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高天下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庞勋兵变

    钱建桥听到这里,虽然对他们的关系与身份仍有许多疑惑不解之处,但结合林言以前对自己讲的那些故事,总算猜到了几分事情真相:

    这个名叫苗泽莲的女人虽然年轻,却是北邙山派的掌门人,不但被世人奉为天下第一预言师,而且还深得唐朝皇帝的信任和倚重。

    林言也是一个预言师,并且其预言力还在苗泽莲之上。

    苗泽莲听说了林言的名声后,带着将信将疑的心情,特意化名去见了林言。

    苗泽莲发现自己其实名不副实后,可能仅因为心生妒忌,也可能她真的预见到林言会在十二年后谋反,总之,她说服了大唐天子,并利用皇上的旨意,施用法术将林言封印到一个古铜钱之中。

    但她并没有完全遵从圣旨,将林言处死,而是派人将古铜钱秘密带到这个荒岛上藏起来。这样,她既除掉了一个潜在的对手,又多了一个可以暗中借助的人……

    钱建桥思想一走神,便未听见苗泽莲后面的说话,待到终于回过神来时,只见苗泽莲正在做一件惊人的事情——

    只见她转过身来,走到刚才自己吹笛子的那株大树下面,将那面金灿灿的铜镜小心地嵌入到树干里面,然后后退几步,闭上双眼,低声念了一会钱建桥既听不清楚、更听不明白的咒语。

    过了一会,只见嵌在树干中的那面镜子忽地向外射出了一束白亮的光!

    那道光芒十分耀眼,像一束手电光一样,将苗泽莲照得一清二楚。

    只见苗泽莲年龄大约二十五岁上下,眉黛鬓青,娇美绝俗,精致的脸蛋在白光照耀下愈发显得肤光胜雪。她的头上戴着与斗篷连在一起的黑色尖帽子,全身罩在黑色的斗篷之中,身材显得颇为高挑。

    苗泽莲缓缓睁开双眼,对着白光定定地注视一会后,忽地向镜子走过去。

    看她那款款从容的样子,就好像那道镜子是一道开着的门,而门里有一间正亮着灯的屋子一样!

    当她毫无阻碍地走到镜子前,那道白光忽然妖异地增亮了几百倍!

    白亮的光芒不但让钱建桥看不见光芒中的女人,而且连眼睛都被刺得无法睁开。

    过了一会,他感到那道白光似乎已经减弱了许多,才又睁开双眼,眯眼看时,只见那道白光已经消失了。

    苗泽莲也消失不见了。

    林子里寂静无声,除了如水的月光投到林中,在满地杂草和落叶上面投下许多斑驳的树影外,没有别的声音和影子。

    “那个女人去哪儿了?难道她也走进了镜子里?”

    钱建桥一时傻眼了,虽然有些害怕,但又难禁心里生出的强烈好奇心。

    “那个女人不怕跟蛇妖同处一个镜子里吗?她走进镜子里去做什么?”

    他决定上前去查看究竟,于是悄悄从地上站起来,蹑手蹑足地向那棵大树走去。

    到了大树下,他看见粗糙的树皮表面嵌着一面直径大约十厘米左右的铜镜。

    铜镜此时完全没有了光亮,如不借助月光,就算有人从这儿经过,也不会发现树干上嵌着一面镜子。

    镜子的边沿是一圈看上去颇为神秘和古老的花纹。

    钱建桥知道这个铜镜其实是面附有魔力的镜子,因此不敢去触碰它,只是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右耳凑到铜镜边,他侧耳倾听了一会,没有听见里面有任何声音。

    他心下愈加好奇,因为曾有过窥视铜钱秘密的经验,所以他迟疑小会后,终于大起胆子,又将两只眼睛凑到铜镜上面向里窥视。

    还是什么也看不见。

    钱建桥屏住呼吸,耐心等了一会,终于,又像上次偷窥铜钱一样,眼前渐渐出现了光亮。

    光亮慢慢扩大,最后在他眼前出现了一个白而亮的圆。

    寂静有顷,白光开始变得柔和,并且中间出现了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

    那些影子逐渐变得清晰,最后,呈现在钱建桥眼前的,果然又是一间石屋!

