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在年代
繁体版

第七十二章 十吨

    大概是罗光年来家中做客,不亦乐乎,文诚喝高了,醉醺醺的拉着罗光年,要罗光年继续去鉴赏他的藏品。

    最后被正明正林兄弟俩给架回了卧室。

    而罗光年与徐星宇两人,也就在天黑前回家,回家却发现,老袁、罗祥福以及张大国三人做好了晚餐却没有开动。

    两人急忙道歉,然后坐下陪着三人又吃了一点,而徐星宇也向三人说明了原由。

    期间,罗祥福还说了一句,让罗光年忙的话就不用陪他去医院,有张大国在就行了,真正确定要做手术的话,让罗光年晚上去守夜就行。

    这是白天不想麻烦罗光年,而晚上不想麻烦别人,以及又确实需要罗光年帮忙的意思。

    徐星宇也附和,说他反正也没别的事。

    罗光年本能的摇头,最后却点了点头。

    饭后,罗光年先回书房,将蔡古文借的基本书交给徐星宇,叮嘱一句道:“徐哥,这几本书你明天拿去给文先生。等你回去的时候顺便带回去。我帮蔡先生收了一些铜钱,到时候一并拿给他吧,别收钱。”

    “好。”

    凌晨天光墟,早上,罗光年将罗祥福送到医院之后,才返回学校,上了两节钱文轩的俄语课,下课后便去找魏忠华。

    直明来意道:“副院长,我想问问,我的户口能不能改大两岁,这要是出国了,年龄不够,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魏忠华沉默了一会儿,起身让罗光年坐到茶几边,而后开始慢悠悠的冲茶,然后递给罗光年一杯。

    罗光年也一直没有言语,双手接过茶杯,喝完一杯,就缓慢的放下。

    魏忠华微微点头道:“按我说,你尚且年少,不必急于求成,先上一年高三,磨炼一下性子也是好事。只是见你性格又颇为沉稳~~你如果决定从高三开始,以你当下的年龄实则颇为适当。如果从大学开始,倒是可以改大两岁。所以,你是决定从大学开始吗?”

    罗光年沉默了。

    说实话,从高中开始,有个好处就是可以了解一下当前岛国高中生的喜好,将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写出一些畅销的快餐形小说,谋取财富。

    某种情况下,也可以说是弥补人生上的上学历程,虽然只有一年,但好歹是上过了高中。

    而且他也不一定要硕士学位啊。

    一年高中,两年大学,还能省一年。只不过八十年代,RB经济泡沫时期,也是谋取巨大财富的机会,有机会的话,在岛国多待几年也是很好的,上学五年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正因如此,罗光年才没能一下子做出决定,如今听魏忠华的话语,罗光年也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急躁了。

    又喝了两杯茶之后,罗光年才开口问道:“副院长,以我现在的年龄,能在羊城这里买套房吗?我想有机会的话,让我弟妹都过来这边读书。”

    “成绩如何?”

    “弟弟差了一些,只能算中等,两位妹妹一直名列前茅。”

    魏忠华想了想才道:“我可以帮你写份担保证明,你自己出资买套房倒不是难事。至于让你弟妹过来读书,我倒不好为你以权谋私。”

    罗光年有些遗憾,却还是急忙起身躬身道:“那就劳烦副院长为学生开一张担保证明。”

    魏忠话并没有起身,沉默了一会儿才语气沉稳道:“希望你将来能对得起人民。”

    闻言,罗光年立马站直,微微点头,没有做出什么承诺,但眼神满是真诚。

    从魏忠华手中拿到担保证明之后,罗光年还去找秦慧茹开了一张户籍证明,然后才离开行政楼。

    骑着单车靠近学院大门时,却发现有位货运人员正在保安亭外,门口之外还有辆大卡车。

    而在职的保安一见到罗光年就挥手道:“罗同学,你来的正好,这里有你的货件。”

    罗光年有点惊讶,快速上前。

    货运人员点头道:“请问是罗光年先生吗?”

    罗光年点头,直接将担保证明以及户籍证明递给对方。然后才问道:“有多少?”

    对方确认没有问题,将证件递给罗光年,然后又递了一封信给罗光年,又指着保安亭门口边的两大油皮纸包裹的货物道:“这封信,以及这两份货物,货主要求要亲自交到你的手上。车上还有将近十吨的货。”

    安保人员忍不住问道:“罗同学,这些都是什么呀。”

    罗光年微微一笑,然后先拆开信件。

    克里斯寄过来的,信中表示独立的两份包裹,是欧美的几份财经报纸,十吨的货物,则是从一些长期订阅却又即将倒闭的公司企业中收购而来,以及从一些报刊书店中收集的库存。什么类型的都有,不过会有所缺失以及重复。

    信中还提到,公司的最大股东威廉·史密斯,会在八九号先到HK开办办事处。而克里斯跟另外一位合伙人则会在十三四号到。让罗光年有空的话先去办一些证件照,等他过来的时候可以帮罗光年先办理一些必要的证件。

    罗光年看完信件,就对货运员道:“劳烦大哥稍等片刻,我去问问学校要不要,不要的话,还要麻烦大哥帮我送到家中。”

    “你可要快点呀!”

