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在年代
繁体版

第九十章 论文

    次日中午,罗光年提前在邮政局边上等,接到邵志胜的电话之后,首先是对程海洋的提议表示认可,但是却让三人先别行动,免得节外生枝。

    然后告知邵志胜,寄回来的料还是要给公社算钱,如果他们实在不肯收,那就买些粮食,贴补一下整个公社。

    毕竟按百斤算,那也是至少两千元,价值近十吨的大米了。

    时间来到一月十三号,罗光年收到藤野拓海的信。信中表示,时光·雨,的作品大卖,然而出人预料的是,本不被看好的智能手机却非常畅销。

    虽然只印刷了两万本,却是当天售罄。

    而最被看好的无限杀戮战纪,当天销量超过三万本,却是五天后才售罄。

    名侦探真一,销量有些另类,当天只销售了七千本左右,但是往后每日销量都有所增加,也是五天后售罄,各书店催促出版社继续印刷。

    怪物医生这本书的销量也有些反常,就是每天售出五六千本,不增不减,藤野拓海寄信的时候,大概还有万本没有出售,但是却不担心会滞销,反而是觉得两天后肯定会售罄。

    因为各书店收到的读者反馈中,怪物医生的反馈是最多的,而且基本上都是正面的反馈。

    智能手机的反馈则是最差,很多读者说故事情节走的太快,很多功能出现的有些莫名其妙,却又非常有趣,看得让人心烦意乱,却又欲罢不能。

    真田羽生为表歉意,主动去联系了一家全国有名的报社,说已经出版的当做一部总结,让罗光年重新编写,用于连载,一张稿纸的稿费,他帮罗光年谈到了一万两千日元。

    一篇文章基本是四章稿纸,一千六百字,那就是四万八千日元,一个月是一百四十多万,算是非常高的报酬了。而且连载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直接发行单行本,到时另算。

    另外,将来的新书,找另外一家出版社,也是真田羽生的建议,因为他打算跳槽到一家更大的出版社。

    说实话,RB的打工人基本上属于终身制,没有特殊情况,员工不会跳槽,公司也不会刻意裁员。而真田羽生会主动跳槽,代表着他有着不小的野心。

    酬劳方面,因为真田羽生那边做出了调整。智能手机印刷了两万本,每本售价一千日元。名侦探真一跟怪物医生都印刷了五万本,名侦探真一售价为一千五百,怪物医生售价为一千两百。无限杀戮战纪,还是十万本,售价三千八。

    如此一来,罗光年的稿酬就有五千三百五十万日元。

    藤野拓海在信中表示,按罗光年的要求,他取了五百万,作为自己的酬劳,剩下的四千八百五十万日元寄给了罗祥誉。

    五百万日元,几乎是他两年的工资收入了,如果不是他本身热爱手表事业,他真的想辞职,全职为罗光年服务了。

    信件最后表示,因为罗光年一次寄了四本书的两册内容,所以新的稿件并不着急,但是发表在报纸上的《智能手机》连载内容,则需要尽快写出来,并且月底前寄到他手中。

    这点却是不难,毕竟罗光年本身就有腹稿,只是觉得既然没什么销量就将十册的内容压缩到两册而已。现在读者想要更加详细的内容,他就可以将十册的内容延伸到二十册。

    看完书信,罗光年就着手写作。

    两天后,罗光年跟张大国一起去从邮政局载回一根两百多斤重的木头回家,里面包着一层保鲜膜,外面抱着一层黄色胶带。放到家中之后却是没有去拆他。

    一周之后,一月二十二号,智能手机六十篇连载内容,加上无限杀戮战纪,名侦探真一,怪物医生的第三册一同寄给了藤野拓海。

    到了二十八号,罗光年将自己写好的论文,交到谢振华手中。

    南大学院,院长办公室。

    谢振华正在看着一片名为《论专利政策的重要性》的论文。

    开篇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从天平天国到建国之初,才学之士数次提出专利政策,皆因社会动荡而无疾而终。时也命也。

    近十多年来,能人异仕藏身与农,隐没才华,却又因食不果腹而饿死病死,导致多少技术知识消失于天地间?

    小鬼子,一个崇尚武力,强者为尊的民族,侵略我国之时,为何不是全力收罗武学秘籍,而是中医药方?

