上,明初武将,大多数都跟老朱的儿子是联姻关系

    譬如太子朱标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婿,秦王朱樉是卫国公邓愈的女婿,燕王朱棣是徐达的女婿、周王朱橚是冯胜的女婿

    至于晋王朱棡跟傅友德,则是儿女亲家

    朱棡的王世子朱济熺是傅友德的女婿

    所以这两人因为亲戚的关系,合作起来会更加顺畅

    朱檀听着朱元璋的命令,也忍不住暗惊

    老朱真毒啊!不愧是当年带着淮西红巾军由小变大,最终统一天下的狠人!

    世人皆知常遇春、徐达、李文忠等人用兵如神,谁又知道,老朱比他们甚至还厉害呢?

    如此一来,漠北元庭的大军如果去救纳哈出,估计整个漠北草原都留不下多少军队

    到时候,只怕漠北各部落都会损失惨重,甚至是绝根!

    要知道,历史上,明宪宗朱见深就喜欢用这一招

    动辄就是派遣大军去犁庭扫穴,这个可不止针对女真人

    对蒙古人同样凶狠

    每年派遣明军疯狂捣毁蒙古人的部落,左手杀人,右手掠夺牲畜,蒙古各部落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离开河套

    朱见深也一举将河套地区夺了回来

    朱见深当时组织去偷袭蒙古人的大军,通常不过万

    而现在,若是五万人规模的明军在草原上撒欢的话,只怕蒙古人头皮都要发麻!

    估计挨着九边的蒙古部落都要倒大霉了

    很快,关于北伐的其他事项也全都定了下来

    正如一开始流传的,宋国公冯胜为北伐主帅,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

    傅友德被任命为副帅,只是他并不和冯胜一起出军,而是转儿和晋王朱棡一起清扫漠北

    副帅分别是武定侯郭英和永昌侯蓝玉,二人分别被任命为左右副将军

    而随行的藩王分别是秦王朱樉、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和齐王朱榑以及鲁王朱檀

    当然,名义上,还是由朱樉统帅大军的

    毕竟,按照老朱的规矩,藩王地位高于所有臣子

    只是在实际作战中,主帅是冯胜,这些藩王都必须听令

    北平城外

    二十万大军集结

    朱元璋一身明黄色龙袍,头戴金丝翼善冠,站在城头上,满脸威严

    他身边,站着文武百官,如魏国公徐达、兵部左侍郎温祥卿等人

    城下

    站在第一排的,是以秦王朱樉为首的六大藩王,其后,才是宋国公冯胜等人

    众将骑着高头大马,正对着城门

    朱元璋看向众人

    一时间心潮澎湃

    背后,飘扬着猎猎作响的大明龙旗

    眼前,是无边无沿的大明军阵

    朱元璋俯瞰城下,深吸一口气,声如洪钟:“十八年前,朕站在应天府的城墙之上,为大将军徐达、常遇春送行!朕期待他们扬我汉家雄风,复我中华故土!

    他们未负朕望,以雷霆之势收复幽云,惊走了元顺帝!我汉家旌旗,时隔五百年,再次飘扬在这里!”

    话音落下

    徐达脸色陡变

    他也不由得想起了当年北伐的壮志豪情来

    一转眼,常遇春已经早早病逝,当年共同奋战的李文忠,邓愈等人也都先后离世

    而自己,也刚刚闯了一次生死关,即便如今病体痊愈,但徐达也总感觉身体力不从心,大不如前了

    一想到这里,徐达也不禁有些感伤

    再看看城下矫健如龙的大明将士,忍不住生出一种江山代有人才出,而自己已垂垂老矣的伤感之情

    朱元璋朗声道:“今日,洪武十八年,朕再度于此,为诸位将士壮行!

    朕,盼着你们承继先烈之志,挥师北伐,直取辽东!

    朕,盼着你们能如当年徐、常等前辈一般,铁骑如龙,踏平纳哈出的军阵,还我辽东故土!

    你们乃我大明之精锐,是朕之肱骨!

    此番出征,非但为开疆拓土,更为我汉家儿女谋复兴之荣光!”

    朱元璋铿锵有力道,“朕在应天,静候佳音,待诸位凯旋之日,必当重赏!”

    话音落下

    城下众将齐声高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阵阵山呼海啸声中,听得朱檀心潮澎湃

    待众人呼喊声停止后

    朱檀忽然想起了一个声音

    曾几何时,那呼喊声也曾让他心潮澎湃!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朱檀忍不住高喝一声

    众人闻言,相互看了一眼

    都有几分惊愕

    毕竟,这个口号,之前可没有人喊过

    朱棣听到朱檀的喊声,也觉得心情激动,立刻高举配剑,跟着喝道:“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四周人眼见两位藩王都喊出这样的口号,以为是早早安排好的,很快,喊声齐齐响起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震撼人心的喊声响彻全场,朱元璋现在城头听着,也不禁激动万分

    “好!好!这话说得好!日月江山永在,大明江山永在!呵呵!谁带头喊的?不错!”

    徐达笑道:“臣看到,是鲁王殿下先喊出来的!”

    朱元璋点点头,看着朱檀,满脸欣赏

    “老十当初在应天便颇有文采,去就藩后就少有这方面的表现了,今日倒是能看得出,这小子还是有天赋的,呵呵.”

    很快

    秦王等人向朱元璋行礼辞行

    二十万北伐大军,开拔!

    金山今吉林

    当今元庭开元王,太尉纳哈出坐在一张奢华至极的椅子上,满脸冷肃

    他是当年成吉思汗座下“四杰”之首,木华黎的后人

    元末时,为太平路万户

    在元至正十五年的时候,因为太平路为集庆路后来的应天的门户,朱元璋在攻取应天之前,先攻破了集庆路,也因此俘获了纳哈出

    不过,朱元璋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善待蒙元的策略,所以对出身名门的纳哈出并没有囚禁或杀死,反而送回了北方

    纳哈出这才有机会在北方控制辽东,成为了如今的开元王、太尉

    如今,纳哈出坐拥雄兵近三十万,控制着辽东大片土地,与女真、高丽接壤,实力强横,甚至还在漠北元庭之上

    所以,纳哈出与元庭之间,早已是平起平坐的关系,平日里,双方书信、使者往来,也是极为客气的

    这一次,纳哈出看着眼前的元庭使者,皱眉道:“陛下这一次又有何旨意?”

    一边问,纳哈出一边忍不住冷笑一声

    这世上有混得这么惨的陛下么?连自己的都城都没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