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殿
繁体版

第三章 道书

    看到孩子也不哭了,安安静静的在王志军媳妇怀里,王志军又连忙问道:“那怎么办啊?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老王头没有直接回复,而是走到王老三身边,把秦真接到怀里,抚摸着孩子的后背,问道:“小真,怎么样?有没有吓着?”

    “没有,我没事。”秦真坚定的说到,眼睛里有一点泪花,但是没有哭出来,转身趴到老秦头怀里。

    看着秦真,老秦头心里满心愧疚,怎么这么糊涂把小真带来。但是看着坚强的秦真,心里又有些欣慰,换作其他孩子,可能都被吓丢了魂。

    “好,好,小真,今晚回去跟我一起睡,小真是个坚强的孩子。”说完心里一叹,转身对被晾在一旁的王家父子说:“这是个小儿鬼,也叫夜啼鬼,是夭折的小孩子孤魂所化,没什么能力伤人,只是会吓唬小孩子。”

    略微一思量,又补充道:“最近有没有带孩子去过类似坟地的地方?这小鬼怕光,你们屋里的灯太暗了,勉强能看清楚人,它有机会趁虚而入。”

    “没有吧?我也记不太清了…我早就说屋里太黑了,你们就可惜那一点钱,不愿意再买个新的灯,让我儿子受这么多苦。”这时王志军媳妇哄好孩子,埋怨道。

    “唉!”王老三一拍大腿,“我这就去多买几个灯泡,让屋里敞亮点。”说完便准备走出去。

    “王老三你先别急,除了灯泡需要换一下,你在准备点别的东西。”

    “还要啥?老秦你尽管说。”平时吝啬的王老三此时颇为大方,看得出来,儿媳妇的埋怨和孩子受的苦让他也有点内疚。

    “先买灯,今晚把屋里屋外都给敞亮,再准备一个红灯笼,挂在门口,把这些香灰撒在屋外的窗台和门下边。”说着从包里拿出来一小袋香灰交给王志军。

    “小鬼今晚可能不会回来,但是以防万一,我再给你们两张镇压符,贴在门口。”

    “中,我这就去买灯,志军你去前边你大伯家,他是个木匠,让他帮忙给扎一个红灯笼。”老王头火急火燎地对王志军说到,然后转身就跑出去了。

    “秦大爷,你先到厅屋歇着,我这就去找红灯笼。”王志军说完也风风火火的出去了,只剩下王志军媳妇还在床头抱着孩子,王家婆子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王老三家的,咱们去厅屋等着吧,让你儿媳妇跟孩子休息吧。”老秦头说着,便抱着秦真到厅屋坐下。

    “我去倒水,你歇着。”老婆子笑了笑,看到事情也解决了差不多,心里松了口气。

    “小真。”坐在凳子上,老秦头把还趴在肩上的秦真放到自己的腿上坐着,笑着对秦真说:“没事了,小鬼被我打跑了,不怕。”

    “我不怕!”秦真这会又恢复了点活泼的样子,“那就是鬼吗?”懵懂的又问道。

    “小真是个勇敢的男子汉!那只是一个小鬼,只会吓唬人,咱不怕他。”老秦头看秦真好了许多,宽慰了不少,心想如果被春兰知道,不知道又唠叨多久。

    “我长大了,也要学打鬼!”秦真又握紧拳头,向前打了一下。

    听到此话,老秦头一愣,不过心里也没当回事,看着天真的秦真,心里满是柔软。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王老三气喘吁吁的回来了,买了电线,灯座和灯泡,和老秦头一起把屋里屋外都接上了新的电灯。

    看着光亮的屋子院子,王老三说到:“确实敞亮了让人心安,以前我是太可惜电费了。”然后又按照老秦头的指点,在窗沿和门口撒上香灰,贴上黄符。

    这边忙完,王志军也提了一个红灯笼回来,老秦头看到灯笼做的挺精致,心里想着这王老大手巧。

    “把灯笼装上蜡烛点上,然后挂到门口最高最显眼的地方。”老秦头话说完,王家父子就搬来梯子,把红灯笼挂了起来。

    “今晚守着灯笼,蜡烛快烧完了,就换上新的,等到鸡鸣就可以撤了。”老秦头想了想,又补充,“黄符不要揭,连续挂三天晚上红灯笼,小鬼就不敢来了,王老三你明天去找一颗骨牙,放在我们村土地庙供奉三天,然后找个红绳给孩子做成手串带着,今晚没事了,我就先回去了。”

    老秦头说完就准备抱着秦真回去,王老三见此,急忙给老婆子使眼色,跟上前去对老秦头说:“这天也晚了,我也就不留你了,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说着把老秦头送到大门口,这时老婆子匆匆忙忙地从屋里出来,把一团东西塞到王老三手里。