    “放心,很快的。”说完罗光年就骑着单车回到行政楼,却在大楼门口处停顿了一下,然后再次回到了魏忠华的办公室。

    魏忠华见到去而复返的罗光年,感觉有些奇怪,便问道:“还有事?”

    “副院长,我的外国朋友,给我寄了十吨的报纸杂志,应该涉及到多方面,不知道学校要不要。”

    “多少?”魏忠华震惊到失声,瞪着双眼走到罗光年身边。

    魏忠华的反应,出乎罗光年的预料,有些疑惑道:“十吨上下。”

    “十吨的报纸杂志啊?”魏忠华还是很震惊。

    “啊~~”罗光年呆呆的点头,有些反应不过来。

    “在哪儿?”

    “校门口。”

    “走走走,快去看看~~”

    魏忠华直接拉着罗光年出门,然后路过一个办公室,就对着里面急匆匆的喊道:“有空的都跟我来。”

    然后一群将近两百人‘冲出’行政楼,气势汹汹的冲向学院大门,当然大多数人都是一脸的莫名其妙。

    校门口处,货运员见到一群几百人的人群,气势汹汹的模样,顿时就吓了一跳,差点就想转身逃跑。

    好在对方也是激灵,远远的见到人群,就急忙喊人将货搬下车。

    十个木箱,一个箱子起码有以前公斤,三四个人一起搬都显得有些艰难。

    刚搬下两箱,魏忠华便已经带人走到了近前。

    魏忠华始终拉着罗光年,看看地上的木箱,看看货车,才道:“就这些。”

    “啊~~”

    “都有些什么啊。”

    “我也没看呀。大哥,能不能帮我们打开一下?”

    货运员尽管反应比较快,但是依旧有点懵,但还是点头,三四位搬货人员迅速的揭开木箱。

    木箱里的报纸与杂志虽然紧密,却也分开了摆放。

    此时已经不用魏忠华招呼,几位较为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已经主动上前,看了两眼,便震惊道:“这这这,车上的都是国外的报纸杂志。”

    “嗯,我叫朋友给我寄一些过来,没想到他寄了这么多。”

    “都有些什么呀。”

    “乱七八糟的都有吧。”

    “快快快,都搬下来看看。”

    此时已经轮不到货运员动手了,因为跟随而来的学生们已经一股脑儿的上车搬箱子。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所有箱子就被搬下了车,而且是分开放到了校门之内,以及有人已经动手开箱子。

    以上百位老教授为首,一份份的观看。

    “看看有没有第104期的xx杂志。”

    “找找1969年11月20号的xxx报纸。”

    ………………

    见已经没人注意到自己,罗光年就悄悄的退到了钱文轩身边,小声问道:“老师,我们缺很多报纸杂志吗?”

    “当然,我们国内的一些外国的报纸杂志,都是外出办事人员偷偷的带回来的。有些不全,有些根本就没有。老教授们要找的资料也不一定重要,就是为了弥补一份缺失,或者是求一份完整而已。你怎么能弄到这么多?”

    罗光年有点惊讶,他知道一些国外的文献资料算是比较贵重,但是如罗祥荣最开始翻译的那些,可是在书店里存放了很长时间的啊。

    尽管有些惊讶与不解,但是他还是如实说道:“我不久前,认识了一位过来游玩的英国朋友,交流过后,他打算聘请我成为他公司的特别顾问,而我想了解更多国际上的金融信息,就叫他寄一些报纸杂志过来了。”

    “这些其实还是次要的,我有空才会看,主要的还是那两份财经类的报纸。”

    罗光年指了指保安亭门口边上的两份包裹。

    “嗯?”金融系主任唐新中,在远处嗯了一声,然后双眼就直勾勾的看了过来。

    罗光年顿时有点无语,急忙道:“我先看完,会交给学校的。要不,我顺便都给翻译了?”

    “翻译就算了,你要看多久?”唐新中的语气有点不满。

    罗光年有点无语,却还是诚恳的回道:“我主要是想收集一些信息,一周之内就够了,最多不超过十天。而且我也可以将每天看完的送到学校。”

    唐新中考虑了一下,才点头道:“行吧。”

    罗光年不在多言,跑回行政楼骑上单车,回到校门口,载上两份加起来有一百多斤的包裹,就往医院处赶路。