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当圣人啊
繁体版

二百四十一章 往下面分鸭苗?

    斗转星移,夜风徐徐。

    盛夏时节的亥时三刻,天色已然全黑,楚王府的西跨院却是灯火通明。

    院子里靠近西墙的位置,就是那张用来给瓷器上彩的工作台,四角都插满了蜡烛。

    摇曳的烛光照亮了小半个院落,也照亮了案几前的那一堆瓷器。

    屋子里实在太热了,根本就没法待,院子里到有些许的微风和凉意。

    因为楚王府中的小桥流水,乃是联通的活水。从城中内河里引来的,带来丝丝缕缕的凉意。

    但凉爽是凉爽了,蚊虫又太多,密密麻麻的仿佛轰炸机一样。

    他就只能拔了艾草晒干之后,在点燃用作蚊香。

    严清舒站在案几的西侧正在研磨颜料,还不时的扭头看向正在作画的郭毅。

    他在案几上摆了十几个瓷瓶,用拼接的方式,在上面画清明上河图。

    每个瓷瓶上只画一段,下一个瓷瓶上接着画下一段,依次连接下去。

    楚王殿下好奇的拿起画好的瓷瓶打量着,看了半晌之后,有些疑问道:“这似乎是一整幅画卷?”

    “嗯,清明上河图,就是你的东京老家!画幅太长了,一个瓶子画不下,就只能分开来画,做成一整套的,卖的时候也是成套来卖。”

    清明上河图?

    东京老家…多么遥远的词汇呀,楚王不禁愣了一下,又仔细的看了一眼瓶子,摇头苦笑道:“孤自小在深宫内院长大,很少出去,倒是认不得这东京城里的景象。”

    话音之中,满满的苦楚和心酸。小小年纪,就辞别父母,背井离乡来到这千里之外的江陵城。

    个中滋味,更与谁人说。

    旋即,又突然想起,眼前这位俊俏少年似乎也是同样的境地…

    “唉!”忍不住的叹息一声。

    “也不知道这东京城里,可有什么变化?”他很是想念自己的母妃,但又不能说出来。

    毕竟,他已经成年了。

    郭毅却是突然停下了手里的画笔,扭头看向他,眉头挑起一丝笑意:“您猜我今日遇到谁了?”

    嗯?

    楚王殿下一怔:“谁?”

    “林嘉木!”

    林嘉木?

    名字很耳熟,肯定在哪里听到过。唔!对了,邸报。

    “你是说那个去岁科举的探花,林楠,林嘉木?”

    “嗯!”郭毅继续动笔,把剩下的部分画完,边开口回应道:“他是徐相公的高足,松林县令补缺,徐相公便让他过来了,说是要好好的锻炼一番,品尝一下民间疾苦。”

    松林县,

    倒是不远,江陵城往北,也不过四五十里地,骑慢马也不过半天时日。

    “听你的意思是,今日见过他了?”楚王一边问着,再次小心翼翼的托起一个瓶子,接着往下看。

    住了十几年的东京城,居然还是在一个瓶子上看到他的样貌…

    还真是讽刺啊!

    “嗯!魏景蓝摆酒局,宴请裴大公子。而裴如玉以人生地不熟为由,拉了我一起过去。我也不好推脱,便一起过去了。

    可到了才知道,一起去喝花酒的,还有那个林嘉木。他也是魏景蓝在京城的故旧。

    唔!话说起来,这个魏景蓝,倒是交友挺广泛的。一场酒局,居然邀到了两位相公家的公子!

    啧啧啧!”

    “呵呵!”楚王见他这副模样,不禁轻笑一声:“这魏家,可不止表面上的这么简单。百十年的累世豪族,盘根错节,深不可测!”

    他这也是在变相的提醒郭毅,要慎重看待魏家。

    郭毅了然的点头,他不傻,一听就明白其中隐含的意思。

    画完了手中的瓶子,轻轻的放回原位,又伸手托起另一个,略微构思之后,又继续笔走龙蛇。

    严清舒在旁边看的异常痴迷,满脸迷妹的表情,他画的实在是太逼真了,只要是熟悉东京城之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楚王看见她这副表情,忍不住的撇嘴轻笑,这姑娘确实挺漂亮的,跟郭毅站在一起,倒是有些郎才女貌的架势。

    “你们去船上喝花酒,可这也回来的太早了些吧?”

    “嘁!喝什么花酒啊!曲子都还没听呢,脱衣舞更是没见着,就被林嘉木给拖去河边看风景了。

    听他所言,徐相公与清之先生乃是至交。他临行前,徐相公便叮嘱他到江陵之后就去拜访清之先生,一是聆听教诲,二是问计问策。

    可清之先生倒好,直接就把他给推到了我这里…”

    郭毅的语气之中,满含幽怨,还夹杂着些许的无奈。

    您老人家与徐相公是至交,又不是我。您要是不想管,直接不见不就行了。

    推到我这里,算是怎么回事?

    也幸好,这林嘉木看上去像是个务实之人。当然了,还得以观后效。

    楚王闻言,有些疑惑道:“推到了你这里?清之先生是何意?”

    “据林嘉木所言,他去松林县好好的看了看,只见满目疮痍,社会凋敝。于是乎,他便想着改变一下,想做出一番事业。但是,”

    “但他一个读书人,不懂得经商,便去清之先生那里问计?”他还没说完,楚王便立时接了下茬。

    大家都是读书人…

    郭毅意外的扭头看了他一眼,遂笑着点头附和:“没错,是这样!他一个二十来岁,初次为官的年轻人,能这样的迷茫,也很正常。

    读了十几年的书,能学会不耻下问,就已经极为难得了!”

    不耻下问?

    的确是不耻下问,人家可是科举的探花郎,有功名在身的。又知了松林县令,可是有官身的。

    却向郭毅这个白身又比自己小的家伙问计,不是不耻下问是什么?

    楚王了然的点头:“那如此说来,这林嘉木倒是值得交往了?”

    说完,好奇的看向郭毅。

    “嗯!我已经允了他一些条件,包括松林县出力役修官路,咱们江陵府库掏钱。此外,还有那些个鸡鸭兔子,每月都分给松林县一千只。”

    说到这,他猛然扭头看向楚王,兴致勃勃的说道:“这倒是提醒了我,等鸭蛋孵化出来之后,每月都会有四五千只的鸭崽子,咱们可以无偿的向百姓提供鸭苗。

    而等鸭子长大之后,再还回来一个鸭苗就行了。”

    噢?

    楚王不禁一愣,默默的思索起来,这似乎是个好主意。

    火炕孵化鸭蛋,可以成批量的进行。那如此一来,鸭苗必然就会堆积成山。若是不想价格下跌,就要想办法向外地去贩卖。

    而若是分发给下面的村子…

    一只鸭苗可要百十文钱呢,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若是无偿分发,就会大大减少百姓的开支。

    要知道,一只成年的鸭子,得卖六七百文钱呢!

    还不包括卖鸭蛋的收入。

    一家喂养个五六只,到年底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此计,可行啊。

    一直沉默的严清舒却是突然插嘴道:“但到了那时候,那么多成年的鸭子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