    接过东西,王老三又上前说道:“这钱拿回去给小真买点东西吃吧,今晚也是吓着孩子了,也是给你添麻烦了。”

    老秦头看着递过来的钱,没有拒绝:“按规矩,我是必须收钱的,看事不能白看,不然就乱了因果。”把钱退回去了一大半,只拿了50块钱,“都是穷苦人家,我收下这点就行了,你们回去吧。”

    “老秦,你这…”王老三心里感激,也不好违逆老秦头的意思,几十年的老朋友,此刻真的是对老秦头无比佩服。“志军,你去送送。”

    “不用送了,就这点路,两步就到了。”说完老秦头抱着秦真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走咯,回家咯!”

    回到家的时候,秦真已经趴在老秦头的肩上睡着了,轻轻的把他放到床上,盖好被子,转身到屋外抽起了烟,今晚的事肯定要被春兰知道,想到这,耳朵不自觉有点痒。

    果然,春兰回来之后,对秦真嘘寒问暖,天真的秦真把老王家的事描述给春兰听,春兰一下子就跟炸了毛似的,脸色一变,大声叫到:“姓秦的,你给我出来,你怎么能带小真去掺和你那点事?…万一把孩子吓出来个好歹你怎么办?…你说话啊?…聋了?…这么大的人了,办事还是没轻没重?……”春兰越说越生气,老秦头耷拉个脑袋从屋里出来。

    “我当时不是没办法吗?总不能把小真一个人放家里…”老秦头解释道。

    “哎…哎…你别动手,孩子都这么大了,看见不好。”春兰拽着老秦头的耳朵,自从有了秦真,春兰在孩子的事情上,脾气是越来越大。“放手…快放手…这不是没事嘛…你年纪也不小了,别那么动肝火,哎呦…”这婆娘这几年真是长本事了,欺负到当家的头上了,老秦头心里暗想,终究是不敢说出来。

    时间过得很快,千禧之年已经两三年前,秦真已经9岁了,似乎已经把在老王家发生的事全都忘记了,上了几年小学也懂了很多事,但是也越来越显的调皮。

    刚放暑假的第二天,刘正耀就跑到秦真家里找他玩,手机还拿着几本巴掌大小的书。

    刘正耀就是老刘家的孙子,当年从地里刚被捡回来的秦真,还是跟刘正耀他妈妈蹭的饭,有这层关系,秦真和刘正耀的关系更亲近一些。

    “铁蛋!…你快来看,我爸从城里回来给我带的小人书。”刘正耀满脸兴奋跟秦真喊到。

    “刘歪耀,不准再叫我铁蛋!”懂事的秦真一直对这个小名耿耿于怀。

    刚上学的时候,同学们知道了秦真小名后,都是哈哈大笑,这个小名就是刘正耀泄露出去的,为此秦真还专门在字典上查到和正相反的歪字来报复刘正耀。

    “哈哈哈!”刘正耀仿佛听不到自己的骂名,“你看这个小人书,比咱们课本上的有趣多了。”说着翻开一本,上面画着一个瘦瘦高高的人,和一个矮小头还大的人。

    书上画着两个性格和身材大不相同的人,发生各种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了两个孩子,时不时地哈哈大笑。

    看完了一本,又翻开另一本名漫画书,画着一个小小的少年,身后不知怎么的还有一个细细尾巴。

    天色渐晚,刘正耀的妈妈来找他回家,“我家还有几本,明天你来我家,我我们再一起看”,说着跟妈妈回了家。

    秦真站在门口,看着拿走的小人书,有点意犹未尽,心想老爹也没给我带回来过什么新奇的东西,小孩子都有攀比心理,想到这,秦真便回屋里扒拉,想找到一些有趣的书。

    在家里找了一圈,也没找到有一张带字或者画的书,心里不免失落,这时突然看到屋子角落有一个大大的黑色实木箱子,想到老爹经常把他不用的布包放在箱子里,还用锁了起来,以前倒是没有注意过这箱子里放的都是什么。

    今天好奇的心被点燃了,想到大人这会还没回来,秦真循着记忆,从床下边摸到一把钥匙,打开了角落神秘的箱子。

    箱子里的东西一目了然,一些纸包的冰糖,老爹的布包,一摞叠的整整齐齐的衣服,和一个蓝色绸布包的整整齐齐四四方方的东西,像是一摞书。

    秦真费力的把蓝色绸布包拿了出来,打开系着的结,果然看到一摞线装书。

    最上面的一本龙飞凤舞的写着《符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