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当圣人啊
繁体版

一百七十四章 杀一杀他们的威风!

    清晨一早,阳光正好。

    又是太阳公公的连班。

    这种不死不休的精神,绝对能杠死不少现代的老社畜。

    柱子赶着骡车出了南城门,郭毅在骡车上支起了一把大号的竹纸伞,遮住头顶恼人的阳光,惬意的躺在伞下。

    双手交叉枕在脑后,嘴里叼着一根狗尾草,悠闲的翘着二郎腿,眼睛微眯,补着回笼觉。

    这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好不容易休息一下,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这是要赶往南坪镇。

    而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另外十几辆骡车,拉着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还有几把新式打井的洛阳铲,与压水机。

    此外还有十几名穿着黑色皂服的胥吏,听从郭毅的调派,也算是监工。

    带队的,是楚王府的一名行走,名叫蒋彦。与朱管事地位相当,负责楚王府的外交和外涉事项。

    南坪镇圈下来的这块盐碱地,就是他的功劳。

    此时,他坐在前面的骡车上,脸朝后,时不时的跟郭毅搭上几句,介绍着南坪镇盐场的情况。

    这一大片的盐碱地,就在一条延绵起伏的丘陵边上,大雨过后就是一大片泥泞的沼泽地;而干旱时节,则是尘土飞扬的荒凉沙丘。属于南坪镇的东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十分的荒凉。

    骡车队晃晃悠悠的出了南城门,径直走向河边。要顺着东荆河南下一段路程,在河道转向时,才会离开。

    骡车一直向南,右手边是浩浩荡荡的东荆河,一架接一架的筒车群,如林而立,十分的蔚然壮观。

    左边则是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稻田,随着微风的吹拂,金黄色的麦浪,一浪接一浪的涌向远方。

    随着往南走下去,稻田里已然有农夫在收割稻子了。

    “二少爷,快看!”柱子顿时大呼小叫起来,一边喊着,还兴奋的拍打着车辕,示意让他起来看。

    只见,那些农夫皆是抗着掠子,来回不停的进行横扫,稻子成片的倒下,收进掠子的网兜中。

    之后再一堆一堆的堆起来,十分的快速与便捷。

    有啥好看的?

    上辈子老小就被父亲抓到田里,早就干腻歪了!

    他是不稀罕,但同行的那些胥吏,全都看直了眼,兴致勃勃、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这可是好东西呀!比镰刀可是快多了!”

    “那可不是!一人干活,少说得顶五个拿镰刀之辈!”

    就连蒋彦也忍不住的感叹:“咱们荆湖北路,这是要大丰收了呀!”

    如果不是前面有几个大湖泊已经干涸的皲裂,只看眼前的情景,任谁都不会想到荆湖北路正在遭受大旱。

    夔州路与荆湖南路,那些远离大河大江之地,已然是干旱的颗粒无收。

    但在荆湖北路,只有少数一些地区受到旱灾的影响。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是安然无恙。

    郭毅眯的正舒服,忽然一嗓子,把他给惊醒。

    “蒋叔,蒋叔!前面有一群人在互殴!”喊话的,是最前边那个赶骡车的小伙子。

    众人立时都停止交谈,好奇的转过身来看。

    就在前方一个干涸的大湖边上,约有三四十人,各个拿着棍棒,正打的难解难分,旁边还有几个躺在地上哀嚎的,惨叫声远远的传来。

    骡车依次停下,众人全都好奇的扒着车辕观看。

    而蒋彦也跟着看了半晌,便回过头来跟郭毅讲述道:“因为大旱,有许多水塘与湖泊皆近干涸了。城里的几个衙内,便趁机打起了填湖造田的主意。

    起初,事情还算顺利。他们填好了几个湖泊,便做高价,卖给了那些商人。

    但后来,咱们家王爷突然下令,限期让他们退田还湖。可那些商人确实是掏了真金白银买回来的,他们自然不同意。

    而那些个衙内已然收到了钱,自是不肯再吐出来。

    于是乎,纷争便就此开始了。像这样的群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郭毅听闻,很是无语。退田还湖之事,还是他提出来的,只是没想到,这都月余时间了,竟然还没有解决。

    填湖造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只把湖填平了就行的。

    那里之所以成为湖泊,就是因为那里地势地洼,每每有大雨汇聚,那里必然是中心地带!。

    在久而久之的冲刷下,逐渐的形成湖泊。

    但是,你看起来是把湖泊给填平了,可在四周的相比之下那里还是地位低洼的汇聚点。

    只需要一场大雨,全都给你抹评了。

    蒋彦说完,见他在发呆,便问道:二郎对此有何看法?王爷对此,也很难做,有几个下属来说项的,殿下也只能是闭门不见。”

    “如你方才所说,这些填湖之地,都是由那些商人买去了?”

    “正是!”

    “那就不用管了,老天爷自有安排!”只需要一场大雨,一切的努力,全都化成泡影。

    蒋彦不禁一愣,有些疑惑与茫然,不明白他的意思。

    “不用强管了,他们愿意填,就填!让殿下张贴告示,言明填湖造田一事的危害,并写明一切后果自负!等到事发之后,再上报给朝廷,裁撤几个不听话,趁机安插咱们的人手!”

    好阴损的主意!

    楚王虽然是荆湖北路的安抚使,同时还兼知江陵府,但那些世家大族可不愿意如此。

    他们时代在此地繁衍生息,以后还会继续繁衍下去,他们可不愿意有楚王这么一个藩王在此地就藩。

    原先那些荆湖北路安抚使,与江陵知府,皆是三年或者六年一任,到期就走人,换新的过来。

    但楚王一来,那可就是一辈子,或者生生世世的事情。

    他们可不希望有这样一位王爷在他们头顶上作威作福。就算不能赶走他,也得最大限度的限制他的权利与势力。

    而且,他们在本质上并不害怕一个藩王。一是家大业大,二是朝中有高官。

    这就是矛盾的根源。

    郭毅的想法也很简单,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他们要填湖,那就让他们填。

    等到大雨一来,冲毁了那些农田,就立时上报朝廷,趁机裁撤一批。

    也好杀一杀他们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