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朕逆天改命
繁体版

022 新明报,朕名朱庸,字由剑,号明游书生。

    崇祯哈哈大笑:“我们的新明社不仅不需要缴纳社费,还能赚银子。”

    “需知我等背靠阉党,还愁没有银子花吗?”

    柳海上下打量崇祯片刻,笑了:“公子虽身穿长袍,料子却不甚好,想必是阉党中不入流人物吧?”

    见柳海胆敢说皇帝陛下是阉党中不入流的人物,王承恩,魏忠贤,田尔耕心头怒起,正待呵斥。

    崇祯使了一个眼色,止住三人,才似笑非笑道:“尔可听闻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

    “自然听闻。”

    “我便是锦衣卫都指挥田尔耕麾下,……百户。”

    崇祯说完后,柳海脸上的表情相当丰富,他原本以为崇祯就算是阉党,最多也是区区番役。

    没成想居然是堂下官百户。

    “小生唐突大人了。”

    柳海急忙躬身行礼,大明礼教森严,生员在泥腿子,普通商人面前固然高人一等,可生员上面还有举人,举人上面是进士,进士上面有大大小小的官员。

    锦衣卫百户,正儿八经朝廷六品官员了,柳海面对他,就是民对官了。

    别看大明的生员一个个妄议朝政,嘴炮厉害,真要他们面对一位正儿八经的官员时候,立马怂了。

    柳海听闻崇祯乃是锦衣卫百户,心里既有几分畏惧,也有几分怀疑,面上流露出来的却是拘谨表情。

    他一直生活在底层,虽然后来脱离苦海成了生员,奈何大明的生员并不算特权阶级,享受不到政府优待,更加不会有自耕农投献田产。

    穷酸秀才稀少,并不是没有。

    柳海便属此类。

    崇祯一眼看出他的心思,却也不过多解释,只道:“你明日可去锦衣卫镇抚司衙门一趟,自有人与你钱财,本官公务繁忙,不便亲自参与,新明社暂时由你负责。”

    “你寻几位志同道合的生员,一同办事,切记,对外不要透露本官,也不要自称阉党,明白?”

    “小生明白。”

    崇祯又与他聊了片刻,起身离开的时候,忽的问了一句:“贵高堂姓甚名谁,贵庚,何方人士?”

    柳海闻听此言,却是哽咽了,这位朱百户准备帮忙自己寻找爹娘吗?

    柳海急忙告知崇祯他爹娘详细情况,崇祯点点头,方才离开。

    马车哒哒行驶在皇城官道上,崇祯坐在马车里,旁边坐着王承恩,魏忠贤二人,田尔耕骑马,跟着马车走。

    “皇爷,老奴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王承恩道:“皇爷,老奴想不明白,您日理万机,国事都忙不过来,怎的还学书生结社?”

    “为了对付复社。”崇祯言简意赅。

    王承恩不明白道:“区区复社,民间社团罢了,不过一群失意书生聚集在了一起,妄议国事,没啥大不了的。”

    “区区失意书生?”崇祯冷笑道:“当年的东林党也是由区区书生结社而成,后来呢?忠贤,你应该最明白东林党人的势力有多大。”

    崇祯忽的转头看向魏忠贤。

    魏忠贤点点头:“启禀陛下,当年先帝亦看清了东林党人虚伪,奴婢甚至,甚至觉得先帝的驾崩,……”

    魏忠贤话说到一半,陡然止口,不敢往下说了,崇祯明白他的意思,平静道:“宫廷险恶,皇兄前车之鉴,尔等需要谨记,务必小心。”

    魏忠贤何等精明的人,他瞬间揣摩到了崇祯真实想法。

    陛下的意思是,他明白先皇帝死的不明不白,他还要我小心一点,莫让歹人再次暗害他?

    “陛下……奴婢,……”魏忠贤心里百感交集。

    崇祯看了一他,道:“朕知道,你一直暗中寻找奉圣夫人的女儿,干脆柳海的爹娘你也一并帮忙打听。”

    “遵旨。”

    崇祯又转过头对王承恩道:“我大明弊政,其一,土地兼并,其二,党争。”

    “士人结社,把持言论,私发书籍,诽谤朝廷,小民不辨是非,让读书人牵着鼻子走,我大明堂堂天朝上国,不能掌控言论,何其悲哀。”

    “该杀!”

    魏忠贤表情阴狠。

    “杀?”

    崇祯瞟了一眼魏忠贤道:“当年你杀了多少东林人,可掌控了言论?”

    魏忠贤黯然,皇帝陛下说的对,他不仅没有掌控言论,老百姓骂他更凶了,他魏忠贤承认自己是贪财,天启爷还在的时候,他确实贪污了巨额的银子。

    可是,他贪归贪,他还是给国家搂了不少银子的,辽东的军饷,各种天灾,哪一项不需要海量的银子填?

    不像某些文官,家产比俺老魏多,正事不干,天天空谈。

    “杀解决不了问题,杀了二张,还有别人,灭了复社,还有其他社。”

    “朕的观点是,潜移默化,朕不仅要建立新明社,朕还要办新明报。”

    “厂卫为耳目,新明社为舌,慢慢开启民智,待民智成长后,朕便颁布法律,禁止私下结社,禁止私刊书籍,凡民间需要发书立传者,必须申请朝廷的书号,审核后刊发。”

    崇祯此言一出。

    二人开始没有听明白,琢磨了片刻,才回过神才,暗忖陛下这招太高了。

    “启禀陛下,奴婢觉得您说的书号审核制度甚好,为何不现在实行?”魏忠贤深受文人抨击,他现在就想怼死那些大儒。

    崇祯淡淡一笑:“不急,牛鬼蛇神,且让他们多暴露几个出来。”

    崇祯知道,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是,手握强大的军队,光白杆军不够,光勇卫营也不够,两支军队不足以横扫天下,何况?

    崇祯二年十月,越来越近。

    建奴即将叩边,历史上的建奴扣边,八旗旗兵直扑京师,烧杀抢掠,无数老百姓遭殃。

    崇祯深深叹口去,太难了。

    当大明的皇帝太难了。

    回到乾清宫,天色傍晚,崇祯端坐在书房里,御案上面铺着一整张宣纸,裁的四四方方,崇祯深思片刻,提笔写下三字,新明报。

    创刊人,朱庸,之由剑,号明游书生。

    王承恩,魏忠贤,田尔耕恭敬立在一侧,三人面面相觑,崇祯忽然冷不丁问道:“尔等可知道,如何让百姓爱上读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