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贞观
繁体版

第十一章 李渊

    呼啦啦进来一帮子人,都是差不多十一二岁的样子,程处默在这群孩子里是最小的,但是个头倒是差不多,应该是遗传程咬金。

    众少年进来看见徐凡居中坐着就知道是正主,也不多话跪下就要磕头拜师。徐凡站起身挨个扶起皱着眉头,“你们家里都知道吗?”

    “知道!”“知道!”

    “知道?我怎么就不信呢?你们阿耶都在外面打仗,他们怎么知道的?”

    “我问过阿娘了,阿娘说可以!”

    “你是谁?”

    “我叫柴哲威!”

    “平阳公主同意你拜我为师?”

    “是呀!不然今天是初一,我怎么能出的来!”

    “就是就是,我们娘都同意?”

    徐凡有点懵了,这些王公贵胄怎么会都同意孩子来拜自己这个商人为师?这不科学呀!徐凡不知道的是,这些孩子还真不是热血上头就来拜师的,他们的老爹大部分都在秦王麾下任职,就是李孝恭也和秦王关系非常好。程咬金,秦琼,尉迟敬德在秦王府没事就提徐凡,说徐凡武功高,还会酿酒,开始时众人并不相信,等到徐凡酒楼开业,秦王带着房玄龄和阎立本去道贺,回来也是对徐凡赞不绝口,要知道李世民其实很少夸奖人的,后来段志玄带回了治疗外伤的方法和消炎药的配方,众人更添对徐凡的好奇,再加上程咬金一顿夸说自己儿子拜了徐凡为师功夫进境神速,又有尉迟敬德帮腔,这些人自然就产生了结交之心。

    回到家里自然也会和自家夫人说起这事,有李世民,程咬金,房玄龄等人做背书,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所以这些孩子回家一说,各家主母都是点头应允。

    “师父,你就放心吧,我保证他们家里都是同意的”

    徐凡一晃脑袋,一拍大腿,“那好吧,反正我也不吃亏,多几个徒弟怕什么!拜师吧!”众人大喜又都整理衣服给徐凡行拜师礼。

    “师父,给拜师礼吧!”李德謇行完礼抬头就问

    “什么拜师礼?”

    “程处默拜师你送了他一把刀,我们拜师也要一把!”

    “你们到底是冲着刀子来的还是拜师来的?”徐凡警惕的问道

    “拜师是真,要刀子也是真!”

    “刀子没有,人倒是有几个!张路,徐乾,你们都过来!”

    九个人走进前厅一排站好。

    “这是我捡来的几个孩子,也是我的徒弟!正好也是九个!”

    张路撇撇嘴,“公子,我可不是捡来的!”

    “你闭嘴!”徐凡做了个封口的动作,“从今天开始,你们两两一对,互相切磋互相帮助,一人犯错两人同时受罚,你们自己配对吧!”

    徐乾上前一步,“公子,我们自己练吧,他们都是贵人家的孩子,伤了他们我们可赔不起!”

    徐凡刚想教训他,房遗直就不干了,“什么贵人家的孩子?我们就是我们,我阿耶是我阿耶,两回事,我们可不是那些个仗势欺人的纨绔!你少瞧不起人,还不知道谁伤了谁呢?!”其他几个也跟着叫嚷。

    徐乾一听也来了脾气,“好呀,我就找你了,来咱俩练练!”

    “行,练就练,打疼了你可别哭!”

    “哼,还不知道谁哭呢!”

    不用徐凡下令,十八个人九对,开始捉对厮杀,一刻钟过后,张路领衔一方全胜。再看官二代们,一个个灰头土脸衣帽歪斜,但都是不服气死死盯着自己的对手。

    “好,很好!看来你们已经互相认识了,张路,先把你们的招数教给他们,然后一起练习,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下手有点分寸啊,别打坏了!行了,自己找地方开练吧,中午给你们炖肘子吃。”

    这下徐凡家里就热闹了,每天这十几个雷打不动早上来练两个时辰,中午在徐凡家里吃饭,然后各干各的,各回各家。最让徐凡高兴的是,这些孩子并没有因为互有胜负的对练而产生隔阂,反而关系非常好,徐乾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再感自惭形秽,那几个官二代也没有瞧不起他们,反而经常叫他们到自己家去玩。

