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繁体版

第119章 赌约成立!震惊!郭桓案!

    什么!

    听到这话。

    宋讷等人眼睛发直,愣愣看着老朱。

    这

    这就把国家的抡才大典买了?

    200万两银子,就让朝廷的科举考试延期了?

    还.还要让那么多勋贵子弟参加考试?

    朱檀转过身来。

    满脸郁闷。

    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可是为了你老朱好啊!

    怎么现在自己赔了银子,还要付出大量精力调教勋贵子弟!

    简直血亏好吗?

    朱元璋也是满脸郁闷。

    “咱可是算着的!

    那长芦盐场你就算交给朝廷一年400万两银子!

    手中可还攥着接近500万两银子的!

    这次科举考试延期半年,你给那些士子花不了十几、二十万两银子!

    剩下的钱你就算交出来200万两,手中估计还能藏个200多万两!

    再加上你这个小子说话做事情向来都喜欢藏一手!

    咱怀疑你手中还应该有个二三百万的银子

    唉,你就这么小气吧!”

    朱标忍不住摇摇头。

    现在这个父皇,跟自己印象中的父皇可实在是差了许多!

    这十弟真是有什么超乎寻常的能力

    竟然能将父皇变成这个样子!

    若是平日里,父皇说一件事,该是怎样便是怎样!

    现在竟然还跟十弟玩起讨价还价的套路!

    甚至还同意了十弟这么看似不靠谱的提议,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宋讷、吴伯宗和吴沈更是人都麻了!

    皇上就这么把科举考试给卖了!

    而现在,自己还要跟朱檀打赌!

    还好。

    这个赌约,朱檀明显没有任何赢的希望,打便打了。

    朱檀看向宋讷三人,笑道:“三位大学士,现在父皇应允了本王的请求!这个赌约可以继续了!

    还是那个条件!

    为了证明四书五经的学问浅显无比,本王将从勋贵子弟中选拔50人收为弟子,学习半年时间!

    确保其中有八成,也就是40人可以考中进士!

    若是不足40人,本王认输!

    再也不提科举考试改革的事情!

    若是达到或者超过40人,那便是你们输!

    以后科举考试改制!你们必须坚定站在本王一边!”

    说着。

    朱檀看向朱元璋,笑问道:“父皇,若是儿臣能做到这一步,就足以证明这四书五经的学问浅显至极,不值一提,这科举考试也势必要改革的!这您认不认可?”

    朱元璋点点头道:“咱自然是认的!若是连你都能在半年时间内轻易教出几十个进士,还是从武将勋贵子弟当中调教出来,咱也觉得这科举考试非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显然证明可以钻空子嘛!”

    宋讷三人闻言,皱眉不已。

    按理来说,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朱檀可以取胜的!

    考上一个进士一般来说意味着什么?

    即便是天资卓越,自幼有名师辅导要考中进士,怕是也要十年寒窗苦读!

    即便是如此,已经算是惊才绝羡之辈了!

    毕竟,二、三十岁就能高中进士的无一不是人中俊杰。

    未来便是位列台阁宰辅,也不是不可能。

    朱檀这么轻描淡写的就说可以培养出几十名进士,简直是开玩笑!

    这个赌,赢面是极大的。

    甚至说稳赢也没什么问题!

    宋讷三人互相看了看。

    宋讷冷哼一声,道:“殿下,这赌约你若是赢了,我们三人就得坚决支持科举考试改制!

    这等背叛儒家的事情若是做了,到时候全天下的儒家子弟都不会容得我们!

    可殿下若是输了,可没有什么损失!

    这赌约只怕不公平吧。”

    朱檀眉毛一扬。

    “那三位大学士有什么条件?”

    宋讷淡淡道:“殿下方才说了那么多对圣人不敬的话!这件事原本应当现在就去圣人庙中,对孔圣人道歉。

    但殿下身份尊贵,便是不做这事,下官也无可奈何!

    现在正好借着这个赌约,下官便说出来!

    若是半年之后,殿下教出的50名弟子没有40名进士,那就请殿下在这孔庙当中连续祭拜七日,向他老人家告罪!

    同时布告天下,承认错误!

    今后不得再对科举考试只考察四书五经有任何异议!”

    朱檀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对于一个自己来说,连续七日向孔庙祭告道歉,还要布告天下自己的错误,也是件十分丢脸的事情。

    说起来倒也跟宋讷他们支持科学考试改革之后的后果相差不大。

    甚至宋讷他们还要更惨一些,毕竟,如果坚定支持科举考试改革的话。

    他们就可以算作是儒家的叛徒了,到时候只怕不知道要被多少所谓的圣人门徒当面啐口水!

    说的再严重一点,搞不好祖坟都保不住!

    还会被逐出师门!

