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国录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入幕之宾

    “没错,覆灭!”

    宋府尹怅然叹了声,神情有些游离,娓娓讲述了曾经的江湖秘史。

    “这件事情影响重大,所以被朝廷封禁,早已不允许传播和讨论,并且当时朝廷反应很快,将这件事情隐藏了起来,知道的人并不多。”

    “那是天合五年的事情……”

    “天合五年,天湖府爆发了极为严重的旱灾,粮食颗粒无收,朝廷命人前去救灾,至于是谁就不说了,毕竟是陈年旧事了。”,王铭言明白,这个人已经死了。

    “前去救灾的人心思不正,与地方的统御司相互勾结,贪污了大量朝廷用于赈灾救济的钱财,无钱粮赈灾,灾情自然就无法得到控制,灾民就越来越多,并且官府贪污救灾钱粮的消息也不胫而走,最终,灾民们在走投无路之下爆发了起义。”

    王铭言没有说话,静静听着,但心中却默默哀叹,这就是当前承天帝国最为严重的问题,官官相护,狼狈为奸,贪赃枉法,搞得民怨沸腾。

    “可能当时的那个人和统御司巴不得灾民起义越多越好,这样他们就能名正言顺的贪墨钱财。”

    宋府尹又叹了一声。

    “府兵和统御司对灾民进行了暴力镇压,无数灾民身死,起义军节节败退,最后剩余数万人被逼入玄水派和百花谷所在的玄水山林。”

    “统御司追进玄水山林,可玄水山林地形复杂,天湖司命便想火烧山林,百花谷和玄水派自然不允,于是百花谷主和玄水派掌门便亲至军中,要求统御司退兵。”

    “统御司自然不会同意,百花谷和玄水派又态度坚决,本就双方僵持的时候,那人来到军中,见到貌美如花的百花谷主竟然起了色心,扬言让百花谷主做他小妾,他便让统御司退兵。”

    “百花谷虽然门派不大,也没有什么高手,可‘百花谷里出百花,百花出谷落百家’,百花谷中的人与江湖各个门派几乎都有姻亲关系,地位特殊,百花谷主又如何肯受这份气,当众痛骂了那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并揭露他贪墨钱财,官逼民反的事情,那人气急败坏,统御司司命也担心事情败露,便想要将百花谷主和玄水派掌门留下,可惜,玄水派掌门实力高强,硬生生带着百花谷谷主杀出重围。”

    “堂堂两大门派掌门被围杀,本就对承天朝廷和统御司没有好感的玄水派又如何肯善罢甘休,第二天便集结了派中精英,联合山中起义军,将整整五千统御司尽数歼灭,无一活口。”

    “最后呢?”,王铭言实在忍不住问道。

    “那百花谷主着实厉害,短短一天时间便将那人的所有罪状收集齐全,连同那人脑袋一同送到了承天府,同送来的还有一封书信,无人知道写了什么,但只知道仅仅两天后,国主下令将那人抄家灭族,另派出大皇子前去赈灾。”

    “大皇子仁义宽厚,一心为民,短短半月时间便将灾情稳定,并将那些起义军秘密收编成统御司,补齐了统御司的空缺,这件事情,就这么不声不响的结束了。”

    “大皇子……”,王铭言不自主呢喃了声,宋府尹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提醒了一声,“大皇子的事情也过去了。”

    王铭言点头,示意宋府尹继续,“直到后来,江湖上隐有传言,当时百花谷主的信是威胁国主,说如果国主继续追究统御司覆灭的事情,她就联合江湖所有门派……”,宋府尹目光一紧,“造反!”。

    “国主信……”,王铭言想问没有继续问,毕竟答案显而易见。

    “之后,承天便出了承天帝国律术武篇,其实就算是与江湖有了约定,江湖事江湖了,朝廷不干涉江湖事,江湖也莫触犯朝廷律法。”

    王铭言一副怎会如此的震惊模样,十分不解,“帝国就这么服软了?”。

    宋府尹面无表情,淡淡道了句,“铭言,闲来无事的时候,多读读书,看看昔日西佑是如何覆灭东乾,承天帝国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好啦!”,王铭言还想开口,被宋府尹打断,“既然那什么秋雨仇的事情已经解决,我便没有必要再过去,你自己回去吧。”

    宋府尹目光凝重的看着王铭言,语重心长道,“铭言,你心思细腻,能力也很出众,在承天年轻一代中属于佼佼者,有些事情叔父相信你也看得透彻,有自己的见地和想法,但作为你的长辈,叔父还是想对你嘱咐几句。”

    王铭言赶紧于马上正了正身,态度恭敬诚恳,“请叔父教导。”