    徐凡一阵感慨,这名门之后果然是不一般,这跟他们的家教可是分不开的。

    在酒楼一众人等的多番申请下,徐帆终于同意正月初五,酒楼开业,然后就又在门口的牌子上发布了新的内容,对,就是元宵,说正月十五除了赏灯,还要吃元宵,象征团团圆圆,还公布了制作元宵和汤圆的不同做法。

    皇帝李渊下令,今年的元宵节前后三天不宵禁,各家挂出彩灯供人欣赏。

    徐凡家里也开始准备元宵灯会的彩灯,齐婶和卢玉娇也都回来了,齐婶说酒楼开业家里没人做饭不行,卢玉娇说酿酒不能停,不然没得卖。徐凡布置任务,要扎九十九个灯笼摆在酒楼前面,寓意长长久久。

    徐凡还挖空心思躲在屋里翻书查字典的搜罗了几百个灯谜,谜面挂在灯笼下面,如果有人猜出就拿下谜面找到看管灯笼的人,答对了就奖励一碗汤圆,一盒点心或者一小串铜钱。这个主意一出,全家人都兴奋了。

    正月十四一大早,各家各户就把灯笼都挂了出来,各里坊间的街道上也都搭上了灯棚有的是大户人家出钱搭的,有的是邻居合伙搭的,还有长安万年两县出钱搭的,至于各个王府,国公府,侯爷府之类的更是一个比着一个。

    东西两市就更不用说,三天不宵禁各家店铺都想趁着这机会多赚点,在灯笼上更是下足了功夫。醉长安酒楼门口也搭起了一个灯棚,除了各式各样的彩灯花灯之外,还搭了一个架子上面垂挂着几十个红灯笼,灯笼下面挂着一条条的绢布,上面写有文字,正好一人多高,从下面走过正好能够看见,伸手就可摘下。白天酒楼正常营业,客人问那是什么店里跑堂都说不知道,要等晚上老板来了才公布。

    万人期盼的夜色降临,各家各户都把灯笼点亮,长安城马上变成了一片灯海。城里几乎所有人都走上街道赏灯,城外的人也陆陆续续的往城里赶。

    徐凡站在酒楼门口,大声喊着,“各位邻里,今天是元宵灯会,只是赏灯没什么意思,你们看,这个架子上有几十个红灯笼,每个灯笼下面的绢布上都写着一个谜语,不认识字的就找认字的帮着念一念啊,谁要是猜中了谜底呢别说话,谁也别告诉,把绢布条摘下来找他,”徐凡指了指站在一旁的张方先生赵赢,“把你的绢布条给他看,然后把你猜的谜底告诉他,要是对了呢?看看这里啊,有刚煮好的元宵,汤圆,有紫露酒,有醉长安,有各种点心,小玩意,还有小串铜钱,任取一样就当是彩头,要是没对上呢,你就把那绢布再挂回去,继续猜别的,听懂了吗?”

    众人听完也不理徐凡,冲进灯棚开始猜灯谜,不过这个时候读书人还是少,虽然很多人会背千字文但是却不会认更不会写,所以就有年轻书生卖弄学问开始一个个的给旁边人读谜面,当然也是想以此博得同行女子的青睐。

    徐凡搬了把椅子走在酒楼门口看着,卢玉娇也拉着齐婶在灯笼下面找,看看能猜中哪个。很快一名衣着不凡的少年就摘下一条绢布,信心满满的来到赵赢面前,将绢布交给赵赢,凑近低声耳语了几句,赵赢微笑点头,示意他可在彩头里任选一样,少年公子看了看选了一只雕工不错的木钗,钗头悬着一个不大的水晶珠子,然后走到同行女子身前将钗子送上,女子脸一红接过顺手插在头上,灯光映照,更显女子娇羞美态。