    但这次看见的石屋和上次在铜钱里看见的石屋不一样,上次是一间空间独立的石屋,里面除了一张木床外,空空如也。现在他看见的石屋,更像是一间牢房。

    在这个光线幽暗的石屋中间,横有一道又粗又密的铁栅栏。

    铁栅栏将石屋一分为二。外面的石屋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静悄悄的背影,正是那个名叫苗泽莲的神秘女人。

    而铁栅栏里面,则更加黑暗,钱建桥借着微弱的光线细瞧,也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出铁栅栏里面有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暗空间。

    “蛇妖肯定是被关在这道铁栅栏里面,难怪这个女人不怕蛇妖,敢毫无顾忌地走进镜子里去!”

    苗泽莲浑然不觉镜子外面有人偷窥,只见她静静地站立一会后,才开口对着阴森森的铁栅栏里面问道:“林言,你真的再不愿意为我预言一次吗?”

    铁栅栏里面没有回应。

    苗泽莲似乎有些生气,只听她叱道:“实不相瞒:五年前你果然没有预言错,就在今年,桂州(桂林)发生了兵变!但你的预言也没有完全对,这次兵变的首领并非什么藩镇首脑,而是在军中职位卑微的粮料判官庞勋!

    “此次兵变的祸根其实在六年前,也就是你被我封印起来的咸通四年(公元863年)就埋下了。那年,南诏攻陷了安南,朝廷为了边防安定,招募了二千兵马驰援安南,其中分了八百人守戍桂林。

    “按照约定,这八百名戍兵在三年之后应由新募的戍兵替代,他们可以返回家乡。这八百名戍兵主要来自徐州,以勇悍闻名,朝廷特派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前去镇领。

    “本来崔彦曾的严刻治兵方法就已引起了很多戍兵的不满,加上他信任的都押牙尹戡、教练使杜璋、兵马使徐行俭等人都是性子很残暴的人,因此更令这些戍兵十分痛恨。

    “戍兵们一直忍气吞声,只是希望忍满三年后,能回家乡与妻儿老小团聚。哪知三年期满后,崔彦曾却以种种理由,将这八百名戍兵强留下来。

    “又过了三年,戍兵多次向崔彦曾要求履行当初的约定,但崔彦曾又以让他们回家的军费不够为由,要他们再留一年。

    “这些戍兵已不再相信崔彦曾的话,激愤的情绪弥漫全军。在此之际,都虞侯许佶、军校赵可立、姚周、张行实等人,秘密酝酿兵变,他们杀了监视他们的军官,推举颇有人望的粮料判官庞勋为主,劫了仓库,然后北向家乡徐州攻去。

    “他们攻下徐州城后,不但俘获了令他们最为痛恨的崔彦曾、焦璐等人,还杀了尹勘、杜璋、徐行俭等人,因此声名大震,徐州城中愿附从者一下子竟达万余人。

    “现在庞勋的野心越来越大,已妄想要灭了大唐,自已做皇帝。他以许佶为都虞侯,赵可立为都游弈使,分领诸军,北上中原。一路攻城掠地,沿路州县毫无阻挡之力。

    “雪上加霜的是,沿途州县不断有农民起来响应,因此叛军更加军势强盛。

    “皇上见这股叛军像滚雪球一样,人马越打越多,已经发展到二十万人,十分忧急。

    “国家倾覆,社稷沦丧,皇上却不知如何平叛,对文武百官也不敢信任,于是秘密召见我进宫为其预言吉凶。

    “不管你怎么想,此次我又来暗中求助于你,为我预言。并非本人预言力不及你。而是我去年有次练功时,不慎走火入魔,现在虽然在慢慢康复,但毕竟元气还未恢复,预言力亦受到了些影响,因此我无法回答皇上的问题。

    “为了天下早日恢复安定,所以我才又来到这个荒岛上。

    “就算你心里十分怨恨我,不愿帮我预言,但你应该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难道你对自己的国家和黎民百姓,以及你自己亲人的生死都完全无动于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