    因为他们拿药方去申请国际专利,将来如果我们的经济与世界接轨,同样的药方制作的药物,就需要给小鬼子专利费,否则就不能往外销售。若是不交专利费,将得不到世界各国的任何,向世界贸易,也将无从谈起。

    自古,师父教徒弟,都会留一手,因为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若是我国专利制度健全,便不会有这等后顾之忧。

    国外的先进技术日新月异,便是因为个人专利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公开,而后不断地创新与进步。

    ………………

    谢振华几乎没看一段内容,就要抬头看一眼罗光年。

    眼中惊叹之色,不加掩饰。

    而罗光年则在茶几旁自冲自饮,怡然自得。

    谢振华看完论文,就走到茶几边,有些失落道:“人民为什么不能将技术无偿先给G家。”

    罗光年神色淡然道:“有收获,才有人去创新。”

    “师公,我最近跟人聊到一个城市化的话题,你知不知道,一座城市城市化越高,会出现什么问题吗?”

    “什么问题?”

    “城市化越高,地价房间就会水涨船高,但是它并不是凭空涨高的。”

    罗光年将茶盘的托盘拿来,将茶盘下的水倒掉一些,然后说道:“你可以将这茶盘里的水看做全国的地价的总价。当一座城市的房价地价上涨~~”

    罗光年将几个茶杯拿炭火烧了一下,然后倒扣在茶盘之内。茶杯将茶盘内的水几乎吸完。

    “你看,如果国内几个发达城市,土地价格越来越高,就等于是吸取了偏远地区的房价。住在城市里且有土地之人,什么都不做,财富都会水涨船高,子孙三代衣食无忧,而偏远地区之人,不管他怎么努力,他的土地都将变得几乎一文不值。”

    “这公平吗?但是它却又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阻止不了,也没有必要阻止,最多也就是做一定程度的管控而已。”

    “我是农村人,我有一项技术,无偿献给G家,然后还是跟普通农民一样,辛苦一辈子,可能连妻儿都养不起,是他们活该的吗?”

    “当然不是。”谢振华早已脸色阴沉,脱口喝道,却又满是难过的气息。

    罗光年微微感叹一声道:“师公你们这一辈人,无私且肝脑涂地的为国为民,但G家只能接受自愿的奉献,而不是要求百姓去无私奉献。因为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对最低层的百姓来说,都没有公平可言的。”

    “就拿现在来说,表面上,全国拥有万元财富之人,几乎没有是吧,但是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师公你应该是清楚的。”

    “最初,我想些的论文,是要求所有公职人员,财政公开,但是~~”

    谢振华瞪大了双眼,真的被罗光年给震惊到了。

    但罗光年却有点无奈道:“可是我还是不敢写出来。”

    “你还太年轻,别太出头。就算是以后有了身份地位,也别太激进。”谢振华语重心长的告诫一句。

    罗光年点点头道:“专利的事情,燕京里肯定有不少有志之士已经谈论许久,只是因为之前的社会环境,从而没人敢提出来而已。”

    “就好像你的论文中写到的,有些人宁愿完全舍去,如自废武功,也要避免被人诬告是吧。”

    “是呀!也不知道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还剩下多少呢。有些东西可能连记载都找不到了吧。”

    “啪~~”谢振华突然一拍罗光年的脑袋,笑骂道:“天塌下来,也有高个的顶着,你才多大,少在这里暮气沉沉的。对你来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对。”

    罗光年顿感委屈,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位师公,就是单纯的想打自己,就好像自己单纯的想要揍大伟一顿一样。然而自己并没有动手,而师公却是随便找了一个由头,就打了自己一下。

    “行了,论文就当你过了,该干嘛干嘛去,别糟蹋我的好茶。”

    “哦~~那我就告退啦。”

    “嗯~~出去之后,帮我将老魏请过来。”

    罗光年离开办公室之后,就去找魏忠华,说是老院长有请,然后就离开了学校。而魏忠华到了谢振华的办公室之后,先是看了一遍罗光年的论文,着实震惊了一把。他知道罗光年有才,却没想到罗光年居然有如此见识似的。

    然后谢振华与魏忠华两人商量着,看怎么才能引起领导重视,最终却是想了一个损招,不久知道当罗光年知道时,也不得不佩服,感叹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