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维空间
繁体版

第十七章

    话说大师四处讲学,对于他的满口胡言,渐渐的有人盯上了他,这不是误人子弟吗?有正义人士开始调查他:他的正处级是假的,大师的学问也都是地摊货,于是举报了他,大师一时之间,就如同皇帝的新装,被剥得干干净净。

    女娲也许是让人们有所警醒和启示,在大师意识到错误以后,还是封了大师为香欲维的维主,就如同思维的维主那头牛一样。

    化身大师的这股气体离开香欲维,来到维度的边界,此时正是忧维中清风对抗妖族的关键时刻,当然也就没有回来和这股气体会合,正赶上这股气体非常想感受下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和才气,于是就往余下的五维:悲维、恐维、惊维以及味欲维和触欲维中查看。

    忽见悲维内有一团神来之韵气,似乎隐含魁星踢斗、独占鳌头、克己复礼、正心修身等寓意。其中有一物,其发上翘,突目而獠牙;右手高举执斗,左手前伸握有银锭;一足跷起,一足独立于鳌头之上;袒胸露乳,腰扎虎皮。看着像人又非人,像鬼又不是鬼,但见他指向北斗七星,似乎在为人指点迷津;一脚踢斗,文运亨通,这才是真正的才高八斗。一脚踏着鳌头,暗示状元之才,因为只有状元才可以有幸地站在鳌的脑袋之上。当下,管不了许多容貌之事,立即去往悲维内的这股神气而去了。

    此时正是隋文帝杨坚在朝期间,民间文运渐兴,文帝顺应潮流,开设科举取士制度,为文运推波助澜,一时间掀起了习文的热潮,稍有条件的人家,都会选择送儿郎去读书。

    都城大兴城,有一户奎姓人家,也想送小儿去书院读书。

    小儿叫奎星,今年七岁了,天资聪颖,喜欢读书,看过的书皆过目不忘。

    奎老爹是在街上做买卖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摆地摊的,奎老爹早些年读过一些书,由于赶上兵荒马乱,就中断了,自朝廷颁布了科举取士的制度后,他就想让儿子去走这条“一步登天”之路。一开始他在家中自己教儿子,后来渐渐就教不动了。

    只有送小奎星去书院读书了,可是他领着奎星几乎跑遍了大兴城的所有书院,书院都不愿意接收奎星,倒不是摆地摊的交不起“束修”,而是因为奎星长得太丑了:头发上翘,突目而獠牙,小小年纪就鬼里鬼气,甚是骇人。

    当时,从魏晋传下来的观念,人们是非常注重相貌的,你长得没要求有潘安之样貌,但出来吓人就不对了,奎老爹碰了一鼻子灰,受了几肚子窝囊气,但是奎老爹是个倔脾气,一定要送小奎星去书院。

    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人家不收你怎么送?你说说,奎老爹你怎么送?

    办法倒是有,也不是什么高级的手段,那就是死磨。

    最后一家书院了,奎老爹和奎星每天就站在书院的门口等,进进出出教书的“夫子”和学子们天天都观望着给他们站岗的父子俩。

    有一句话叫“审美疲劳”,说是美好的东西看久了也会厌倦,这句话放到奎星父子身上也是适用的。

    慢慢的,大家看习惯了,适应了,也就不觉得可怕了。

    父子俩“精诚所至”终于换来了“金石为开”。这家叫“运兴”的书院收下了小奎星。

    寒来暑往一十一载,奎星的才情传遍大兴城,他的文章更是万人传看,他也要开始第一次的科举之旅。

    这些年奎星的学问是日渐精进,就连他的老师都不得不佩服他的学问,大家一致认为奎星是今科状元的不二人选。

    与奎星的学问一同精进的是他的长相:脑袋是越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间越突出,像在脑袋上长了一道山脊,眼睛突出着,青面獠牙。