    当然,宋讷他们估计也是觉得自己一定会赢吧

    朱元璋见双方赌约已成,笑着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那你们便下去准备吧!宋大学士,你来写这封诏书吧,告诉在京赶考的士子们,科举考试延期半年!

    期间产生的食宿费用,皆由鲁王府承担!”

    朱檀听到这话,随即道:“这里面可是有一件事要说清楚的,这些在京赶考的士子多出来半年的食宿费用,鲁王府愿意承担!

    但有些有钱的士子,吃住皆是豪奢,本王可就不管了!

    本王只愿意给他们正常范围内的补偿!”

    宋讷轻哼一声。

    这件事他早就想到了,但是只是故意没有提醒罢了,原本还想着坑他一笔,没想到这小子如此机灵。

    可是,如此机灵的人为什么要反对儒家呢?

    唉,儒家难道不好吗?

    真是不知所谓!

    朱元璋却是满脸笑呵呵道:“鲁王像咱!做事情还是要精打细算的好!”

    说着。

    朱元璋忽然好奇问道:“鲁王,既然这科举考试在你口中如此简单,你甚至能教出那么多弟子来,你怎么自己不去参加考试?”

    朱檀皱眉道:“父皇,学习这么苦的事情,儿臣怎么坚持得了?虽然简单,可是也很辛苦啊.”

    朱元璋:

    宋讷三人也是面面相觑。

    你自己都学的不怎么样,又怎么教别人啊!

    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鲁王殿下这个赌约打的也太草率了吧!

    这不是必赢吗?

    忽然。

    宋讷三人同时产生一个很荒谬的想法。

    鲁王殿下莫不是有意想要给陛下送银子,所以才找了这么蹩脚的借口吧!

    可是这对科举考试来说就太不尊重了!

    事实上。

    对于朱檀来说。

    要教出这么一批弟子,确实不是件难事。

    首先,现在这个时候科举考试还处于创制阶段,不像后世出现那么多新的花样和讲究。

    譬如写字必须要用台阁体,文体必须是八股文,题目的难度也是高的夸张。

    最典型的,莫过于截搭题。

    也就是将经典中的句子割裂、变化,形成新的考试题目。

    考官可能会从《论语》中截取片段,再以新的方式组合,形成题目。

    考生需要迅速识别出原文出处,找出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写出符合八股文格式要求的文章。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对经典文献有深入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同时还需要具备临场应变的能力。

    而现在,一切都没有!

    出题都是在四书五经找经典句子出!

    难度并不高。

    只要考生不断地背诵程文、研究程文的写法,同时死记硬背四书五经,再疯狂练习。

    半年时间,凭借着台阁体的字和对八股文的熟练运用,考中进士并不难!

    毕竟,其他人还在秀书法,朱檀的弟子们已经是印刷体一样的台阁体了。

    别人还在文采飞扬,朱檀的弟子们已经能够作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成熟八股文了!

    这对那个时代的科举考试来说,就是降维打击!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去找这些勋贵子弟了。

    应天府。

    一处告示栏。

    此时围满了前来看告示的百姓。

    有官员站在现场,生怕来看告示的百姓不认字,大声念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诸位勤学之士子,自远道而来,皆为国家之栋梁。

    原定之科举考试,因不可抗之因缘,遂决定延期半载。考试之期定于洪武十八年十月!

    因延期之事,生计费用或有不便,朕特令鲁王府全权承担。

    自今起,每月赐士子银八两,以助食宿之费。

    诸位勿需忧心费用之事,可专心备考。

    朕望士子们勿因此延期而有所松懈,更应加倍勤奋,以期金榜题名。国家栋梁,朕寄厚望于尔等。勉之!

    钦此!”

    其实。

    不等读诏官员念完。

    在场的不少读书人已经看完,并且炸锅了!

    “延期半年!这.这可如何是好!这国家的抡才大典,哪有延期半年的道理!”

    “一个月8两银子!这不是赚大了吗?咱现在一个月花销可也就3两.”

    “8两银子?一个月?这点钱喂牲口都不够!鲁王府打发叫花子呢?平白浪费少爷的时间!”

    “延期半年.这可怎么办?我家中尚有意中人等我回去娶她”

    “那延期半年又有何关系?”

    “她说了,若是我考完试不回去,她便知道我的心意了,会改嫁的!这告示若是她不知道,到时候觉得我变心了可如何是好!唉考试误我!

    我对她的心意,天地可鉴!这天下,就没有什么事,比她更重要!”

    “那要不然,你弃考回去?”

    “那还不如让她改嫁!”

    不理应天府学子们的纷纷扰扰。

    朱檀已经开始了四处找勋贵们求援!

    就一件事,要儿子!

    而且只要次子以下的儿子!