    旁边众人看到此番场景更是积极,翻看每一个自己可能猜中的灯谜,赵赢则取出一条新的绢布重新挂回那个已经空了的灯笼下面。

    由此开始,醉长安门前就成了整个长安最热闹的地方。

    不断有人猜中,也不断有人失望的把绢布挂回去,卢玉娇经过两次失败后也猜中了一个,选了自己喜欢的奖品后拉着齐婶去别处看灯了。

    徐反正觉得无聊,人群中一个精气神十足的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说他老吧,那股精神头可是不一般,而且有股子舍我其谁的风度,说他不老吧,这样貌怎么也有五十多岁了,徐凡猜想应该是个大官或者国公什么的。奇怪的是他周围四面都有精壮的武士跟着,眼神不在灯上,全在周围的人身上。

    “哼,一看就是保镖!这人出来逛灯不带家眷却带了这么多保镖,看来官不小呀,难道是个王爷?反正房玄龄他们出门是没有这么多护卫的,只是见过李世民身边有一两个。”徐反一个人在那瞎琢磨。

    就见那人饶有兴趣的在一个个灯笼下面翻看着绢布上的谜题,时而摇头时而微笑,有时还皱眉思索,徐凡觉得这老爷子有点意思,就更加关注他,估计是徐凡的眼神过于直接,引得那几个保镖护卫都嘲他看过来,徐凡就当没看见。

    这时那老爷子伸手扯下一个布条,大步走到赵赢跟前耳语两句,赵赢表示答对了,老爷子甚是开心,笑着走到一众彩头跟前,拿了一碗元宵,然后冲着徐凡走过来。

    徐凡见他冲着自己过来,赶忙起身,叉手行礼道,“老爷子,元宵佳节一切安好,恭喜猜中灯谜,今年一定是顺顺利利的!”

    “你这小子倒会说话,承你的吉言啦!这酒楼是你开的?”

    “是我开的,小本买卖,糊口而已!”

    “你这还是小本买卖?整个长安城谁不知道你这醉长安,饭菜好吃,酒更是香醇!听说就连皇宫都派人来你这里买酒呢!”

    “哦?这我却不知道,不知是宫里哪位贵人爱喝我这里的酒,送他两桶也是可以的,再多就得付钱了,小本买卖嘛!”

    “啊?哈哈哈哈,你这小子,有趣的很!”说着就要吃那碗里的元宵,却被身边一个护卫拦下了,“皇,呃,老爷,摆在外面的吃食不干净!”

    老爷子瞪了那人一眼,“这有什么,当年我征战四方的时候,生肉腐肉也都吃过,你去一边站着去,别打扰我的兴致。”

    “是”那人向徐凡看了一眼无奈退下。

    徐凡听见了他们说话,“黄?姓黄的吗?看这样子恐怕是皇吧?如果是皇的话,那他难道就是皇帝李渊,李世民他老爹?这老爷子怎么跑出来了?这是不是叫微服私访与民同乐?”

    “老爷子,你坐这吃,歇一会,我再去搬一把椅子。”

    “嗯,好!”

    徐凡重新搬了把椅子坐在老爷子旁边,“老爷子,这元宵怎么样?”

    “嗯,不错,你小子很会做生意呀!”

    “一般般吧,也就是买点别人没有的,要是和别人一样的我可卖不过人家!”

    “与人不同就是本事啊!”

    “老爷子,这元宵节这么热闹,怎么没有儿孙陪你出来逛?只带几个护从?”

    “都不在长安,出远门了!唉!”

    “哦,出去总会回来的!你要是一个人无聊,就多出来转转,或者到酒楼来,这人多热闹,找我,我陪你聊天。”

    “好,呵呵!改天呀,我来你这喝酒,总是一个人在家里喝酒没意思,还是得人多了才好!”

    徐凡心想,你那么多嫔妃宫女的,让她们陪你喝呗!难道是家花没有野花香,想出来找乐子?你个老不羞!

    两人东拉西扯的聊了半天,一碗元宵吃完,“小子,我走啦,不能出来太长时间!不然有人会不高兴啦!”

    “老爷子慢走,有空来吃饭,我给你打折!”

