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穿越回大明
繁体版

第七十五章:笠翁对韵

    众人先来到宅子之外。那些兵丁一见到皇帝陛下来了,一个个慌了神,急忙跪下见礼,弘治问道:“你们为何在这里把守?”

    “徐洗马说,这里的人个个都是大明的人才,所以需要严加保护。”

    黄承彦呵呵冷笑,道:“不过是些贱籍,如何又成了什么人才。”

    那兵丁不敢说话,也不敢起身。李东阳道:“陛下,咱们还是进去看看,这徐宁究竟是找的什么人才。”

    弘治点点头,那兵丁急忙起身,前方带路,一路带着弘治去了那些人读书的院子。他们进去时,刚刚是课间休息的时间,那些女子中,倒是有些大胆的,早已暗生情愫,与男子说话。另外一些女孩子大多都是教坊司出身,也算不上什么好,兀自嬉笑打闹。

    因此弘治走进来的时候,正是看到这么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但是在他们的眼里,这可谓是十分大逆不道。弘治正生气,转头又瞧见朱厚照正在跟一个教坊司女子交头接耳,不知道说些什么,正自得其乐。

    弘治简直是怒火中烧,脸色顿时青了下来。此时众人才发现外面来了这一群奇怪的人,这些教坊司女子、贫寒子弟,怎么可能认识这些人。只有徐宁见过,见到弘治过来,登时大吃一惊,连忙走上前去,拱手见礼。

    那些学生此时方才意识到,站在他们面前的是整个大明最有权势的人,于是慌慌张张地便见礼,有人跪下,有人拱手,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明朝时期风气还没那么奴性,因此在一些私下的场合里,即便是见了皇帝,也只是拱手就行,不像是满清,无论什么地方见了皇帝必然要下跪。

    徐宁只觉得脑袋痛,低着头一言不发。

    那边朱厚照则走过来,急忙给弘治见礼。弘治没吭声,黄承彦走出来,大声道:“徐宁,你果然是聚众淫乱,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徐宁闻言不由直起身子,迷惑地看了看弘治。原来这群人是了找茬的,明白了他们的目的,他倒是也不慌了。于是缓缓道:“不知道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本官御史黄承彦。”

    徐宁呵呵笑了笑,道:“黄御史,你怎么能说我们是聚众淫乱呢?怎么淫乱了?”

    黄承彦怒道:“这么多男男女女聚在一起,嬉笑怒骂,勾肩搭背,难道还不是聚众淫乱?”

    “我听说,一个人心中想什么东西,他所看到的便是什么东西。黄御史连我们在干嘛都不知道,你张口就说我们是在聚众淫乱,莫非你是满肚子男盗女娼的人?”

    “住口,血口喷人!你不顾男女之防,还敢狡辩?陛下,请治徐宁聚众淫乱,裹挟太子之罪!”

    朱厚照在一旁听了,虽然不大懂,但大抵也明白不是什么好话,朗声道:“我们只是读书认字,这也有错么?哼!”

    黄承彦愣了一下,道:“太子殿下,读书认字当然没有错。只是这些人原本是贱籍,太子您是千金之子,如何能与这些人坐在一起,更何况这些教坊司女子不事生产,专门从事皮肉生意,岂不是令人圣人可笑?”

    “你胡说!”朱厚照气得跳脚大叫,莲儿这个姑娘,出身名门,自小就受到极为良好的教育,入教坊司,只是迫不得已为之,本性其实不坏。何况这女先生教人读书认字,比那杨廷和糟老头子可强太多了,甚至比徐宁还舒服,徐宁知识渊博,只是到底是一个大老爷们,比不上这眉清目秀的小姐姐赏心悦目。

    “黄御史,子曾经曰过: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徐宁一边朗声说话,一边来回踱步,“连孔圣人都知道向别人学习,为何黄御史如此看不起这些女子?”

    黄承彦又惊又怒,徐宁搬出来孔圣人,这个他真是没话可说,总不能说孔子是错的吧,憋了半天,这才又道:“如此破坏礼教,其心可诛!”

    弘治听着两人争吵,不由大为恼火,大喝一声,待两人都安静下来,这才黑着脸道:“你们学的是什么?”

    “陛下,这几日先学习的是认字儿,过几日便要教他们实用学问。”

    “什么实用学问?”

    “账册之学。”

    弘治奇道:“账册又如何有学问?”

    徐宁神秘一笑,道:“陛下,若是想要理解账册之学,怕是很难。不如这样,过半个月后,请陛下再来一趟,您一看便知。”

    弘治点点头,转向了朱厚照,道:“太子,你说说今天都学了什么东西?”

    “陛下,儿臣今日所学乃是提手旁。”

    “哦?这有什么讲究。”

    “提手旁,动手也,凡是与动手有关的都是提手旁。”

    众多大臣听了也忍不住点头,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方法,众人启蒙时期,一般都是默读课文,千字文、增广贤文之类的东西,读上千遍百遍,自然也就认得那是什么字,却从来没人解释过这个字为何要这么写。想到这里,弘治不由朝徐宁那边看了一眼,心中暗道:这小子还真是有点门道。

    弘治咳嗽一声,道:“还学了什么?”

    “笠翁对韵。”朱厚照得意道:“我还会唱呢。”

    “唱?”

    朱厚照道:“此曲必须众人齐唱方才好听,请父皇陛下恩准。”

    “准。”

    “莲儿先生,你来领唱吧。”

    众大臣一听,一个教坊司女子也敢妄称什么先生,真是可笑至极,但是碍于皇上的面子,也不敢发作,只见那个叫做莲儿的姑娘朝着弘治盈盈一拜,开口唱道:“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预备,起。”

    于是上百号上一起开口唱了起来,这些人本来年纪就不大,正是少年时期,再加上那五十个教坊司女子乃是专司声乐之人,所以唱出来当真是清脆如山泉,沁人心脾。

    词意通俗易懂,却又严格按照韵律写成,十分动听,尤其是听到那一句,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对仗工整又大气,画面感十足,众人听了,不由暗中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