    “皇子夺嫡,自古以来便是腥风血雨,对于夺嫡的皇子而言,最终必然是胜者登顶,败者落幕,没有任何退路可言。”

    “对于皇子的跟随者同样如此,胜者王侯,败者俯首,结局天差地别。我与你父亲都老了,无心参与党争,如能够明哲保身换来一世安稳最好,若不能,那就远走江湖,也可逍遥自在。”

    “可你不同,你还年轻,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所以容不得犹豫,必须早做抉择。若不想参与党政,想要独善其身,那就趁早与众皇子拉开距离,潜修学问也好,辅佐你父亲也好,不要参与进任何一方。”

    “而若想风浪中博个出头机会,参与进党争作把豪赌,那就要及早选好立场,赢了扶摇直上,输了听天由命,万不可如现在这般游离不定,否则到头来只会两头皆失,万般皆空。”

    王铭言浑身一震,他之前确实是这么想的,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游离二皇子和四皇子二者之间,有朝一日无论谁得势,于自己都有好处。可如今与自己接触并不频繁的伯父都看出端倪,那二皇子和四皇子手下能人众多,又如何看不出来。

    王铭言突然想起邢昀韬曾经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没有人能成功站在风口浪尖上,若不是在浪后趁浪而起,就是在浪前破浪而出,否则就算能够在风口浪尖站住一时,可待风平浪静,必将摔得粉身碎骨。”

    思绪百转之下,王铭言的内心无比挣扎和纠结,宋府尹也没有出言打扰,直到王铭言本一点点松塌下去的腰杆重新挺直,双目之中重新爆发出坚定精光,说了句“叔父放心,小侄明白!”后,欣慰的笑了笑。

    “哈哈,明白就好!如此叔父也可放心离去!”,说罢,宋府尹便调转马头打马离去,王铭言则一直目送宋府尹离开,目光越来越坚定,待宋府尹身影消失后,狠狠一拍坐下骏马,高喊一声,“驾!”,朝着一个方向径直奔去,头也不回。

    ……

    等王铭言回到弄墨楼的时候,四皇子正准备离去,刚好在门口与王铭言相遇,王铭言率先向四皇子行礼,四皇子上前将王铭言扶起,并微笑的拍了拍王铭言的肩膀。

    “铭言,辛苦跑一趟了。”

    “朋友之间,何来辛苦!”,王铭言恭敬附身,不过见四皇子目光隐晦的向自己身后扫了扫后,王铭言又继续道,“宋府尹公务繁忙,途中知晓秋兄脱离危险后便又匆匆忙忙赶回去了。”

    “宋大人为国为民,确实辛苦,官场楷模啊!”,四皇子有些失望,其实他心中清楚的很,宋府尹之所以没有前来,就是不想与自己相见,他和王铭言的父亲一样,都属于中立派,不过,四皇子又看了王铭言一眼。

    “说起官场楷模,令尊大人才是个中典范,令人钦佩啊!”。相比宋府尹,身为承天府尹的王铭言父亲,才是四皇子更想要拉拢的目标。

    王铭言又何尝不知四皇子心中所想,顿时谨慎起来,“殿下言重了,家父曾经说过,都是为官本分而已,不值得炫耀。”

    四皇子嘴角浮起一丝果然如此的遗憾笑意,再次拍了王铭言一下,“所以说令尊是官场楷模,若所有官员都如令尊一般,我承天朝廷,何至如此?”。

    王铭言立即闭口不言,这等话可不能乱说,四皇子也未在意,回头看向秋雨仇,面带欣喜,“雨仇,今日一叙,相见恨晚啊!”。

    四皇子抬头看了看头上的龙飞凤舞的弄墨楼三个大字,嘴角的笑意变为自嘲。

    “不过我身份特殊,不能在这弄墨楼久待,否则,该有人说我心术不正,坏了这天下圣地弄墨楼的清雅了。”

    “我等你去承天,到那时我们再秉烛夜谈,一醉方休!”

    秋雨仇拱手垂首应承道,“必不负殿下所期!”。

    “哈哈哈……”,四皇子仰天大笑,抬手挥袖,潇洒转身,“走了!”。然后便在众甲士的护卫下上了马,离开了弄墨楼。

    众人皆静立目送,只等到四皇子走远之后,方纷纷艳羡的向秋雨仇拱手祝贺,“恭喜秋兄,从此便成为四皇子幕中上宾,前途宏远啊!”。

    秋雨仇一一回应,好一会之后方摆脱众人,与邢昀韬、王铭言、唐洛风三人也离开弄墨楼,来到三人之前所在的小酒馆。

    “秋兄,真的决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