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宝典
繁体版

第210章 云开月明终有时

    识海当然不会平白无故的自动消失。几番查找后,风可儿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离奇的事实:她的识海和丹海合二为一了。

    好吧,其实合二为一的说法并不是很准确。

    确切的说,应该是原本位于胸膛里心口处的识海乔迁了。新的位置,与丹海重合。

    也就是说,丹海在上,识海在下。两者都位于小腹处。

    识海被高速运转的灵气层严严实实的遮住了。是以,风可儿曾一度以为它自动消亡了。

    甩一把冷汗,风可儿摸着依旧紧实平坦的小腹,百思不得其解:好端端的,识海怎么自个儿搬家了?

    接着,脑海里又冒出另外一个问号:两者叠置,久而久之,丹海会不会把识海压塌?

    风可儿微愣。很快,她意识到这是元灵的想法。

    很有意思。这次变故之后,元灵和她的脑电波貌似完全吻合了。无论想什么,说什么,都跟一个人似的。

    比如说,现在,她们俩又不约而同的冒出了同一个想法:是不是留在元灵体内的那些神识导致灵脉变异,从而最终引发识海迁移?

    心念一起,风可儿的眼前立刻浮现出元灵体内的全景图。

    哇咔,不是吧,这么玄幻?某人惊得两个眼皮直跳。就算有定影符作用,附着在灵脉之上的神识雾气最多也只能保持十五分钟。而到现在为止,十个十五分钟的时间都过去了。

    所以,眼前的全景图绝不会是残留神识的缘故。

    换句话说,她现在用的是元灵的视角!

    发生变故后,她多了一重元灵的视角,并且两者之前可以自由切换?这样的新发现令某人亢奋得浑身发抖。

    视角切换回来。果不其然,她内视到元灵也正处于极度亢奋之中。

    重新换到元灵视角。正如之前猜想的一样,灵脉果然发生了变异:乍一看,灵脉平均变粗了一号。再仔细一看,原本实心的灵脉居然全变成了空心管。而管子里充盈着的白色薄雾正是她的神识所化。

    怎么会变成这样?

    风可儿闭上眼睛,脑瓜子转动如飞……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缓缓的吐出一口浊气,了然轻笑:“原来如此!”

    在修真界里,宗门、派别众多。各家都有各自的修炼之法。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总的来说,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修炼之法无外乎两种:一是,淬体;二是,淬灵。

    前者最有代表性的是各种体修,以及剑修。信奉此道的修士们以淬体为主,辅以淬灵,认为强健的体魄方是长生之根本。

    后者的代表派别包括符修、丹修等,他们致力于淬灵,不太重视淬体,认为身体不过是一具臭皮囊,唯有灵体可永世长存。

    而风可儿修真走的是自学之路。如果一定要给她安个导师的话,那便是通天教主与通天宝典。

    通天教主的主张是炼气强身。他传给风可儿的三层清心咒功法全都是炼气之法。说白了,他属淬灵一派的。

    至于通天宝典,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盘古大神的修真笔记。

    也是大机缘,风可儿的体质竟似盘古大神之体质。所以,在修真的初级阶段,虽然有通天教主的指导,但是风可儿实际上走的是盘古大神的体修之路。

    到了后来,盘古大神的修为越高,则越来越侧重于淬灵。于是,风可儿也渐渐放弃了打怪升级之法,以清心咒为基础功法,闭关炼气。

    就在这时,因天谴之故,风可儿提前看到完本的通天宝典。修真日记里,盘古大神痛苦的写道:当意识到灵体过于强大,已非本尊可以驾驭的时候,他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穷半生之力,他终于看到了大道之光。可是,他淬体不足,身体肯定承担不起飞升上界的巨大压力。所以,飞升之日,便是本尊殒落之时。能成大道者,唯他费尽心血凝结而成的三道元神。可惜,它们皆有自己的思想与信念。它们似他,却非他。所以,大道将成,然而,真正属于他盘古的时间已然不多。

    风可儿被骇到了。清心咒在她心里也变成了红果果的嫁衣神功!

    于是,某人又掉头,欲重踏淬体之路。

    不想,事实很残忍:打怪升级的法门失效了。

    此后,风可儿又摸索出了一个新的升级法门,修为也接连突破。但是,她深知该法门实质上仍然走的是淬灵的老路子。于是,修为每升高一级,心中的阴影便放大一分。

    前路茫然,风可儿痛苦的纠结上了。

    接着,雪上加霜,她悲摧的中了风伏羲的阴谋,莫明其妙的险遭夺舍。

    也正应了通天教主之“危机”说。机缘巧合的,在重重险阻之中,居然又让她幸运的拨云见雾,窥得天机——意识与物质不可或缺,人本身就是灵体与肉身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一样也不能少。

    在修真之初,为了提高修真速度,修士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偏重淬灵或淬体。但是当修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修士必须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不然,即使有幸探得大道,也如盘古大神一样,终究只是替他人当嫁衣裳。