    “好,呵呵!”在众护卫的保护下,消失在人群里。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元宵节也过去了,一切恢复正常,长安城又重新庄重肃穆起来。

    徐凡继续呆在家里,每天指导几下徒弟们练武,剩下的时间就是无所事事,倒是常何常来常往,这个人官不小但是却没什么朋友,自从认识了徐凡,算是找到了可以说话的人,只要是休沐肯定会来找徐凡。

    “老常啊!你今天这是咋啦?闷闷不乐的,挨批啦?”

    “我又没有犯错挨什么批!前日传来军报说秦王他们在河北进展的不顺利,刘黑闼固守不出,秦王他们攻了几次城都没有成功,伤亡不少,现在正在对峙!”

    “哦,刘黑闼也是名将,自然不是那么好打的!不过我相信秦王一定有办法的。”

    “多拖一天,就会多死一些人!”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现在死人也是为了以后不再死人!早日一统对大家都是好事!”

    “说是这么说,可是谁都想当那个一统天下的人!他刘黑闼不过是因为窦建德被杀才愤而起兵,如果当初不杀窦建德而是像王世充那样封个官,留在长安平安度日,再派人去找刘黑闼好好谈谈,我想他会归顺大唐的!”

    “那为何要杀了窦建德?我听说老窦这人还不错,挺得民心的!”

    “唉!就是因为这个,太子说留下窦建德就是祸根,他在河北声望高,有机会必会造反,皇帝陛下听了就下旨把窦建德给杀了!”

    “太子怎么出这种主意?即使要杀,也要等收复了河北,找个机会再杀,这不是逼着刘黑闼和我们死磕吗?而且这样一来还有哪个敢降唐?”

    “哼,无非就是怕秦王功高,现在秦王已在三公之上,秦王府编制已经俨然是个小朝廷,太子担心自己的位子不保,故意杀掉窦建德!”

    “没人阻拦吗?”

    “秦王府一干人等为了避嫌都不说话,只有秦王说了两句,都被太子和齐王顶了回来,其他大臣要么是太子的人要么是坐山观虎斗,哼!”

    “那魏征呢?我听说他是个耿直的人,他也同意杀窦建德?”

    “你竟知道魏征?”

    “偶尔听说,偶尔听说!”徐凡尴尬一笑。

    “他现在是太子府署官,朝议上还轮不到他说话!”

    “哦,那太子这可是个昏招,表面上赢了秦王,实际上失了人心,得不偿失呀!”

    “嗯,这么明显的道理却不知道太子如何想不明白!”

    “当局者迷吧!”

    “可怜我大唐军士,因为这当局者迷要死伤无数了!”

    “不说这个了,我们喝酒!”

    送走了常何,徐凡又无聊了,骑着小白慢慢悠悠的来到酒楼,还是一如既往的火爆,远远的看见一个熟人坐在门口等位,手里端着一盘免费的瓜子悠闲的嗑着!

    徐凡下马紧走几步,“老爷子,你怎么在这?里面没位置吗?”

    “呦,小子,你来了,嘿,你这匹马可不错,叫什么?”

    “小白!”

    “哼,挺好的马!被这名字毁了!”

    “我觉得还行,老爷子,别在这等了,我带你到楼上包间,我专属的。”

    “不去不去,我就喜欢坐楼下大厅里,热闹,听他们闲聊,有意思!你别管我,忙你的去吧!”

    “得,那你在这等着吧,我让他们给你煎碗茶!”

    徐凡刚进酒楼,赵赢就迎上来,“公子,正要去家里找你,明理刚刚送菜过来,还带了几十条鱼陈胖子他们正想要去问你怎么做,你就来了!”

    “有鱼啦?长的真快呀,半年时间也差不多!你告诉明理,不要捞的太多,每天一百条就够了,还是要等再长大些!”

    “好,等明理来了我告诉他”

    徐凡来到后厨,叫过陈胖子,“把鱼杀好,我教你们做烤鱼!”

    “老爷子,今天这鱼怎么样?”

    “不错不错,好吃!你小子有点本事!一条鱼也能做出这些花样!”

    “现在鱼还小,等在长大些,还有更好吃的呢!”

    “好,那我有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