    虽然大家都没看到过鬼长啥样,可是看了奎星就有几分印象了。

    奎星之才气有人欣赏那是肯定的了,因为他的大名现在就是才气的代名词,都说洛阳纸贵,在大兴城署上奎星大名的文章也是一稿难求。

    只是除了运兴书院的人以外,大兴城的人基本上都没有见过奎星的真面目,不是奎星扭捏,只是他也真不敢贸然出去,有一次出去了,被人当成鬼打够呛。

    也不是世间所有的人都畏惧奎星的面容,有一个人,还有个漂亮的美人,就不怕奎星,还一直在帮助奎星,她就是运兴书院主人的女儿,名唤媚娘,媚娘姓胡,但绝对不是狐狸精。

    媚娘比奎星小两岁,年方二八。

    她鼓励奎星大胆去应试,不要怕世人的眼光,也许是胡院主有考虑到运兴书院的知名度,要是他的书院出了状元郎,那可是不得了,于是胡院主一面忙着疏通着各方面的关系,一面派人给奎星当保镖,就像现在的明星一样,不保护好,万一有人冲破人群,来到明星面前,那也不得了,就像《甲方乙方》这部电影里徐帆饰演的胡丽君,就是被影迷追堵,弄丢了心爱的小狗,萌生了退出影视圈的想法。对于奎星也是一样,不保护好,出了乱子,小则吓坏了人,大则就是藐视皇威,那还了得。

    付出总有回报,努力就会收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奎星的文章获得头名,头名是什么,头名就是状元,但各位也先不用着急,头名离状元还有一步,那就是皇帝的钦点,离皇上的钦点,也还有一点小程序,有点像现在的政审。

    就是在“政审”上出了问题。

    皇上开科取士,是想选一些有才之士,所以特意任命了有名望知识渊博的大儒担任此次的主考官,副主考和考官们也都是有学问的官员,要不然奎星的文章也不能脱颖而出。

    正当主考官准备呈送奎星的文章给皇上御览时,副主考叫住了他。

    “主考大人且慢!”

    “有什么问题吗?这篇文章大家都传阅了,确是好文呀!”主考狐疑的看着副主考。

    “大人!文是好文,这没有异议,只是大人可曾观看过这奎星的容貌?”

    “观过!有些骇人,当时本官还吓了一跳,可是这和文章有什么关系?”主考依然不明白。

    “大人都吓了一跳,如若皇上见到会是什么情形?惊到了皇上会怎样?那样我们可是吃罪不起呀!”副主考终于把话说出来,长出了一口气。

    “这个!这个!”主考官虽不是趋炎附势的小人,但是在官场混了多年,担风险的事,他也是不会不考虑的,何况伴君如伴虎,皇上的喜怒哀乐谁也搞不准。

    “那我们怎么办?这么好的文章实在可惜,关键是这么多人都看到了,咱们不取,众口难平呀!”主考征求副主考的意见,心里知道他会有办法,就是自己有办法,上级也会让下级先说,上级尽量不担责任,这也是官场的规则。

    “大人!您再看下这份考卷。”

    副主考拿过奎星的考卷,指着上面的一处墨点给主考看。

    “这怎么了?”主考心里明白了一些,还是故意问。

    “这奎星考试马马虎虎,遗落了墨点于考卷上乃是对考试的亵渎,也是对皇上的大不敬!”副主考洋洋洒洒,说辞也是义正辞严,滴水不漏。

    “嗯!嗯!”主考连连点头。

    从此,中国历代的科举都留下了一个传统,那就是要求考生的试卷必须绝对整洁,不允许落下多余的点墨,历代的学子都严格恪守,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规矩是暗算他们祖师爷,也是守护神的铁证。

    在家等消息的奎星最终等来了坏消息,奎星连连的怪自己。

    要说才情奎星那是没得说,可是论人情悟性奎星就远不及媚娘了,媚娘对奎星说出了问题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