    思及此,风可儿心里象是点亮了一盏明灯,只觉得眼前的世界豁然开朗。

    道理想透彻底了。接下来,当然是要用理论指导实际喽。

    很快,风可儿发现苦难其实才刚刚开始。

    首先,识海与丹海叠罗汉,属联动装置。这对她来说,无疑是种全新的体验。比如说,她明明只是想调动神识,结果心念一动,神识、灵气齐动。反过来也一样。

    于是,她悲摧的发现清心咒没法练了。因为无论她怎么集中精神,提取出来的灵气总是与神识混合在一起的。

    接连试了N次,结果都一样。

    最后,某人火大了,索性“混纺”。

    不想,小心翼翼的推动一小团混杂着神识的灵气团在体内走了一个大周天,居然貌似没有导致什么不适。并且,因为灵气团里混杂有神识,所以炼气之前,无需再用神识包裹之,相比以前,操作起来更便利。

    风可儿暗喜。渐渐的换成更大份量,又反复试验了近千次。

    最后,问题圆满解决。她修改了清心咒的三重功法,主要是将里头的“用神识裹住址灵气”统统换成“灵气与等比例神识的混合物”。另外又重新优化了一下修炼的进程。

    其次,元灵象是跟丹海绑定了。它被限制在丹海之内,不能离开半步。

    直接的后果是,“脱壳术”变成了“分身术”。即,只要元灵起了“脱壳”的心思,风可儿便直接一分为二。并且,两个分身一模一样,和元灵一般大小。

    这一点令风可儿很痛苦。因为变故之后,元灵的体型大大缩水了。目前,它的个头刚好只有风可儿一半高。

    所以,脱壳这种招术,在人前是万万不可再用了。破绽太大!尼玛直接缩水一半,真当旁人都没长眼呀。

    除此之外,元灵还是千重元灵。只是,现在它身形一晃,不再是变出一千个元灵,而是变成一千个小号的风可儿。

    受其影响,“千手观音”之类的酷招也变成了残招——千手依然是千手,只是,变出来的千余条胳膊都是小号的,太畸型了,有木有!在公共场合,用这一招,会直接笑场滴。

    再者,神识和灵气搅和到一起后,直接影响到了风可儿的灵力值。最初的时候,她用灵力隔空取物,居然连饭锅都提不起。

    这是一段痛苦且艰巨的摸索之路。一招一式,皆从零重新开始。渐渐的,她重新掌握了伴着灵气的神识,与伴着神识的灵气。而她的灵力值也一点一点的恢复了。

    时间悄然逝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风可儿又做完一个大周天,运气回丹海。

    “滋啦——”

    丹海里的壁垒,破!

    灵气喷涌而出,剧烈的冲击着丹海壁。

    “嗡”的一声,丹海上下抖动起来。

    紧接着,识海也与丹海同步抖动,从云层的深处发出“轰隆隆”的闷响。

    一时间,风可儿只觉得胸口象是压着一座大山,喘不过气来。

    与以往不同,这次,壁垒之中涌出来的五行灵气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窜出丹海,涌向七筋八脉。尽管它们气势汹汹,却没有给筋脉造成多少实质性的损伤。一来,它们的数量少,威力有限;二来,筋脉里充盈着夹有神识的灵气,碰到它们这点子异类,便呼的一哄而上,将异类包抄起来,就地炼化了。

    与丹海里原有的灵气相比,这些没有夹杂神识的五行灵气明显密度大得多。所以,它们中的绝大部分还来不及外窜,便象铁块一样,纷纷下沉。

    而识海里云层翻涌,中央再次出现巨大的白色漩涡。

    于是,内外一合力,丹海居然“漏”了。

    绝大部分的灵气就这样跑进了识海里,被巨大的白色漩涡一口吞没。

    胸口的重压骤然消失,风可儿缓过劲来,首当其冲的是堵漏。不然,灵气全填了识海。然后,丹海塌了,识海也被撑破了。她也玩完了。

    用什么堵?

    紧急时刻,哪来得及精挑细选?手边什么凑巧,便用什么呗。

    她与元灵合力,凝结出数个灵气团,塞进丹海之底。这时混纺品的优点又充分体现出来了:夹了神识的灵气凝成团,再压紧,质量钢钢的。

    而这时,识海里的白色漩涡已经“消食”完毕,吐出一大团被炼化了的灵气。

    于是,识海轰隆隆的扩张了。

    丹海联动,也开始扩张。

    最终,筋脉也动了起来。

    ……

    元灵头脑里的千瓣莲花状晶核噌的大放光彩,迸出一圈五色祥光。

    提示音不复在。

    但,确实是升级了!

    象是背上经过一道电流,风可儿打了个哆嗦,腾身跃起,扑的飞出空间球。

    身后,“砰”的一声巨响,五色祥光象烟花一样绽开在空间球那紫色的天幕上。

    “主人,你进级了?”胡狸在洞府之外,欣喜的询问道。

    风可儿原本准备回去捞取祥光微粒,听到熟悉的声音,心尖轻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