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维空间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清风感觉到二阳夹一阴之气阵,向他袭来,当下便将拂尘各半下、整下、半下甩出三次,用坎(☵)卦迎敌。

    神明大法的气体和清风拂尘甩出的风,交织在一起,就在这时,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到了,但看这心,虽然是比干体内的怨气转化而来,但仍清晰可见为一颗天生有七个洞的珍奇心脏。心脏彭彭的跳动着,似乎藏着无穷的力量。

    我们一般人的心脏上是没有“心眼”的,如果你的心脏上多了个“心眼”,那就是真的有病了,而且非常不好治,而这颗七窍玲珑心虽然有七个“心眼”,却一点没有违和感,就感觉应该长七个心眼一样。

    正在清风欣赏这颗七窍玲珑心的时候,七窍玲珑心却变化为七道黑洞,眼看就要将清风分离成七瓣,清风腰间的桃木剑自己动了几下,引导着清风心内的“喜、怒、悲、思、忧、恐、惊”,这七种情绪,填充到了不同黑洞中,清风身体得以保存。

    正所谓:

    封神榜中文财神

    原是比干无心身

    无心难坐神仙位

    仙师点化统妖门

    借得七情修炼勤

    重生七窍玲珑心

    此心功力最为强

    幻化黑洞将你引

    若进此中分七瓣

    存留世间难上难

    清风本非此中物

    未进其中亦为缘

    七窍玲珑窍有七

    七情有情亦有义

    喜怒忧思悲恐惊

    有缘得见话古今

    七情当中,喜为首。首先我们先认识认识七情之“喜”。

    喜是乐队一种打击乐,是擂鼓助威的鼓;当鼓点敲起来的声应了心的频率,有呼应,和心率同步,就达到了鼓舞鼓动的状态,这个状态叫喜。喜是最基本的鼓动人欲望的一个代表名词,如果顺应事物的本性就是喜,我们就要做让大多数人喜的事情,所以说顺应人的本能,都能让人喜。

    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叫不忘本心,什么是本心?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清风的“喜”和比干的“喜”相遇了。

    “比干上仙!请问你的本心是什么?”清风之喜问比干之喜。

    “吾之本心,就是完成先帝的托孤嘱托,辅佐纣王好好治理国家,国家富庶强大,人民安居乐业!当初纣王刚继位时,外出征战,异常骁勇,凯旋时,吾带着文武大臣,步行几十里前往迎接,当时,可谓之喜,亦是吾之本心,”比干之喜答道。

    “哦!那比干上仙!你忘了你的本心了吗?”清风之喜问比干之喜。

    “吾一日未曾忘记,夙兴夜寐,尽心尽力辅佐纣王,吾做了一切吾该做的,甚至交出了吾之七窍玲珑心,也无怨言!”比干之喜答道。

    “真的毫无怨言吗?”清风之喜问。

    “应该是吧!”比干之喜犹豫了一下。

    “您一颗坦荡之心,在辅佐纣王时确实毫无怨言,可是说是千古第一忠臣,名传千古。”清风之喜答道。

    “吾不需恭维!吾所做之事,亦是臣子的本分,只是天不可怜见,终将我的这一片丹心,化为虚无,独叹奈何呀!”比干之喜叹息道。

    “比干上仙!您辅佐纣王之事,已经过去,这事已有公论,无需评说了,在下问您的是,当初您受仙师点化,统领妖族,可还记得当时之本心?”清风之喜继续问比干之喜。

    “这个!这个!”清风之喜说到了比干之喜的痛处,比干之喜就有些犹豫。

    “好吧!吾本是一个坦荡之人,吾就实话实说吧!原来时,在纣王殿下为臣,无论如何,吾确实毫无怨言,然而,自吾掌管妖族后,慢慢的,不知怎的,吾身上就有了怨言,吾想剔除出去,却怎么也做不到,而且越馅越深!”比干之喜答道。

    “比干上仙不愧为一坦荡之人,即使做为妖王,亦能坦诚相告,在下佩服!”清风之喜说道,满是坦诚和佩服。

    “经你一说,我倒是想起仙师点化之事,吾之本心,也已明了,只是我族之人,都有太多冤屈,怨气太重了,我得让他们的怨气有地方安放,要不然,对我族人也不负责呀!”比干之喜叹道。

    “上仙!您是神仙!应该有办法渡你族之人!”清风之喜继续说。

    “什么办法?吾试着渡过,可是没有办法,越渡越深,吾就想顺其自然吧!也许会好些!”比干之喜答道。

    “比干上仙!可能是您的方向不对,也许将妖族化没,就是解决办法!”清风之喜说道。

    “哦!这个倒是没有想到,容吾想想!不过我可以暂将你之喜放回。”比干之喜说着,一缕青烟

    收回比干之心。

    清风之喜亦回到清风体内。

    前面说过,喜是最基本的鼓动人欲望的一个情绪,它也是七情的统领。

    在这里,笔者和您探讨点语文知识,你们说“喜”是动词,还是名词?

    喜是一种打击乐,能鼓舞人的情绪,当然是动词,比如喜爱,喜欢,这不都是动词吗?

    那众位可能说了,我问你一句话:你是不是有喜了?这是动词还是名词?

    所以说,喜既是动词,又是名词。

    这就如同,我们现在开玩笑:这是我的亲嫂子。常规意义上,这个“亲”是状语,但在说这话人的心中,早就把他想像成了动词。

    书归正传,不管喜是名词,还是动词。它是七情的统领,这是毋庸置疑的。

    看着“喜”回到了比干的体内,“怒忧思悲恐惊”这六种,也分别回到了比干体内。

    清风也就又成了有“七情”之人。

    清风心里知道:这神明大法不攻自破,绝不是清风的功劳,实乃妖王主动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