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当圣人啊
繁体版

一百六十八章 下山是不可能下山的!

    江南之地,雨水充足,河多、湖多,水塘也多。

    于是乎,鱼自然也就多。

    而养鱼,乃是除了种田之外,一个非常不错的副业。

    而郭毅,一直就在致力于打造这种副业。比如,鸡兔养殖坊,比如造纸作坊,比如水力织布机作坊,还有那些个砖窑与瓷窑。

    养兔子,在种田之余,就能够随手拔草给喂了。

    造纸作坊,原料是芦苇与竹子。这两样东西,在江南遍地都是。

    你是没见,自从造纸作坊开始稳定出纸后,每天都有几十辆骡车满载着干芦苇,在皇庄门前排队。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卖干芦苇的老乡也越来越多。

    这可是一项不错的收益,因为芦苇都是野生的,不需要投入资金,只花费时间去收割晾晒就行了。

    而等两个月之后,那些竹料也就腌制发酵好了,竹纸也就开始生产。

    到了那时候,还会有许多来卖竹子的百姓。

    至于水力织布作坊,则是更加的重要。因为,不止是荆湖北路盛产青麻与苎麻,就连荆湖南路与夔州路,也有许多地方出产。

    而以生产麻丝与织布为生的百姓,更是数十万计。若是麻丝一旦滞销,那这些依此为生的百姓,生活就会陷入困境。

    可有了水力织布机后,情况就会大不一样。郭毅高价收买麻丝,低价卖出布料,只赚取中间节省的人工费用。

    这样一来,只要进入良性循环,他就能靠走量赚钱。而大周朝的百姓,也能够买到廉价布料。

    而这些副业,无论是造纸作坊,还是水力织布机,亦或是喂养鸡兔,都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离开土地,或是不单单依靠田地,有种田之外的其他收入。

    待收入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增强。

    但是,只有这几样,还远远不够,至少养鱼,也得包括在内。

    他曾经就想着在马蹄湖里养鱼,但随着来到江陵,计划也就搁浅了。

    而此时,眼前这两位老汉,见这位俊俏少年要雇佣自己两个去养鱼,不禁很是讶然:“小郎君,你们家里是打算在何处养鱼?”

    郭毅怔了一下,苦笑着回应道:“现在还不确定,这贼老天爷不下雨,许多塘子都干涸了!”

    “是啊是啊!谁说不是呢!这贼老天爷,都四个多月不下雨了,哪哪都是干的!”

    “俺们村南的几个塘子也都干了!幸好有王爷的新式打井法,俺们没白天没黑夜的往塘子里抽水,这才保住了那些鱼!”

    他还没说完,两名老汉就忙不迭的开始诉苦。

    郭毅闻言也随口附和了两句,继而补充道:“那就等第一场大雨之后,小子立时就去老韩庄找寻两位老仗!”

    “那感情好!家里的塘子有俺家大儿守着,俺老汉正好闲来无事,就与小郎君去搭把手!”

    事情约定好之后,又闲聊了几句,就远远的看到北边小路上来了四个人。

    想来应该是张震他们,郭毅遂提出告辞,向来路返回。等汇合之后,引领他们走向河边。

    而他们四人则是在他身旁打量了一番,见楚王没有一起跟他过来,不禁有些失望。

    郭毅见状,不由得笑了笑,开口解说道,王爷不似咱们这些闲人,每天都是忙碌不堪,得把府衙之中的事情处理妥当,才有空出来。

    话音刚落,林在风便眼尖的抬手指向来路。众人皆扭头去看。

    楚王殿下只带了一名贴身小厮,还有两名护卫,就这么悠然的走了过来。

    唔!

    王爷此举,不知是信任他们这些山匪,还有不怕他们这些山贼…

    且无论是何种原因,他这个举动皆是让人好感大增。

    但他们却不知道,是郭毅在前面来带路,故意来到了这个地方,东西南北皆有侍卫埋伏,就怕他们起恶意。

    少时,待楚王走近之后,三人全都不由自主的站直了身体,以张震为首,成品字形站立,工工整整的屈身施礼道:“吾等草民,见过楚王千岁!”

    “呵呵!”楚王笑着虚扶了一把:“勿用如此多礼!二郎之前说了计划,孤就想着见见你们,见见吾大周的好儿郎!

    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皆是一等一的好汉!”

    “殿下谬赞了!吾等愧不敢当!败军之将,何足挂齿!”张震那个粗犷大汉,一边说着,不禁很是难堪。

    败了就是败了,无颜面对家乡父老,没什么好说的。

    “唉!此言差矣!”楚王忍不住的挥手打断:“孤曾经也有听闻,永乐城兵败,乃是指挥不利,诸位军士可是无辜牵连者,于情于理都不该如此对待!

    但是,孤人微言轻,不能去政事堂帮诸位评理,还请诸位谅解!”

    他们三人听闻,不由得老泪纵横,人家贵为楚王,没理由欺骗自己这等小毛贼,只能是真话。

    自落草为寇之后,有好几年时间了,这还是第一次听闻有人为他们鸣不平。

    并且,还是堂堂的楚王殿下。

    而楚王见状,也是心生感慨:“诸位军士,为了吾大周朝打生打死,属实不该落得如此田地。

    这样,如果诸位愿意下山来,孤就给你们一份全新的生活。会妥善安置诸位!”

    听闻此言,张震三人皆是有些感动。

    但感动归感动,下山是不可能下山的。因为,山里现在有盐了。

    郭毅见他们的表情就能大致猜到,不由得笑了笑,摇头道:“你们最近可去柳枝河盐场看了看?那里已日趋稳定,每日出盐千余斤。

    并且,我还给省身先生画了一份盐场的规划图纸,他已然招募了三千多名长工,进行新盐场的营造。

    到那时候,每日出盐万余斤,才能够达到标准!”

    每日出盐万余斤?

    开什么玩笑?

    他们山里的三百多口人,整个忙的像死狗一样,每日出盐不过才百多斤…

    别说与万余斤相比了,就是照比万余斤,也相差甚远。

    怎会如此?

    郭毅见他们那副茫然之色,不禁笑着说道,“让你们这群军汉在山里煎卤熬盐,委实屈才了!莫不如,我给你们参详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