    毕竟嫡长子要继承这些勋贵的爵位,参加科举考试毫无意义。

    倒是次子之类的孩子,前途不像老大那么稳固,父辈们也想让他们更进一步,同时他们也想证明自己,这样的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动力才足。

    如今到了应天府中,朱檀是万万不愿意坐那颠屁股的马车的。

    今日里,他选择了乘轿。

    忽然。

    轿子停了下来。

    朱檀忍不住皱眉。

    轿旁有护卫呵斥道:“大胆!鲁王殿下的轿子也敢拦!”

    话音落下。

    有声音响起。

    “我等欲求见鲁王殿下!”

    朱檀躲在轿子中不敢出去。

    光天化日之下,自己的轿子都能被人拦,可见这些家伙要么有所求,要么就是想对自己心怀不轨。

    朱檀作为一个合格的怕死鬼,可是坚决不会允许自己犯那种随意露面然后被人刺杀的低级错误的。

    他对旁边的护卫到:“前面是怎么回事?”

    护卫道:“回殿下!轿前跪了不少人!想要求见殿下!”

    朱檀皱眉道:“知道是什么人吗?”

    护卫立刻道:“尔等都是何人!有什么事要求见殿下?”

    众人纷纷道:“我等皆是商贾.求鲁王殿下开恩啊!”

    朱檀皱眉不已。

    商贾?

    开恩?

    想起来了!

    晋商!

    前几日,父皇在奉天殿上可是说了,要擒拿处置这些晋商!

    如今怎么还会有漏网之鱼?

    他们不会是要来报复的吧?

    一想到这里,朱檀对身边护卫道:“将本王护住!”

    护卫赔笑道:“殿下放心!咱们护的好着呢!”

    此时。

    外面的守卫队形都变成十分森严,朱檀确实不用担心安全。

    护卫问道:“殿下,要将他们驱离吗?”

    说着,又眯起眼睛,咬牙道:“殿下若是愿意,将他们杀了也无妨!当街敢拦殿下的轿子,已是死罪!”

    朱檀摇摇头。

    带着心中的好奇,对护卫道:“我说,你去问他们!”

    护卫立刻道:“小人遵命!”

    随后。

    二人开始了传话。

    没办法。

    在不确定对方意图的情况下。

    朱檀才不会露面!

    “尔等不是该被朝廷处置吗?怎么现在会出现在这里?”

    护卫朗声问道。

    “小人等的盐行已被朝廷查抄!那些勾结朝廷的官员都被下狱了!”

    护卫又问道:“既然都已经被处置完了,为什么还要来找本王?”

    “除了盐行,我们的米行和车脚行也受了波及!如今悉数被朝廷查封!

    小人等虽然在盐这一道上走了错路,可是其他生意并没有做错!

    还请殿下开恩!饶小人们一命!”

    朱檀听到这里才算明白。

    原来。

    这些人都算是那批盐商里最没本事的。

    不过,即便是没本事,只要是盐商,都会被朝廷处置。

    同时,朝廷也够黑心的。

    处置的时候甚至还顺手查封了他们的米行和车脚行!

    这样一来,这些剩下的晋商虽然逃过一劫,但又陷入了新的绝境!

    什么都没有了!

    不过。

    这件事跟朱檀无关。

    朱檀才懒得管他们这些奸商。

    只是淡淡道:“查抄你们的资财,是朝廷的事情,与本王无关!各自散去吧!”

    话音落下。

    朱檀的护卫就要赶人了。

    没想到。

    早有人喊道。

    “小人等手中有一样重要物事要呈给殿下!只求殿下开恩,解封小人等的家产!”

    朱檀想了想,对身边的护卫道:“你去将那物事取来!”

    护卫领命。

    很快。

    护卫将一个精致的盒子送了过来。

    朱檀道:“本王怕有机关,你打开!”

    护卫:

    你怕我就不怕吗?

    不过朱檀的命令他不敢不执行,只得小心翼翼地将盒子打开,幸好,并没有什么机关。

    盒子中只是放着几页纸。

    护卫长舒了一口气,对朱檀道:“殿下,这盒子没有什么机关,您放心吧,盒中有几页纸,殿下请看!”

    朱檀摇了摇头,道:“本王怕这纸有毒!你取出来念给本王听!”

    护卫:

    无奈。

    护卫只得取出纸,开始念了起来。

    “洪武十五年七月,户部左侍郎、代理户部尚书,郭桓,私吞浙西的秋粮二百万石!

    洪武十六年十月,郭桓勾结南直隶淮安府官员孙衡,设立口食钱、神佛钱等,多征宝钞30万贯!

    洪武十七年二月.”

    朱檀听到这里已是两眼发直!

    口中连声喝道:“住口!给本王住口!”

    朱檀直到这时候才想起来。

    历史上。

    洪武十八年,号称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上爆发的!

    这.不是应该由御史告发吗?

    怎么现在先落到自己手中了?

    求支持呀今天又是一万一!还是那句话,如果有错字,作者先道歉,再整改!请大家多发现,多捉虫,感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